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筛选值---珠江三角洲》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筛选值---珠江三角洲》

ICS13.020.40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DB 44/ T1415—2014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筛选值珠江三角洲Risk Screening Values for soil heavy metal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2014-08-18发布2014-11-18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2)5 监测 (3)6 标准的使用 (4)7 实施 (4)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壤环境背景值珠江三角洲 (5)附录B(资料性附录)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筛选值的确定方法 (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规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中镉、汞、砷、铅、铬、铜、镍、锌和氟元素背景值和风险评价筛选值。

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

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和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本标准主要负责人:李芳柏、杜海燕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会化、李芳柏、杜海燕、黄宇辉、陈俊坚、赖启宏、游远航、刘传平、常春英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4年08月18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年11月18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筛选值珠江三角洲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珠江三角洲区域内自然土壤、农业用地土壤,建设用地土壤。

自然土壤包括自然林地、草地及未受人为影响的其它自然土壤);农业用地土壤包括水田(种植水稻)、菜地、旱地(除菜地之外的耕地)、园地(果园、茶园及其它园地);建设用地土壤包括居住和公共用地土壤(城乡居住区、学校、医院、游乐场所、公园、绿化等公共用地)、商服用地土壤(商务金融、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及其它商服用地)、工业用地土壤(工业用地、仓储用地、采矿用地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2762-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NY/T 395-2000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GB/T 17134-1997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7136-1997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GB/T 17137-1997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 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22104-2008 土壤质量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3 术语和定义3.1珠江三角洲 Pearl River Delta珠江三角洲地区行政辖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土地面积41 698 km2(占广东省土地面积的23.4%),范围为东经111°59.7′- 115°25.3′、北纬21°17.6′- 23°55.9′东至惠东,西至恩平,南至珠江口海岸,北至从化。

3.2土壤 soil土壤是具有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命有机体的地球表层物质。

本标准中主要指农业耕地土壤以及城市、工业、交通用地土壤。

3.3土壤环境背景值 Background values of soil environment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经长期自然演变且未受人类活动明显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含量。

真正的土壤自然背景值已很难取得。

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是通过在尽可能不受或少受污染影响的土壤上进行大量土壤调查经统计取得,它有可能含有微量或极少量污染物。

可以认为它是在当前条件下人为来源污染物含量最少的土壤,对人体和生态是安全的(少数异常区高背景土壤除外)。

3.4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Risk Screening Values for Soil Contamination采用通用的区域风险评估法制订,以污染物的每日允许摄入剂量为计算该值的出发点,根据划分的各类用地方式,确定风险受体、暴露途径,进行各个暴露途径的计算,得出保护人体健康的各类用地方式的土壤污染筛选值。

该值主要作用为:当土壤环境污染物含量低于该筛选值时,一般不会有污染危害,而高于该值的土壤,对人体健康安全存在较高的风险,需做进一步的场地安全风险调研。

4 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本标准规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见表1.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mg/kg表1 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5 监测5.1 采样方法为保证土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全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农田土壤采样按《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5-2000)执行,建设用地采样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执行。

5.2 分析方法土壤样品测试项目选配分析方法按表2执行。

6 标准的使用土壤环境背景值用于保护土壤处于环境背景水平,是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的理想目标。

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地区的土壤。

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适用于各类用地土壤。

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中,将土壤监测结果与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相对照。

若检测值低于背景值,则视为背景水平,无污染。

若高于背景值,低于污染风险筛选值,则视为可能存在微污染,但无需开展场地土壤风险评估。

应予以警惕,找出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进入。

若高于污染风险筛选值,表明可能存在污染危害,需要开展场地土壤风险评估。

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委托有承担土壤风险评估资质的机构开展场地土壤风险评估,进行相关受体的调查采样分析。

对于轮作的农业土壤风险评价,建议采用相应利用方式中最严的标准。

7 实施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实施。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土壤环境背景值珠江三角洲1.土壤环境背景筛选值采样原则(1)优先选取自然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土壤表层样品作为建立土壤环境背景筛选值数据库;(2)样品采集数量和分布能够涵盖研究区域,在区域尺度上完全能够反应其空间变化特征。

