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建设工程项目安全与环境管理学习要点:1、了解建筑工程安全状况2、熟悉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程序和基本要求3、明确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控制方法、事故概念4、掌握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本章结构:第一节建筑工程安全状况概述第二节施工安全控制特点、程序和基本要求第三节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第四节施工安全控制方法第五节工程安全事故第六节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本章内容:第一节建筑工程安全状况概述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
一、安全管理的范围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保护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生产顺利进行。
宏观的安全管理包括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三个方面:劳动保护、安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
1、劳动保护侧重于以政策、规程、条例、制度等形式规范操作或管理行为,从而使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与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
2、安全技术侧重对“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管理。
3、工业卫生着重工业生产中高温、粉尘、振动、躁声、毒物的管理。
二、建筑业的安全管理1、国外建筑业伤亡事故情况发达国家建筑业工伤事故的情况是严重的。
根据较早资料统计,大多数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法国、原联邦德国、芬兰等国在内,每100个建筑工人的伤亡事故约为12—16个。
2、世界各国建筑业在施工安全及工业方面的不利特点(1)工作地点临时性及快速改变工作性质,这和制造工厂的有规律的生产工作相反,形成对安全最严重的威胁。
(2)工作队伍不固定,季节性工人,劳动力更新率高,难以进行安全教育。
(3)冬季雨季难以进行室内外工作,故此每个工作日需延长工作时间以补偿恶劣气候造成的时间损失,紧张的长时间工作对安全形成危害。
(4)小规模的施工公司因缺乏资金而消减用于安全及工业卫生的耗费。
(5)施工现场工作的专业性,导致大量使用分包商,甚至在一个施工现场有多个分包商,造成安全工作上协调困难及安全责任不清,安全要求难以实施。
3.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情况我国政府对建筑业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全国各省市及地级城市成立了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1)建筑业竞争过度激烈,建设单位往往不恰当地压价,并且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造成施工企业不仅利润水平低,某些企业面临破产。
(2)各级领导重进度、重成本、轻质量、轻安全;某些单位安全管理力量薄弱,安全教育不力。
(3)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伤亡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的情况,因此缺乏可信的安全伤害事故的第一手统计资料。
(4)施工人员素质低,绝大多数是农民工,操作者自我防范意识差。
(5)由于工程质量存在问题,重大倒塌事故时有出现;由于施工措施不当,模板支撑失稳及基坑土方塌落经常发生,上述情况均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
三、安全管理需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为了有效地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1、安全与危险并存2、安全与生产的统一3、安全与质量的含义4、安全与速度互保5、安全与效益的兼顾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确保安全生产目标1、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我们必须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保证。
2、确保安全生产目标达到“五无”目标,即无重伤及以上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和电网事故,无火灾事故,无交通事故、努力实现无事故工程。
五、认真做好过程中的检查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公司每月检查一次,工程处每半月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确保消除隐患。
1、加强宣传教育,正确严格地执行安全规范。
2、严格执行安全防护制度及奖罚制度。
第二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程序和基本要求一、安全控制的概念1、安全生产的概念安全生产实质是生产过程处于避免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及其它不可接受的损坏风险(危险)的状态。
2、安全控制的概念安全控制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二、安全控制的方针与目标1、安全控制的方针“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
“预防”是对可能出现的生产安全问题进行事先预计和科学防护,即事先分析危险点、危险源、危险场所,预评危害程序,控制危险出现的征兆、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制订科学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手段,把危险消灭在转化成事故之前或者控制和减轻事故发生时的危害程度。
因此,要达到“预防为主”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不断健全与完善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标准、规定和制度;(2)不断健全与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体系(包括监督检查体系);(3)重视和促进安全技术的发展,提高安全技术的水平,为确保生产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4)确保与安全生产相适应的投入,提高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的装备程度;(5)认真查找和解决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孕育之中;(6)长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2、安全控制的目标安全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主要内容为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1)控制面广(2)控制的动态性(3)控制系统交叉性(4)控制的严谨性三、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施工安全控制程序如图所示1、确定项目的安全目标2、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5、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改进四、施工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1、必须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
2、总承包单位和每一个分包单位都应持有《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
3、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上岗。
4、所有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进厂、进车间和进班组的安全教育。
5、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严格按规定定期进行复查。
6、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7、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8、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并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
9、施工机械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节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一、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作用安全保证体系(或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安全管理的纲领。
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及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通过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可以明显地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益。
2、运用体系的评估、审核和持续改进,发展安全隐患和职业危害,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采用人类工效学等现代科技方法来改革工艺、革新工具和改进组织,不但可以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负荷与疲劳,提高安全和卫生水平,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第四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方法一、危险源的概念1、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危害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前掉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
危险源市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所以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害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
两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二、危险源控制的方法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两种:专家调查法和安全检察法。
○1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辨识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2安全检察表法,实际就是实施安全检察和诊断羡慕的明细表。
安全检查表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可以实现组织专家编制检查项目使安全检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缺点是一般只能做出定性评价。
(2)风险评价方法。
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2、危险源的控制方法(1)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1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害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
○2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实施避难于援救措施。
(2)第二类危害源的控制方法:○1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可能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2故障—安全设计,包括故障—消极方案;故障—积极方案。
3、危险源控制的策划原则(1)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能接受风险的危险源。
(2)如果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3)在条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
(4)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5)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6)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
(7)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8)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
(9)检察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坚实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10)不同的组织科根据不同的风险两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察评价,奖罚制度。
(2)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应考虑:1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的工程项目,除制订项目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俄安全技术措施。
2对高出作业井下作业等专业性强的作业电器,压力容器等特殊工种作业应制定但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察。
(3)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各施工工种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工种的安全施工操作要求,作为规范和检察考核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依据。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放和设施和安全预防措施的设置有如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累计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起吊重物滑落,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