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九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15
动火人和监火人不清楚现场危险状况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16
动火现场无消防灭火措施
选择配备:灭火器;砂子、铁锹;自来水管;蒸汽管;石棉布等
17
电气焊工具不安全
检查电气焊工具,确保安全可靠
18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够
间距必须大于5m
19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
与动火作业地点间距不够
间距必须大于10m
20
乙炔气瓶卧放
必须直立摆放
21
氧气瓶、乙炔气瓶在烈日下曝晒
夏季采取防晒措施
22
电焊回路接线不正确
回路线接在焊件上,把线不得穿过下水井或与其它管道、设备搭火
23
动火设备可能存在无法彻底置换的易燃物
动火设备通以蒸汽(或氮气)进行动火
24
电缆沟动火
清除易燃物,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25
监火人离开
动火人停止作业
26
动火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检查材料、器具、设备,必须安全可靠
9
其它辅助器材不符合安全要求
对需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合理放置
10
行走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
对检修现场的爬梯、栏杆、平台、铁箅子、盖板等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11
使用移动式电气工器具
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12
检修场所存在腐蚀性介质
应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11
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需经工程处审查核算并批准
12
吊装绳索、揽风绳、拖拉绳等避免同带电线路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
13
人员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过现场指挥人员批准
14
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作吊装锚点,不准吊装
4
作业人员已按规定佩戴防护器具和个体防护用品
5
应事先与分厂(车间)负责人取得联系,建立联系信号
6
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无关人员不许进入作业现场
7
夜间作业要有足够的照明
8
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停止作业
9
检查起重吊装设
动土范围(包括深度、面积、并附简图)无障碍物,已在总图上做标记
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序号
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打√
1
作业人员身体条件符合要求
2
作业人员着装符合工作要求
3
作业人员佩戴合格的安全帽
4
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5
作业人员携带有工具袋
6
作业人员佩戴:A.过滤式防毒面具或口罩B.空气呼吸器
7
10
断路申请单位应根据作业内容会同作业单位编制相应的事故应急措施,并配备有关器材。
11
动土挖开的路面宜做好临时应急措施,保证消防车的通行。
12
断路作业结束,应迅速清理现场,尽快恢复正常交通。
临时用电作业安全措施
序号
安全措施
打√
1
安装临时线路人员持有电工作业操作证
2
在防爆场所使用的临时电源、电气元件和线路达到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
4
系统未隔绝
所有连通生产管线阀门必须关死,不能用盲板或拆卸管道彻底隔绝的须经安全部门批准
5
存在搅拌等转动设备
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标志
6
通风不好
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必要时强制通风,不准向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7
高处作业
办理高处作业证
8
需动火时
办理动火作业证
9
监护不足
指派专人监护,并监守岗位;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5
监护不足
指派专人监护,并监守岗位
6
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按规定佩戴
7
与生产现场联系不足
应事先与车间负责人或工长(值班主任)取得联系,建立联系信号
8
在有毒气体的管道、设备上抽堵盲板
非刺激性气体的压力应小于26.66kPa(200mm汞柱);刺激性气体的压力应小于6.67KPa(5Omm汞柱);气体温度应小于60℃
3
地下电力电缆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4
地下通讯电(光)缆、局域网络电(光)缆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5
地下供排水、消防管线、工艺管线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6
已按作业方案图划线和立桩
7
动土地点有电线、管道等地下设施,应向作业单位交待并派人监护;作业时轻挖,禁止使用铁棒、铁镐或抓斗等机械工具
8
作业现场围栏、警戒线、警告牌夜间警示灯已按要求设置
动火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序号
风险分析
安全措施
打√
1
管道使用过可燃物料
管段与系统脱开,系统端用盲板封堵
2
需动火管段用自来水冲洗至少3遍
3
管段通入氮气置换至少30分钟
4
动火作业过程中保持氮气的通入
5
系统未彻底隔绝
用盲板彻底隔绝
6
系统内存在易燃易爆物质
进行置换、冲洗至分析合格
7
周围15m内或下方有易燃物
连接的所有筏门关闭,必要时使用盲板
或拆除一段管道隔绝
4
监护不足
指派专人监护,并监守岗位
5
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按规定佩戴
6
与生产现场联系不足
检修前,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与当班班长取得联系
7
存在运转设备
切断需检修设备的电源,并经启动复查确认无电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的安全标志
8
检修器材不符合安全要求
清除易燃物
8
火花可能从洞口掉入楼下
封闭洞口
9
楼下派监火人
10
现场通风不好
打开门窗,必要时强制通风
11
风力5级以上
不可避免时升级管理
12
高处作业
系安全带,办高处作业证
13
高处作业火花飞溅
采取围接措施
14
塔、油罐、容器等设备内动火
爆炸分析和含氧量测定合格后方可动火。动火人必须先在设备外进行设备内打火试验后方可进入设备
16
夜间检修
作业场所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装置
17
电气设备检修
遵守电气安全工作规定
18
需进行高处作业、动火、动土、断路、吊装、抽插盲板、进入设备内等作业
按规定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
19
违反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停止其作业
20
出现危险品泄漏
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
监火人停止其作业
27
动火点周围出现危险品泄漏
立即停止作业,人员撤离
28
作业结束现场留有火种
清理火种(监火人落实)
29
动火作业区域在动火作业时仍在生产
告知动火作业区域主管并停止生产操作
30
现场有杂物
清理现场
动土作业安全措施
序号
安全措施
打√
1
作业人员作业前已进行了安全教育
2
作业地点处于易燃易爆场所,需要动火时是否办理了动火证
12
用电设备、线路容量、负荷符合要求
13
每次用电结束及时断电
14
暗管埋设及地下电缆线路应设有“走向”标志和安全标示,电缆埋设深度应大于0.7米
设备检维修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序号
风险分析
安全措施
打√
1
作业人员不清楚现场危险状况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2
存在危险化学品
清洗、置换至分析合格
3
系统未彻底隔绝
现场搭设的脚手架、防护网、围栏符合安全规定
8
垂直分层作业中间有隔离设施
9
梯子、绳子符合安全规定
10
石棉瓦等轻型棚的承重梁、柱能承重负荷的要求
11
作业人员在石棉瓦等不承重物作业所搭设的承重板稳定牢固
12
采光不足、夜间作业有充足的照明、安装临时灯、防爆灯
13
30米以上高处作业配备通讯、联络工具
盲板抽堵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由施工总负责人统一指挥作业
14
出现危险品泄漏
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
15
作业后现场有杂物
清理现场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序号
风险分析
安全措施
打√
1
作业人员身体状况不好
体质较弱的人员不宜进入内
2
作业人员不清楚现场危险
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
3
系统内存在危险品
进行置换、冲洗至分析(提前30分钟)合格,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连续分析
15
悬吊重物下方站人、通行和工作,不准吊装
16
超负荷或重物质量不明,不准吊装
17
斜拉重物、重物埋在地下或重物坚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不准吊装
18
棱角重物没有衬垫措施,不准吊装
19
安全装置失灵,不准吊装
20
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履带吊车、轮胎吊车、轿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遵守该定型机械的操作规程
21
17
吊拉物品时滑脱
可靠捆绑、固定
18
交叉作业
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19
抛掷物品伤人
不准抛掷物品
20
出现危险品泄漏
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
21
作业人员私自卸去安全带、防毒面具或违反安全规程
监护人应立即令其停止工作
22
作业后罐内或现场有杂物
清理
23
下水道、污泥含有硫化氢或其它毒物
按规定佩戴安全带(绳)、防毒面具等
作业过程中应先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