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科技发展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与启示

浅谈科技发展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与启示

浅谈科技发展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与启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加速了社会的变革演化。

人类离不开科技,人类的发展需要科技。

它确确实实对人们的生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这些影响并不都是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详细阐述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破坏与毁灭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首先,从对古代诗词方面而言,科技的发展不仅使一些千锤百炼的经典词句失去光彩,甚至产生怀疑,还使得千百年来朗朗上口、意境深邃的唐诗宋词失去光彩与魅力。

曾经,我们会对“日行千里”的不可能充满期待,会“闻鸡起舞”欢快地进入新的一天,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地发明了汽车、火车、飞机等,创造了闹钟、手表、手机、电脑......进而实现了人们对日行千里的憧憬,人们也不再会闻鸡起舞,因为闹钟等会更加按时提醒我们新一天的到来。

而这也恰恰破坏了那些经典词句的美感,不是吗?另外,在《悯农》一诗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现代化农耕收获,使人们失去了“汗滴”、“粒粒”的贴身感受。

凡此种种,我们不可否认科技的确实现了人们曾经的幻想,但与此同时也使那些古代时精敲细琢的诗词失去了原本附有的光鲜。

其次,科技的发展也破坏了我们对神话的无限美好遐想与向往,对过程的享受,把人类最宝贵的文化载体“书”以及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建筑冲击”得体无完肤。

回忆童年,我们总是会想到牛郎织女,想到他们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那时候的我们总盼望七月七日的到来,好让他们能团聚。

可是,随着飞机、火箭的出现,人类进入了太空,告诉了我们宇宙中并不存在牛郎织女,一切纯属虚构,这认识瞬间打破了我们所有的幻想。

也许我们都曾因一本书的封面而爱上书的内容;因为一座城的建筑而恋上这座城的全部。

可当所有的内容都归于博客,所有的建筑都让钢筋水泥替代,试问除了视觉疲劳外,还能有什么感觉?
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心开始变得越来越浮躁,利益至上,耐不住寂寞。

我们都知道,各种艺术的创作都需要安静的环境与平和的心境,长期地沉浸在其中。

例如,《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的产生,那是曹雪芹先生终日废寝忘食,日夜劳作,花了10年时间专注其中才创作出来的。

在看现代人的生活,上午看电
视,下午上网,晚上卡拉OK,手里有电话,腰间有手机,面前还对着电脑,面对这么多的诱惑,心情能宁静吗?人们还能静下心来为一部著作而埋头苦干吗?答案是否定的!而这也导致了现在网上的文学、艺术垃圾越来越多,真是悲哀!
综上可知,科技给我们在生活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享受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环境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淡化与破坏。

那么,我们是否就该无所作为的接受这一现状,直到人类一步步被科技所毁灭的那一天?我想这并不是人们想要看到的。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我做起,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不能忘记传统、忘记经典,我们应该在灯红酒绿后,走出繁嚣的闹市,走进宁静的乡村,好好感受大自然那份淳朴和谐,让自己的心归于平静;在对现代建筑出现视觉疲劳时,我们可以去看看北京的故宫、安徽的居民建筑,看看这些传统建筑的匠心独运,缓解视觉上的疲劳;在温煦的清晨,静静聆听虫鸣鸟叫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泡上一壶浓茶,捧上一本《红楼》,细细品味茶的香浓苦涩,静静体会书中人物的兴衰成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人类自己所创造的科技所摧毁,才能更诗意地活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