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的封面

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的封面

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的封面受控标志:发布时间:版本:1.0安全生产管理手册批准:XXX审核:XXX主编:XXX编写:XXX、XXX、XXX瑞安市超声电器厂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任命书为建立本厂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按照确立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指标,运行及与外部的联络,经研究任命□□□同志为本厂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效。

最高管理者:□□□ (签名)日期: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目录搞好体系的并自签发之日起生一、前言(略)二、安全生产方针(略)三、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内容1 目的和使用范围2 引用标准、定义、术语及缩写代号3 手册的管理4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素4.1 安全生产方针4 .2 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4.3 法律及法规要求4 .4 目标4 .5 安全生产管理方案4 .6 机构和职责4.7 培训、意识和能力4 .8 协商与交流4.9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4 .10 文件和资料控制4 .11 运行控制4 .12 应急预案与响应4. 13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 .14 记录和记录管理4 .15 审核4 .16 管理评审四、附录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清单2 .组织机构图3 .重要危险因素清单4 .安全生产管理方案5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6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素职责分配一览表7 .安全生产记录清单写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的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指标,通过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的结果,制定出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和运行控制程序并有效实施,以达到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绩效的目的。

2 适用范围本手册是本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评审以及第三方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认证的体系文件。

编写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引用的标准、定义1 引用标准本手册的编制依据是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2 定义本手册除引用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中的定义外,还采用如下定义。

2.1 重大危险——是指组织通过危险评价,确定的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危险。

2.2 三不放过——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与周围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2.3 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的工程项目,其劳动安全生产设施、消防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4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厂级教育是指新人厂工人在分配到车间或工作岗位之前,由厂级安全部门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车间教育:是指新工人从厂部分配到车间后,再由车间进行安全教育;班组教育:是指新工人进人工作岗位以前的教育。

2.5 轻伤事故——因工受伤后歇工在1 个工作日以上105 个工作日以内,但不够重伤的事故。

2.6 重伤事故——因工受伤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 个工作日的失能事故。

2.7 死亡事故——指发生事故当时死亡和负伤后一个月内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12 人的事故;重特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 3 人及3 人以上的事故。

2. 8 非伤亡事故——指发生事故后只造成财产损失而末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

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的管理1 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

2 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经最高管理者审批后公布实施。

3 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的编写、标识、保管、修改换版等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 安全生产管理手册的解释权归管理者代表。

安全生产要素 /1 安全生产方针1. 1 总则最高管理者承诺,依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厂的实际所确定的安全生产方针应 被全体员工理解并执行,以保证危险得到控制和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1. 2 职责最高管理者负责安全生产方针的确定和颁布并确保贯彻执行。

1. 3 控制要求a ) 安全生产方针是本本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宗旨、目标和方向;b ) 保持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传达到全体员工并付诸实施;c ) 通过体系运行,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得以实现;a 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b 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c 特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2. 9 职业病500 元以下的事故5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的事故。

5000 元以上的事故。

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它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

d)依据安全生产方针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e)当本厂生产经营或安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或经管理评审及相关方提出要求时,应及时对安全生产方针进行修订并通报相关信息。

安全生产要素/2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2.1 总则对本厂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以期望通过程序文件的运行对其施加影响的危害进行辨识和危险评价,对本厂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客观的初始状态评审,以确定本厂的重大危险。

2.2 职责a)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人员负责组织对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b)各单位负责危害的辨识和危险评价的基础工作,并将结果汇总到安全领导小组;c)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厂所有的危害进行分析、归纳,并进行危险评价,找出潜在危险和已存危险。

2.3 控制要求a)危害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本厂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各个方面;b)进行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所需要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c)进行危险评价,应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覆盖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d)重大危险的影响应考虑:重大危险的规模和范围,重大危险的影响程度大小,影响持续的时间及发生的概率等;:e)不断对本厂范围内的危害作出辨识并进行危险评价,确定出重大危险。

2.4 相关文件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程序管理体系0701安全生产要素/3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3.1 总则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确认其符合性并跟踪其变化以及时更新。

3.2 职责3.2.1 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获取及适用性确认,对符合性进行检查。

3.2.2 各单位应严格遵守已确认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3.3 控制要求a)安全领导小组确定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途径;b)安全领导小组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本厂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性进行确认;c)建立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台帐;d)根据本厂生产的变化,确定新的重大危险对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e)跟踪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变化,并及时更新相应台帐。

f)已确认适用于本厂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应发放到各个单位(部门)以便做好各自的安全生产工作。

3.4 相关文件法律、法规、标准清单安全生产要素/4 目标4.1 总则依据本厂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确定的重大危险,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并建立目标、指标控制程序,本厂的目标和指标应分解到各部门,以实现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预防和持续改进。

4.2 职责a)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提出和修订本厂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及其日常检查及审核;b)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查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c)相关单位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分解和细化并落实;d)厂长负责审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4.3 控制要求4.3.1 目标、指标制定的依据a)本厂的安全生产方针;b)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及可选方案;c)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d)经营管理与竞争的要求,市场状况,经济条件。

4.3.2 目标、指标的检查与修订:a)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每半年对本厂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必要时可增加次数)检查,并将结果报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b)当目标和指标需要修订时,安全领导小组应报管理者代表,并提交安全生产管理评审会议,各部门要根据评审结果对本部门的目标和指标进行相应的修订;c)各部门应根据安全生产管理方案的实施,对分解的目标、指标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控制。

当重要危险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目标和指标并文件化;d)目标和指标的变更和修订必须经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审查,厂长批准。

4.4 目标与指标见附录(略)4.5 相关文件•••/.—/ ------ 19990HS 目标、指标管理程序?????????安全生产要素/5 安全生产管理方案5 . 1 总则为保证目标、指标的实现,本厂应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5.2 职责a)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厂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并实施监督检查考核;b)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负责本厂安全生产管理方案的审核;c)相关单位根据分解确定的目标、指标制定具体实施的案。

d)厂长负责审批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5.3 控制要求5.3.1 管理方案的制定a)管理方案应明确要实现目标和指标;b)管理方案要有技术措施,并且可行;c)管理方案要写明完成的时间和进度;d)管理方案要有规定的责任部门;e)重大危险因素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5.3.2 安全生产管理方案的审批和实施a)制定、修订后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案要形成文件,报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审查,并报厂长批准;b)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方案的实施,本厂的最高管理者要保证所需资源的落实。

5.3.3 安全生产管理方案的修订a)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应随本厂活动、生产和服务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订;b)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时,安全领导小组应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安全生产管理方案进行修订或补充;c)由于管理评审或审核要求应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5.4 本厂安全生产管理方案(略)?????????安全生产要素/6 机构和职责6.1 总则为便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明确规定各部门和人员的职权和作用,确保按照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要求。

6.2 组织机构(略)6.3 职责6.3.1 最高管理者a)负责安全生产方针、目标、指标的确定、颁布;b)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定期管理评审;c)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源;d)任命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

6.3.2 管理者代表a)负责按确立的安全生产方针,组织制定具体的目标、指标;b)负责本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审核;c)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运行及情况;d)负责与外部的联络工作;e)负责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6.3.3 安全领导小组a)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的组织协调、检查与考核工作;b)负责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所涉及的单位实施定期检查和监督;c)提出安全生产培训的要求;d)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实施;e)负责安全生产管理手册、体系文件与部分支持性文件的组织编写、颁布、评审、更改及法律、法规文件的获取、确认及使用管理;f)主管安全生产的信息交流;g)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评审提供资料;h)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问题的协调和解决, 并对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进行考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