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原理任务四统计分析——静态分析法

统计学原理任务四统计分析——静态分析法


4.2
一、相对指标的含义、作用和表现形式


(三)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3.百分数 百分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 它是相对数表现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 4.千分数 千分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 数,它适用于对比的分子数值比分母数值小许多的情况。




4.1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二)总量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 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说明时期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累积 起来的总结果的总量指标。 时点指标是说明时点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的数 量状况的总量指标。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不同的特点,即:同种时期 指标的指标数值可以累计相加,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 与计算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指标数值资料搜集 要通过经常性调查;而同种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往往 不能直接累加,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 没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资料搜集要通过一次性 调查。
统计学原理
任务四

统计分析——静态分析法
计算总量指标 计算相对指标 计算平均指标 计算标志变异指标 Excel运用
分任务一 分任务二 分任务三 分任务四 分任务五
分任务一
计算总量指标
4.1
一、总量指标的含义与作用
(一)总量指标的含义 总量指标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具体时间、 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指标,它的数值表现 为绝对数,因此也称为绝对指标。 总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总体外延的数量特征,都带有 计量单位,即都是有名数,而且其数值大小受总体范 围的制约,总体范围大,总量指标数值就大;反之, 则小。 (二)总量指标的作用 1.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 2.总量指标是进行经济管理的主要依据 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4.2

一、相对指标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也叫做相对数,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 的统计指标数值的对比值。
4.2
一、相对指标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只有一部分强度相对指标采用复合单位表示,表现为有名 数形式,其余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均为不具有计 量单位的抽象数值,表现为无名数形式,可用系数、倍数、 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形式表示。 1.倍数和系数 倍数或系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 数。 2.成数 成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
4.2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也叫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完成百 分比或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完成 数与同期计划任务数对比而得到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 数表示,主要用于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 同期计划任务数 公式中的分子、分母在指标含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 时间界限、空间范围等方面必须保持一致。 由于该指标是以计划任务数为基准来检查计划的完成程 度,因此分子、分母不能调换位置。





4.1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三)总量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实物指 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1.实物指标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单位来 计量事物数量多少的总量指标。实物指标的计量单位 一般有以下几种。 (1)自然单位 (2)度量衡单位 (3)多重单位或复合单位 (4)标准实物单位 2.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来度量社会财富或 劳动成果的一种总量指标。 3.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 一般用工时、工日表示。



4.1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
(一)直接计量法 直接计量法是通过对被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计数、 点数或测量后,将总量指标的数值计算出来的方 法。 (二)间接推算法 1.因素关系推算法 因素关系推算法是利用社会经济现象与其各个影 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因素来推算未知因 素的方法。 2.比例关系推算法 比例关系推算法是利用各种相关资料的比例关系 来进行推算的一种方法。


4.1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
(二)间接推算法 3.平衡关系推算法 平衡关系推算法是利用各种指标之间所存在的平 衡关系来推算未知指标的方法。 4.抽样推断法 抽样推断法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 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利用样本的数据去估算总体 的数据。

分任务二
计算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同期计划任务数 2250 = 100% =150% 1500
4.2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2)计划任务数为相对数 此时并没有直接告诉检查对象的计划数字及实际数字, 往往只告诉计划提高率(或降低率)及实际提高率(或 降低率),这种情况可以检查任何形式指标的计划完成 程度,而计划完成相对数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1 实际提高率(降低率)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1 计划提高率(降低率)

4.2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计算 (1)计划任务数为绝对数 这种情况用于检查总量指标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总量指标数值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同期计划总量指标数值 例4-1 某工业企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计划任务数为1500 万元,实际完成2250万元,则其计划完成相对数为:
4.2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例4-2 某公司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2000年比1999年提高 8%,实际提高了10%,则该公司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相 对数为: 1+ 10%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105.8% 1+8% 例4-3 某工业企业某产品上年度实际成本为400元,本 年度计划降低5%,实际降低了6%,则该工业企业产品 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数为: 1 6%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 98.95% 1 5%



4.1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量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总 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反映总体内个体单位数量多少的总量 指标,简称为总体总量或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是反映总体单位的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 标,简称为标志总量。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总量指标究竟属于总体单位总量 还是属于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 着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的变换而变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