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系统理论讲解ppt课件

生态系统理论讲解ppt课件


都不能忽视关键性的多元文化背景。
12
三、案例
齐某,女,23岁,幼年时因一场高烧而双耳失聪。父
亲去世得早,她由母亲拉扯成人。两年前,其某在社区居
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她很珍惜这份工作,
每天按时上下班。不过,前段时间,母亲发现齐某出现了
种种抑郁症状,并悄悄辞去了工作。母亲不知女儿在外面
发生了什么事,看女儿整体不说话,把自己关在屋里,她
11
(一)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注意的原则: 1.社会系统中的任何分析都必须考虑该系统
与其他系统的互动。
2.所有社会系统和结构都是高度相关的,它
们有许多交叉点,对理解社会统治以及其他形式
的社会不平等的形成过程而言,这些交叉点是很
关键的。
3.社会结构是支持和压迫的共同来源。
4.任何关于社会、文化以及个体经验的分析
在此框架中,指的是影响个人系统的更大的
社会制度。它包括诸如政府机构之类的社会设置,
我们虽然不直接参与政府机构中的工作,但是它
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观系统被认为是任何一个个体并不直接参
与的系统。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会对孩子的生
活产生各种影响,而孩子并没有直接参与到父母
的工作环境中去。外观系统层次的分析通过考察
的系统的四个类别或层次: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
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
5
微观系统(microsystem)
指的是任何参与者在其中进行面对面接触或
者直接接触的系统。
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喜欢的是那些使我们
能够对发生在这些系统中的行为加以划分的类别。
然而,如果这种类型的分析忽略了首要微观系统
与其他关键微观系统之间的关系,那它的作用将
生态系统理论
1
主要内容:
一、理论脉络 二、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三、案例分析
2
一、理论脉络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历史演进
1971年贝塔朗菲提出。它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
会。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赫恩,后来平克斯和米纳罕以
系统的观点介绍整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方法。
生态系统理论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的理论。20世纪初,
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理解我们的多元微观系统是
如何相互联系起来的,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特定
微观系统中的行为。
6
中观系统(mesosystem)
是理论家用以在中观水平上进行分析的系统
类别。它指的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个人关系网络。
我们的各个案主都生活在相似但不相同的中观系
统中。在研究特定的微观系统时,了解影响该系
动增强其能力,对其所处环境进行干预,从而增进其与环
境的调和度。
15
玛丽 里士满和珍 亚当斯分别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
运动所选取的理论倾向,成为生态理论的先导。他们分别
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到80年代,杰曼和吉特
曼等人综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提出了“生态模型”。
3
(二)、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
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
重大社会制度的影响来强调把案主的更为广阔的
社会环境考虑进去的必要性。
8
宏观系统(macrosystem)
指的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外观系统所处
的更大的文化环境和亚文化环境。该系统对社会
活动的影响是最为普遍的。文化 (culture)被定
义为一个意义和价值系统,这些意义和价值为某
一种群所共享并且被传给后代(Sigelman&Shaffer,
环境形成良好的相互调和度
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着适者
生存的法则,个人意义是环境赋予的,因此要理
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环境之中
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
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


4
可以利用系统
布里默(Brim,1975)和布朗芬布雷纳
(Bronfenbrenner,1977)提出了可被社会工作者加以运用
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
与环境形成良好的相互调和度。
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着适者
生存的法则,个人意义是环境赋予的,因此要理
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环境之中。
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
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


10
二、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内心很着急。无奈中,她向社工求助。
13
1、请用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上述案例
在上述案例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的社会工作实
务中的三个系统具体表现为:
微观系统,即齐某的个人系统,包括她的生理缺陷、心理 障碍等子系统;
中观系统,是对齐某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她的母亲、工 作伙伴、朋友;
外观系统,是对齐某有影响的社会制度层面的系统,如对 残障人士的政策等;
(一)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注意的问题: 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由个人原因引
起的,社会环境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因素。 2、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
放在个人的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 度分析问题和着手。
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 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 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的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 解决。
14
宏观系统,即指对齐某有影响的比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 外观系统所处的更大的文化环境和亚文化环境。如其所在 社区以及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偏见和资源分配不均等社会文 化。
齐某出现种种抑郁症状,并悄悄辞去工作的行为反应
了她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功能失调。社会工作这需要了解她
的各方面情况,找出其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并采取相应行
统的个人关系网络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组成了许多各不相同的微观系统。人们
遇到的任微观系统问题都会影响他们在其他场
合的行为。例如,如果你在做一位青少年的工作,
那么你不应忽视如下事实:同辈群体中的事件会
影响学校或家庭环境中的冲突程度。在分析任何
已知的微观系统问题时,必须考虑中观系统的特
征。
7
外观系统(exosystem)
1995)。
文化包括某一种群在其发展历史中创造出来
的所有关键性人造物——所有物质的及非物质的
(符号性的)产品。每个社会文化群体都有它自己
的历史,但是近年来,有关种族、阶层和性别的
学术研究业已表明,如果用声音来打比方的话,
那么可以说许多历史已经悄无声息了。
9
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