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人教版讲义
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 ①特点:不变:
质量
化学性质
②催化作用: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多识一点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炼制石油
合成氨
化工制药
探究二: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思路
设计发生装置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1、反应物的状态(固体、液体) 2、反应的条件(是否加热) 小组合作
物理性质
氧气 性质
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 剧烈氧化
( 决
有氧化性 缓慢氧化
定
) 供给呼吸 用途
支持燃烧
动植物生存
氧
气
的
用
医 疗 急 救
途
火
太
金
箭
空
属
发
行
切
射走割ຫໍສະໝຸດ 与焊接工业需用大 量的氧气
医用氧气
实验用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
分离液态空气法:
除杂
空气
蒸发 液态空气
加压、降 温
不 是 氧基 化本 反反 应应 类 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 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它不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 是化合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 一个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 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 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 的酿造等。
不产生氧气
大量气泡, 木条复燃
木条复燃
产生氧气,速度快 产生氧气,速度快
交流反思:
1、实验说明哪些反应可以生成氧气? 2、分析比较哪种方法用于实验室制氧气最好? 为什么?(从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等方面考虑) 3、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
知识梳理 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在实验室中选择过氧化氢溶液,
氮气
液氧
加压储存
原理: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考虑的方面:
•反应原理
• 仪器装置 • 收集方法 • 实验步骤
探究一: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温故知新:
1、自然界中通过什么途径产生氧气的? 2、你还知道哪些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氧气? 3、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探究: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供给呼吸,供给燃烧
性质决定用途
2、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通常比较稳定
氮气的用途:作保护气、制硝酸、化肥、液氮可做冷冻麻醉剂。
3、稀有气体: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很稳定
氮气的用途:作保护气、电光源、氦气。
三、保护空气
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目前空气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 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 雨等.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减少化石燃烧的使用,开发利用新的能源,植树造林,汽车尾气经过处理以 后再排放。
带火星木 条
1
过氧化氢 溶液
带火星木 条
3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带火星木条
加热少量 二氧化锰
2
高
锰
带
酸
火
4钾
星 木
条
实验内容 1、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
2、加热二氧化锰
3、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
4、加热高锰酸钾粉末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少量气泡, 木条不复燃 产生氧气,速度慢
无现象, 木条不复燃
课题2
氧气
氧气 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
2、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3、不易溶于水 4、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体,继续
降温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有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
Mg+O2 Fe+O2 Al +O2
Cu+O2
能与某些单质反应
与非金属反应
C+O2 S+O2 P+O2 H2+O2
能与某些化合物反应
CH4+O2 CO+O2 C2H 5OH+O2 C6H12O6+O2
剧烈氧化反应 氧 化 反 应
缓慢氧化反应
物质 碳 磷
硫
镁 铁 石蜡
现象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 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 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态汞变成红色粉未,同时容器里空 的1/5。
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
究了剩余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
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
支持燃烧。
一、什么是空气?
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稀有气体和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尘埃等 。
分析书P27实验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1、利用所提供的实验仪器设计组装一 套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2、说明此装置的优点。
试管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铁架台
烧瓶
酒精灯
带导管的双 孔橡皮塞
带导管的单 孔橡皮塞
锥形瓶
知识梳理 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图
A
B
适用: 固体与液体反应 不需要加热
C
D
适用: 给固体加热的反应
探究三:氧气的收集方法
小组合作
1、认识收集气体常用的方法,讨论适用气体的性质。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2016.7.3
LOREM IPSUM DOLOR 1 空气 2 氧气 3 制取氧气
课题1
空气
一、什么是空气?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
拉
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 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
瓦
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 和氮气组成的,其中
锡
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基化 本合 类反 型应
2Mg + O2 点燃 2MgO 3Fe + 2O2 点燃 Fe3O4 4Al + 3O2 点燃 2Al2O3 C + O2 点燃 CO2 4P + 5O2 点燃 2P2O5 S + O2 点燃 SO2
操作图
收集方法 排水法
适用的气体性质
气体难溶解于水 且不与水反应
气体密度大于 向上排空气法 空气密度
气体密度小于 向下排空气法 空气密度
知识梳理 收集装置的选择思路
设计收集装置要考虑的因素:
收集气体的有关性质:
物理性质:是否易溶于水,密度的 大小(和空气相比)
化学性质:是否和水反应,是否和 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