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管理与安全生产培训

消防管理与安全生产培训

电气设备危害性
直接对人体产生伤害,发生触电事故。 由于短路、接触不良、线路老化、过电
流引起过度发热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电气安全要求
1)电气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 有效电工证上岗作业,非电工人员严禁进行电 气作业。
2)设备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有带电部分裸露或 设备出现电气故障时,应通知管理人员由专业 人员处理,不得自行包扎和修理。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安全色:
红、蓝、黄、绿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 思。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 息的意思。
紧急出口
安全标志
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 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为带斜 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 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
氰化钾、三氧化二砷、升汞、黄磷或白鳞皆有 极毒,应有专人专柜保管。切勿误入口中,使 用后应洗手。毒物之废液应倒入下水道,盛放 器皿也要洗净。
苯、汞、乙醚、氯仿、二硫化碳等有机容媒应 贮存在密闭容器中,放于低温处,因为长期吸 入其蒸汽会引致慢性中毒。
硫化氢气体具有恶臭及毒性,应在毒气橱中使 用。
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3)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4)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 (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义务: (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2)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3)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三)在工作中使用或倾倒易燃物持时,注意要 远离灯火。
(四)磷与空气接触,易自发着火,宜贮存在水 中,金属钠暴露于空气中能自发着火,与水能起 猛烈反应、着火,应贮存于煤油中。
(五)定期检查电路是否妥善。 (六)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应熟悉灭火器的使
用。
三、防爆炸
(一)乙醚在室温时的蒸汽压很高,乙醚和空 气或氧气混合时能产生爆炸性极强的过氧化物, 在蒸馏乙醚时应特别小心。
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ISO 14001)
第一部分 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
消防法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8年4 月29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 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 日起施行。
2.1 消防安全
消防和报警器材
灭火器:干粉、二氧化碳;手提式、推车式 消火栓:结构(水枪、水阀、水带)
报警系统:自动系统(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 向控制主机发出报警信号和启动消防水泵加压系 统);手动系统(手动报警器玻璃 在消火栓旁 边);电话报警(119)。
消火栓
手动报警器
2.2 电气安全
④防范措施没有得到落实不放过。
四懂
懂得工作和生产操作中不安全因素和火 灾隐患。
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 懂得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 懂得逃生的方法。
四会
会正确报警。 会使用各消防器材。 会扑灭初期火。 会组织人员逃生。
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 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 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 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 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紧急疏散方向
生产过程中如何确保安全
1、生产与安全 2、几种类型的安全防范 3、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
1、生产与安全
缺乏安全 生产知识
饮酒、药物、疲 劳和精神心理等 因素的影响
工伤
不注意防护
存在麻痹侥 幸的心理
2、几种类型的安全防范
消防安全 电气安全 机械安全 化学危险品使用安全 交通安全
浓过氧化氢能引起烫伤,可用热水或硫代硫酸 的溶液敷治。
苯酚有腐蚀性,使皮肤呈白色烫伤,应立即将 毒物除去,否则引起局部糜烂,治愈极慢。治 疗方法:可用大量水冲,然后用4体积乙醇 (70%)与1体积氯化铁(1N)混合液冲洗。
溴能严厉刺激呼吸道,眼睛及烧伤皮肤,皮肤 处用1体积氨溶液(25%)+1体积松节油+10体 积乙醇(95%)的混合液处理。
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 任心。(同样去检查飞机发动机的涡轮扇 叶,有的机械师走马观花,有的机械师却 看出了扇叶上的一个细小的裂纹。)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 特别是安全管理中。
“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 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 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 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 种方法———发现并控制征兆。
