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旅广新局2018年工作总结

文旅广新局2018年工作总结

文旅广新局2018年工作总结今年来,我市文旅广新工作突出两个围绕 (即围绕推进 2124 行动目标及精彩北大门,品质新XX 战略目标),瞄准两个目标 (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及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目标),奋力打造快乐山水、游钓XX 城市名片,不断将文化旅游事业推向新台阶。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全域旅游开创新局面。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全景XX,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我局把全域旅游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从改革创新、党政统筹、融合共享、绿色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开创了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

一是旅游规划逐步落实。

出台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XX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XX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XX 市乡村旅游扶贫实施方案》等支持旅游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已编制并批准执行了《XX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五尖山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药姑小镇旅游区总体规划》;完成了《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XX市旅游产业落地实施方案》、《XX市智慧旅游规划》、《龙窖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千年茶镇概念性规划》、《龙临湖旅游景区项目规划》;正在编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产业扶贫规划》、《体育小镇规划》、《艾草小镇规划》;启动了游钓、竹旅、农旅、工旅等规划编制。

二是景区项目多点开花。

投资2000多万元拟建设旅游厕所51个,已建成28个;成立了龙窖山旅游开发公司和梅湘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公司,今年重点打造青石寨和老龙潭景区,目前已完成景区项目地勘,正在进行建筑设计和民宿设计;江南万亩油菜花基地播种已完成,正在进行观景平台、标示标牌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五尖山花海栽种200亩高山杜鹃;十里桃花景区栽种桃树17000株;詹桥樱花基地栽种樱花4500株;接管了6501景区资产,出资1760万元处理遗留问题,投入160余万元,修复景区水毁工程,完善景区标识、标牌,并通过国家3A级景区复核验收;指导今遇快乐一站、山水寨水上乐园顺利开园营业;投资300万元启动了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目前,桃矿轨道交通旅游、6501景区综合开发、小猫钓鱼水上乐园、沈家冲精品民宿、艾草小镇、千年茶镇等项目正在与投资商对接洽谈。

三是旅游形象大幅提升。

我局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设立了1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在传统营销上,设计了XX旅游LOGO,拍摄制作了XX旅游、XX招商宣传片,编印了XX形象画册、全域旅游导游手册和旅游招商手册,邀请湖南经视制作了《湘北门户可以这样玩》专题节目。

在节会营销上,成功举办了 5.19中国旅游日大众旅游T台秀、醉美北大门,游钓新XX 美临音乐会;参加2018湖南国际旅游节、湖南旅博会,参展旅游商品译福源艾灸产品获银奖。

在赛事营销上,举办了首届野樱花油菜花摄影大赛和2018湖南汽车旅游音乐节,50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前来报道推介;开展征集XX旅游广告词、市联活动,共收到全国29个省市作者稿件3000余件,入选广告词2条;在全国垂钓俱乐部挑战赛(XX分站赛)期间,举办首届特色旅游商品展销会,共有150余家企业单位参展,参展商品近千种。

在名人营销上,邀请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何炅担当XX旅游形象代言人,制作XX旅游形象宣传片;邀请李锐代言一叶舟系列浮标产品,大力宣传推介XX特色旅游商品。

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扩大了XX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浮标小镇被评为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和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二、文化创建实现新突破。

我市作为首批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自2018年以来,严格对照标准,以创促建,平衡发展,整体提升,基本形成了文化屋场推动公共文化覆盖、文化品牌引领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众筹支撑创建工作保障、文化淘宝提升文化服务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顺利通过了省终极验收。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化。

全市13个镇(街道)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每个文化站面积超过400平方米,有6个镇建有文化礼堂,5个镇建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文化广场,成为广大群众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全市161个村(社区)全部按照七个一的标准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有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全市四馆一站一中心一书屋全部免费开放,并形成了 XX大讲堂、文化艺术进校园、图书借阅自点餐等8个品牌服务项目。

共举办 XX大讲堂 40场,高雅艺术惠民演出5场,一元剧场演出40场,举办各类展览60场,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送书进村5万多册。

建成爱心图书室15个,公益阅读吧2个,建成文化分馆4个、图书分馆5个。

今年,新华社、中国文化报以《文化屋场大托底,公共文化全覆盖》为题对我市作了专题报道。

三是公共文化保障制度化。

出台了《政府采购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管理办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办法》、《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督导检查制度》等系列文件,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实事工作取得新成绩。

全年完成送戏曲下乡180场,送电影下乡3421场,送图书下乡53640册,均已完成目标任务。

同时高标准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相关工作:一是做好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公布了第一批XX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成立了剪纸艺术传承培训基地,开设了嗡琴戏培训班和XX花鼓戏小演员培训班,共培训戏曲爱好者300余人次。

