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考[论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考[论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考
摘要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在竞争激烈的高职院校中,只有深化改革、办出专业特色才能使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应该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专业改革旅游管理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在摸索中发展前进。

该专业曾在2006—2009年发展到了高峰,学生就读人数稳定,基本维持在2到4个班。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生源的减少直接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面对这一实际问题,我们结合办学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深化改革,构建长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专业品牌。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变传统的关门办学模式,根据开放式办学理念,以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为导向,考虑到旅行社行业的特殊性,采用小规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此基础上,采用“双导师制”形式,即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企业师傅一起培养一批专业学生。

我们称之为“订单式”+“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

其中专业教师主要负责校
内教学和校内实训,企业师傅主要负责课程实习和顶岗实习。

这一培养模式针对性强,既能解决企业急需人才,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性,帮助他们成功就业。

2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导游岗位考证这
一主线来设计的,学生的能力培养有限,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应该根据职业岗位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按照能力递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多方共同设计开发课程体系。

围绕知识、态度、经验、反馈四项职业能力培养,进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实现高职旅游管理课程的综合化能力改革。

首先,对每个岗位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形成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其次,对于非智力的态度,即素质、道德领域,从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形成拓展课程模块;再者,经验及活动的反馈,则通过实践实习的三大部分,即课堂操作、实地见习操作、顶岗实习这一模块来培养。

同时,学生、专兼职教师、用人单位应该合作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和开发。

并且,应该加大实践实习模块的比重,改变原来以理论为主的培养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5:5左右。

3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单一的以传递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将现代新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当中。

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和理
论课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和研讨达到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训。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使学生对各种技能和相关能力充分理解与掌握,感悟未来职业岗位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开发校企合作教材
长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还处于起步阶段,征订的绝大部分教材都是服务全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实际联系少,很难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主要依托地方旅游资源,并且要服务地方经济。

未来长沙会展经济和空乘产业发展势头强大,新的旅游形态的不断出现,大学生主动创业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这些发展形势都为我们改革旅游管理专业提供了契机。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和不断更新教材也势在必行。

比如说和企业合作开发《如何创办旅行社》、《酒店接待服务》、《湖湘文化》、《会展策划与管理》、《地方曲艺》、《空乘服务礼仪》、《旅游创意策划》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教材。

同时,每门专业课程教师要常下企业,收集教学案例,每两年更新一次案例,不断更新完善教材。

5完善校外实习基地
由于旅行社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安全性问题,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很难对口到旅行社进行课程实习和顶岗实习,基本上都是安排到酒店进行实习,最终导致学生毕业没有相关的旅行社工作经验,影响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和就
业。

因此,将真实的生产性旅行社搬进学校,与大型的旅游集团合作在学校成立门市是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创新之举。

我们可以和在长沙发展迅速的宝中旅游集团合作,在学院成立门市,对外真实开展各种与旅游相关的业务。

这样一来,学生在校期间就充分了解了企业文化,熟练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技能,毕业后业绩突出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快速成为企业急需的管理人才,最终达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受益的局面。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从企业引进一批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

同时,积极创造机会,每年都要让专职教师走出校园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升自我,增加实践经验。

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导游、参与地方性的旅游接待活动等方式广泛参与到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和扩大专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袁姝.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和实践的探索[j].科教纵横,2011(5)
[2] 李明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cbe改革探讨[j].旅游学刊,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