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教师职业角色的基本定位的感想

对教师职业角色的基本定位的感想

对教师职业角色的基本定位的感想
参加工作二十年了,也经历了多次培训、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培训,但这次聆听了张红等专家深入剖析教师职业道德的精彩讲座,感悟颇多。

现就从自身的视角出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点个人感悟,由于自身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及文字表达能力有限,如有不妥之处,请同仁指正。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认识
在教师的岗位已工作了二十余年了,可一看到“教师”这个词语,就会联想到孩子王,自我解嘲,而不敢松懈的人。

而今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沿袭多年的传统教育思想、因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师的角色转换也再改革,教师也常感到不自信、挫折感加剧、成就感下降。

愈发地感到了这一词语的沉重和神圣!扪心自问,教师是干什么的?社会普遍认为: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上的指导者。

”其实,我们教书的目的更重于育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所以,我认为教师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机器”,而是一艘载有精神食粮的“领航船”。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多方面的。

1、教育的变化促使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现在的教育发生了变化,最根本在哪?现在的教育跟过去的教育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我们当学生的时代,教育是权力教育,当社会赋予老师的权力的时候,家长支持这个权力,他带来的是什么,是孩子恐惧这个权力,他
害怕。

但是现在,时代发生了变化,老师都有一种感受,无论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法律法规都在不断的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在要求老师平等对待学生,老师们会发现我们的教育权力变得比原来少了,而如果权力撤了之后,它就会留下一大片真空地带,这个真空地带如果不用相应的能力来填补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老师们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我们当老师的年代教育变成了是能力教育。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法教了,因为用权力解决是强制,用能力解决是引导,这也是今天的教育和过去的教育最根本的不同。

教师要专业化,专业发展。

什么叫专业,专业就是发展出你不同于其他人的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也就是现在老师们觉得学习和压力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教师是教育成果的享受者与开拓者。

传统上人们对教师的要求是春蚕、是蜡烛、是园丁,教师的生命价值体现在学生身上,就只有付出没有获取。

但教师是生活中人,而不是神,教师的知识和学生的认知不在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教师的知识应该是一条流动着的溪水,是一口喷涌而出的甘泉。

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增加内存,共享现代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成果,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和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

这就要求教师学好心理学、教育学,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做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懂得营养卫生知识,以及学生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给予全面的关心和照顾,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教师是教育成果的享受者。

3、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导航者。

现实社会参差不齐,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若不正确引导,可能会迷失方向。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狠下功夫。

目前独生子女多,父母、长辈溺爱多,造成多数孩子劳动观念差,怕脏、怕累,爱花零钱,比吃、比穿,生活自理能力差。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弱点,在家长配合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带领学生走上信息高速公路,去领略网络世界的“风景”,但若缺乏引导,可能带来祸患。

但这就需要教师多方面、严要求、强训练和重管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教师是传播爱心的光明使者。

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学生只有切实地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才会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

反之,如果他们没有感觉到你有爱生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
他们也不会接受。

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二、教师的素养结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受教育者得到人格的完善和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教育者素质的提高。

而且,应对教师素质的内涵及基本结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全面的教师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业务素质是主体,文化素质是基础,身心素质是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四个方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不可偏废。

它们共同构成一名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所需的素质。

主要表现在:
一、当老师特别累,为什么累呢,老师普遍认为一活多,第二是活却难干,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多,孩子却越来越难管理,这些事情使老师们的付出在生理或心理上使老师经常处于疲惫状态。

二、是老师们的心理感觉,老师现在都有点害怕,害怕什么呢,害怕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害怕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是自己所不能处理的。

用我的话来说,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呢,叫老问题解决不好,新问题解决不了。

三、是老师们心里的困惑,这个困惑包括一些基本的问题。

比如,究竟什么叫教育?我们应该怎样教育?我们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从过去到现在,教师职业的根本性质就是继承和创新,一脉相承下来的比如我们的奉献精神和我们的榜样精神,这是继承下来的。

所谓创新指的是时代不断的在变化和发展,教师职业的内容它也在增添一些新的时代元素。

教师需要终身学习。

在今天当老师,意味着我们和孩子是共同成长和共同学习的,意味着终身学习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要求,因为对我们来说呀,终点在前方,但我们却始终在路上走着。

行为是心灵的密码,我们任何能透过行为看到的都是老师的困惑,这种困或的背后是什么,其实就是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职业?老师是种什么样的人?我如何才能找到当老师的感觉?所以呢,我觉得要把老师职业角色的基本定位及素养结构讲清楚,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