二是做好了万里茶道申遗工作。

邀请岳阳市文广新局、湖南师范大学专家教授一行对龙窖山磨里坡古茶园、朱楼坡古驿道、聂市古镇遗产点进行了调查。

三是做好了精准扶贫工作。

精心创作编排了文化精准扶贫题材现代小戏《晕鸡》,对12个村投资550多万元建设了17个旅游厕所,完成了壁山等5个旅游扶贫村的可研,完善了聂市官田、坦渡定湖等15个镇、村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截止目前,在文化旅游扶贫项目上共投入资金565.77万元。

四、群文活动打造新品牌。

微电影《良心的守护》参加中宣部宣教局、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举办的微电影征集活动,获三等奖,选送的《中华故乡》参加岳阳新人新歌大赛,获美声组银奖;花鼓戏课本剧《将相和》参加岳阳市第十一届三湘蒲公英少儿才艺大赛,获创作金奖,广场舞《富强之歌》参加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我们都来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南省原创广场舞大赛岳阳市决赛,获银奖。

组织102名才艺少年,赴省会长沙参加了中国梦少年梦第八届湖南省少儿才艺大赛总决赛。

精心打造以共筑文化梦为主题的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汇报晚会,得到在场的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及各位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市场监管迈入新台阶。

全年共立案99件,结案96件,开展专项行动10余次(联合治安大队、消防大队专项行动3次)。

一是确保年度安全无事故。

多次组织全市公众文化聚集场所经营业主和员工开展了消防知识培训;与旅游行业签订旅游安全工作责任状,开展安全应急知识宣传和事故应急演练;联合职能部门,依法查封了4家无证经营场所,督促整改3家核发了消防安全合格证书场所取得了《娱乐经营许可证》,有效促进了娱乐场所业主的守法经营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是确保普法宣传无偏差。

高标准开展了 3 18法制日普法宣传活动,依托网络,即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传送了开展活动情况,得到了岳阳执法局的充分肯定。

三是确保市场执法无死角。

开展了护苗、净网、固边、秋风、清源五项扫黄打非行动,利用春节、五一、暑假期间等黄金周节前安全检查的契机,联合工商等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6人次,检查了旅行社、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点、旅游购物点、旅游餐饮点等场所16家,清理违法违章旅游广告20份,检查导游员12人次,现场纠正3人次。

六、党建工作注入新能量我局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化创先争优,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在全局大力弘扬了正能量。

一是进一步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始终把思想建党作为党建的首要政治任务,年初制定下发《2018XX市文旅广新局2018年党建工作要点》和《2018年XX市文旅广新局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制订实施喜迎十九大主题宣传教育方案,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使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二是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按照市委组织部党建办工作规则,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台帐,推动党建主体责任层层推进、步步落实,规范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每年年初重新核准党员党费标准,实行党费按月缴纳(定于每月党员活动日缴纳)。

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各党支部年初制定年度三会一课计划安排,做到突出重点、聚焦主题、次数达标,已有1个系统机关委员会和9个支部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并研究确定支部委员具体分工事项。

三是进一步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

坚持党员活动日+ 制度,认真做好每月党员活动日+ 活动,搭建党员活动经常化平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8月10日,机关全体党员到五里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10月10日,举办了喜迎十九大党员读好书活动。

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8年,我市文化旅游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公共文化旅游场所设施功能弱。

市区三馆场馆面积小,设备设施不全;乡村两级文化设施落后,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

二是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供给内容少。

城乡文化服务差别大,文化产品供给单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面不足,旅游景点休闲娱乐项目不多。

三是公共文化旅游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对文化旅游事业的投入,但由于投入缺乏刚性指标,没有形成正常增长机制,总量仍然偏低。

四是基层文化旅游服务队伍不够健全。

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人员少,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农村文化管理人员和文艺人才缺乏;懂旅游会管理的高端经营人才缺乏,这些都制约了文化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在2019年,我局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

充分发挥旅游+ 功能,推动茶旅、竹旅、农旅、游钓、康养等多业态融合,打造浮标小镇、千年茶镇、体育小镇、艾草小镇。

加快推进1+3+N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和执法体系设立和运行,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行业标准,提升服务品质;加快建设五尖山、6501等重点景区,建设精品民宿和乡村旅游,完善旅游交通、旅游厕所、旅游标识体系、自驾车服务体系、智慧旅游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实施营销战略,抓线路整合、抓区域合作、抓营销策划,有效运用多种方式推介XX旅游资源,精心打造快乐山水、游钓XX 旅游品牌。

二是完成好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续建。

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完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终极验收后,继续采取以奖代投方式,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在全省打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XX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