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承智班)1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承智班)1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承智班12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与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相关造成的现象,如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扩大等,都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危害。

B.17日,1911年7月17日出生的钱钟书夫人杨绛喜迎101岁生日华诞。

当天,成千上万的网友纷纷在微博上为杨绛发去生日祝福,祝愿她老人家身体健康。

C.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旱灾17日有加剧趋势,粮价可能再创新高,粮食面临进一步减产。

持续不断的热浪已经导致全美数十人死亡。

D.格拉迪尼是佛罗伦萨富有的丝绸商人的妻子,她曾为达·芬奇担任模特。

多数现代历史学家都认为,《蒙娜丽莎》中的人物就是格拉迪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B.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

C.作者有意识地同时又十分成功地借鉴了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蒙太奇”和“画外音”手法,画面组合相当成功。

D.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语言的新期待。

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被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

3.对下列各句中划线部分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A.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宾语)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

(谓语)C.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主语)D.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

(状语)4.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是一项是()A.参(chēn)差廿(niàn)四瑰(guī)怪B.厦(xià)门蕈(xùn)菌婆娑(suō)C.一粟(shù)泣涕(tì)揽茝(chái)D.箜篌(hóu)窈(yǎo)窕横槊(sùo)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司负责人1日表示,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之日,就是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之时。

在此之前,各地各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保护良好的生育秩序,不得自行其是。

B.要实现节能目标完成,经济增速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经济增速在高于8.5%时,能耗会快速增加,如果过低时,一些基本的能源消费不会减少,单位GDP能耗也不会下降很大,保持约7.5%~8.5%左右的速度,对于节能比较有利。

C.埃博拉,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到90%之间,所以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D.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在去年12月,巴西通讯部长保罗·贝尔纳多访华期间就专程到访百度参观交流,对百度在巴西提供互联网服务表示认可,积极欢迎百度来巴西市场发展,并邀请百度参与巴西乡村和学校互联网普及项目合作。

二、现代文阅读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然。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6.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A.“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现状,这种状况,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B.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在于中国文化之精髓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C.文中作者再三强调,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就会有重大缺失。

D.“提笔忘字”却并非偶然,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究其原因,人类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

7.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汉字书写除了是生存和生活技能外,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很少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所以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

D.只有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才能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

8.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A.美国媒体率先报道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C.在现代化发展中,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D.数典忘祖的新文盲绝对不是行政指令或法律所能避免的,正如木兰秋闱无法保持军队战斗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为政在人”,“人”即治于人的“人民”和治人的“人才”;为政在人的核心是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要和谐促进。

②为政之首在选人,儒家推重“尚贤使能”,打破亲亲关系。

孟子认为,选用贤才时,应当允许关系疏远的人越过关系亲近的人。

荀子也宣称:王公贵族的子孙,如果没有德才,那就只能沦为平民百姓。

相反,平民百姓的子孙,如果德才兼备,就应当把他选拔到政府去担任官职;推举贤能只应遵循一条标准,即使他是一位有德才的人,既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仇人而不推举,更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亲属而降低条件。

③其次在管人。

儒家认为礼治德教是最根本的。

孔子说,平时对老百姓不进行教育,而到他犯了法时就杀他,这叫做暴虐。

推论下去,人才也需要时时接受教育,而不能单靠法的威严来慑服他们。

礼治德教是建立在人们内心自觉的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自觉性的,而每一个人也很难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自觉。

尤其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才们,稳定而持久的自觉性更难得到保证。

因此,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带有强制性的法治刑罚,也是不可缺少的。

④儒家强调“为政在人”不是说不要“法”,是说在“法”与“人”二者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

荀子指出,不用道德教育,只依靠刑罚,法律条令再详细周密,也是防不胜防的。

相反,如只用道德教育而不用刑罚,那么丑恶就得不到应有的惩治,这也是不行的。

荀子认为:法是不能独立起作用的,而依法所推衍出来的各种政策条令也不可能自动地产生。

只有有了好的执行者,法令和律条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就没有任何作用。

法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而有德有才的人则是法的本原。

法是需要人去执行的,特别是需要人按照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去施行的。

所以,儒家主张人法并重,重在择人执法的思想,很有积极意义。

关于礼与法之间的关系,荀子认为礼是立法的依据和基本原则,因而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⑤为政的目的是养民。

孟子总结夏、商二代灭亡教训时说:夏桀和商纣失天下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民心。

养民莫于养心。

那如何才能得民心呢?那就是,人民希望得到的东西,要想方设法给予他们、满足他们,而人民厌恶的东西绝不要强加给他们。

当周推翻商纣统治后,周武王和周公旦等认真地总结了商朝亡国的教训,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失德和失民。

因此,他们反复地告诫其子孙须“敬德保民”,然后才有可能长久地保住天下。

⑥荀子说天生万民,并不是为了君主;相反,天设立君主,则是为了人民百姓。

其“立君为民”的思想得到了黄宗羲的进一步发挥。

黄宗羲认为设立百官是为天下、为万民服务,而不是为君主、为一姓卖命。

君臣只是分工不同,但都得为天下万民服务。

因此,他们之间应是平等的师友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

⑦养民须富民。

荀子说使国家和人民富足的重要方法是“节用裕民”。

“节用”即严格按照礼制规定,限制各级官吏和行政部门的费用不至于过度。

“裕民”是说要给百姓以优厚的政策,使他们得以富裕。

如:少收农田赋税,减轻交易市场的税收,尽量少动用民工,绝不能误了农时等。

百姓得到优厚政策的保护,生产就会成百倍地增长,人民就会富裕,物产就会丰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