2.土壤环境背景筛选值的确定方法在严格控制变异系数条件下,对于较好符合或经过转化后较好符合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元素,采用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的顺序统计量的95%位值作为土壤环境背景筛选值,对于不符合和经过转化后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元素,采用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的顺序统计量的90%位值作为土壤环境背景筛选值。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本标准规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见表1。

表1 土壤环境背景值珠江三角洲(mg/kg)附录 B(资料性附录)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筛选值的确定方法1.农田环境污染风险筛选值计算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解释农田土壤环境主要功能为农作物的产出,农田土壤污染对受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农作物由污染农田土壤吸收的毒害元素对其受体的危害,因此农田土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为摄食这些农作物的间接危害。

评价模型为间接暴露模型,包括:(1)模型1:土壤环境筛选值通过间接暴露途径(蔬果摄入)风险的模型(2)模型2:可接收植物污染物浓度可接收植物污染物浓度是在假设人体可接受最大健康风险下,每日可以摄取的最大风险的污染物,作为可接受的植物最大污染物浓度。

(3)模型3:人体每日可摄取的最大污染物量主要模型参数解释:C plant:植株中可接受的最大浓度(鲜重:mg/kg),由模型2计算BF:植株的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吸收率(鲜重:无量纲)I:每日允许的最大服食浓度(mg/kg-d),由模型3计算PR:每日通过食入食物摄入的污染物占每日可接受最大摄入量的比例BW:平均体重(kg)F:蔬果的受污染率(无量纲)CR:每日摄取的植物的重量(鲜重:kg/d)I:人体每日可摄取的最大污染物量(mg/kg-d)HQ:最大可接受非致癌风险(无量纲)AT:平均暴露时间(yr)ED:暴露时间长度(yr)EF:暴露频率(d/yr)RfD:口服参考剂量(mg/kg-d)取自USEPA2.建设用地环境污染风险筛选值计算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解释 (1)建设用地方式的划分与暴露途径考虑各类建设用地土壤的暴露途径如表2。

表2 各类建设用地土壤暴露途径暴露途径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口腔摄入土壤 √ √ √ 皮肤接触土壤 √ √ √ 吸入土壤颗粒√√√(2)建设用地三种直接暴露途径之暴露剂量计算口腔摄入土壤之暴露剂量计算OAFATncBWc EFcEDc OSIRc OISERnc ⨯⨯⨯⨯=皮肤接触土壤之暴露剂量计算DAFATncBWc DSADcEFc EDc SAEc DCSERnc ⨯⨯⨯⨯⨯⨯Ev =呼吸摄入土粒之暴露剂量计算ATncBWc EDc DAIRc EFIc)f spi TSPi EFOc (TSPo PISER nc ⨯⨯⨯⨯⨯⨯+⨯⨯=PIAFfspo主要参数:OISERnc :非致癌污染物每日口腔摄入暴露土壤量(mg/kg -d ) DCSERnc :非致癌性污染物每日皮肤接触暴露土壤量(mg/kg -d ) PISERnc :非致癌性污染物呼吸摄入颗粒物暴露土壤量(mg/kg -d ) BWc/Bwa :儿童/成人平均体重(kg)ATnc :非致癌性污染物的平均暴露时间(yr) EDc/EDa :儿童/成人暴露周期(yr) EFc/EFa :儿童/成人暴露频率(d/yr)OSIRc/OSIRa :儿童/成人每日口腔摄入土壤量(mg/d)DSADc/DSADa :儿童/成人皮肤表面土壤粘附密度(mg/cm 2) SAEc/SAEa :儿童/成人暴露的皮肤面积(cm 2) Ev :皮肤暴露事件频率(事件 d -1)EFOc/EFOa :儿童/成人室外暴露频率(d/yr) EFIc/EFIa :儿童/成人室内暴露频率(d/yr)DAIRc/DAIRa :儿童/成人每日呼吸摄入空气量(m 3/d) TSPo/TSPi :室外/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mg/m 3) fspo/fspi :室外/室内空气中土壤颗粒物比例(无量纲)OAF/PIAF/DAF :口腔摄入/呼吸摄入/皮肤吸入的污染物吸收系数(无量纲) (3)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筛选值计算除Pb 外,建设用地土壤各污染物的风险筛选值采用以下模型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