3)打扫卫生清洁时,严禁用水冲或用湿布擦拭 电气设备。
4)工作场所应做到人走灯灭,并关闭好其他电 气设备或拔掉电源插头。
2.3 机械安全
机械伤害的几种形式:
1)挤压伤害 如搬运物料的砸伤。 2)切(割)断伤害 如玻璃锋利的边缘。 3)缠绕伤害 机器的传动部分,旋转部分。 4)引(卷)入伤害 传动吻合处,设备的进 料口。 5)飞出、飞起伤害 废料飞出或零件脱落。
7、腐蚀品 强酸(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等)、 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化学危险品贮存和使用安全要求
1、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专用的化学危 险品仓库中,不得随意放置和露天存放。
2、发放和使用化学危险品人员必须进行 过有关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知识培训,熟悉 化学品性能、安全要求和紧急状态时的处 理方法。
9、发现故障后,应立即停机,由专业维修人员 进行处理,不得自行维修、拆卸。
10、作业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确 保设备停止和电源断开后方可离开岗位。
机械安全实例
每一个安全事故的教训都是惨痛的,每 一个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 然性,每一个安全事故轻则造成经济损 失,重则危及生命。
5、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 程进行作业,全神贯注,不得分心或与人交谈。
6、在设备运转时严禁对设备进行注油、修理和 进行零件测试,这些工作必须停机进行。
7、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保证完好,不得私 自拆除或弃置不用。
8、设备的旋转、往复运动等部位要加装内防护 装置,操作者和他人不得在转动时进入规定区域 内工作。
被酸烫伤时可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0%苏打 溶液洗拭。 被氢氟酸烫伤时,先用大量冷水冲,后用5%苏 打溶液洗拭,再以甘油与氧化镁糊(2:1)的 湿纱布包扎。
碱类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均能腐蚀皮肤及衣 服,浓氨水的蒸汽能严重刺激粘膜及伤害眼睛, 使流泪得各种眼疾。
被碱类烫伤时,立即用大量水冲,然后用2%硼 酸或醋酸溶液冲洗。
(二)无水过氯酸与还原剂和有机化合物(如 纸、炭、木屑等)接触能引起爆炸,无水过氯 酸且能自发爆炸,过氯酸的水溶液如常用 60%~70%浓度的,则没有危险。
(三)下列物质混合,都可能引起爆炸; 过氯酸与乙醇; 金属钠或钾与水;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硫黄或甘油; 硝酸钾与醋酸钠; 过氯酸盐或氯酸盐与浓硫酸; 磷与硝酸、硝酸盐、氯酸盐; 氧化汞与硫黄;
二、防火
预防失火的措施:
(一)易燃物质不宜大量存放于实验室中,应贮 存在密闭容器内及放于阴凉处。
(二)加热低沸点或中沸点等易燃液体,例如乙 醚、二硫化碳、丙酮、苯、酒精等最好是用水蒸 汽加热,至少用水浴加热,并应时时察看检查, 不得离开操作岗位。切不能用直火或油浴加热, 因为它们的蒸汽是极易着火的。
➢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 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 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 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衬 底为黄色。
禁止鸣喇叭 注意危险
➢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 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 志。其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 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
➢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 信息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方 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 色。
2.1 消防安全
空气、氧、氯、溴、 高锰 酸钾、过氧化钠等助燃物
固体、固体粉尘可燃 液体、气体等可燃物
明火、火星、 电火花等火源
在火灾预防时,只要将三角形中任何一项破坏,火灾都不会发生。
火的燃烧速度
初期 —— 发展 —— 猛烈 ——下降 0-5分钟——5-10分钟——10分钟——
30秒烧1平方米 12分钟烧75平方米 15分钟烧215平方米
2. 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 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 感性。
3、化学危险品盛装的容器必须有化学品 危险性标志,标示其名称,危险性和安全 要求。
4、危险品废液不得倒在下水道、水池内, 必须用专用容器回收处理。
2.5实验室安全
有腐蚀性、毒性的药品 防火 防爆炸
一、有腐蚀性、毒性的药品
酸类 硫酸、盐酸、硝酸、冰醋酸、氢氟酸等皆 有很强的腐蚀力,能烫伤皮肤产生剧烈的疼痛, 甚至发炎腐烂。特别应注意勿使酸溅入眼中,严 重的能使眼睛失明。酸也能损坏衣物。盐酸、硝 酸、氢氟酸的蒸汽对呼吸道粘膜及眼睛有强烈的 刺激作用。使发炎溃疡,因此在倾倒上述酸类时 应在毒气橱中进行,及戴上经水或苏打溶液浸湿 的口罩及戴防护眼镜。稀释硫酸时,应谨慎地将 浓酸渐渐倾注水中,切不可把水倾注浓酸中。
消防、安全管理方针
消防法-----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防火安全责任制
安全生产原则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原则
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①事故原因没有分析清楚不放过; ②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③责任者没得到追究和处理不放过;
(四)当抽滤或真空操作时所用抽滤瓶壁要较厚, 以免抽滤瓶受压过大而炸碎,伤及人。
3 、职业卫生与职业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