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D42981橡胶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刚性基体粘着力测试橡胶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刚性基体粘着力测试1本标准以固定号D-429发行,其后面的数字指的是最先采纳的年份,括号内的数据是最新一次的批准。
e指的是最新一次批准后有所改变。
e1注—第56段的keywords,在1993年6月增加该部分1.范畴1.1这些测试方法包括刚性材料与橡胶的静态粘接强度的测试步骤(在大多数情形下)方法A——橡胶件装配在两平行金属板内方法B——90°剥离测试—橡胶件装配在一金属板上方法C——圆锥体样品橡胶与金属粘着力的测量方法D——粘着力测试—硫化后(PV)金属橡胶粘着力测试方法E——90°剥离测试—橡胶油罐衬里—装配到一金属板上1.2因该测试标准可能还运用于其它刚性材料,如此的材料是常规而不是例外。
基于那个缘故,在该标准中我们用“metal”(金属)而不用“rigid material”(刚性材料)。
1.3SI中的数值为标准值,而括号内的数值为参考值。
1.4该标准在使用时安全性能方面并未要求面面俱到。
该标准的使用者在使用前有责任确定一个合适的安全和健康条例和运用守则。
2.参考文件2.1 ASTM标准B117用于盐雾试验仪器2D395橡胶性能测试方法——压缩装置D412硫化橡胶、热塑橡胶、热塑性塑料弹性体张力测试方法3D413橡胶性能测试方法——韧性基体粘着力3D471橡胶性能测试方法——液体的阻碍3D572橡胶性能测试方法——抗热抗氧化3D573橡胶测试方法——空气老化箱中退化3D1149橡胶退化测试方法——在臭氧室里表面裂缝3D3182橡胶材料,设备和混炼步骤试制标准硫化样件3D3183从产品中取出测试目的的橡胶标准3D3491油箱和套管衬里硫化橡胶测试方法4E4 测试机认可生效条例G23非金属材料有水/无水的露光仪器操作(炭精电弧类型)3.意义及使用3.1依照标准条件下在实验室制成的用于开发提供数据的样件命名这些测试方法。
通过一些小的更正,方法A,B ,C,D和E也用于在合适测试样品的设计许可时获得比较粘接力测试值。
方法A,B,C,D(在橡胶用于减震目的时)许多产品上。
方法A——橡胶件装配在两平行金属板内4.意义及使用4.1 方法A用于在使用者觉得该设计更能反映实际产品和操纵测试结果差不多确定时来确定粘接值。
样品也可能用于不同技术处理和各种粘接系统的有效性的测试。
5.粘接破坏专业术语5.1R指橡胶内粘接破坏5.2RC指粘接破坏在橡胶界面粘合剂上5.3CP指在初粘合剂外界面的粘接破坏5.4M指在金属初粘合剂界面的粘接破坏注1 例:能够从下面的例子中估量出不同类型粘接破坏所占的百分比:R-50,RC-50指大约有50%的橡胶粘接破坏,另50%的粘接破坏在橡胶表面粘合剂上。
R-25,RC-25,M-50指3种类型的粘接破坏,M指的是有50%的粘接破坏在金属界面上。
6.设备6.1 测试机—张力测试机符合E4要求,用于粘接力强度的测试。
测试机的移动头以0.40±0.04mm/s(1.0±0.1in./min)。
测试机有记录仪器记录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力。
不大于40KN的测试机在大多数情形下都适合。
6.2夹具—固定器的使用取决与样品的类型,但在测试过程中所有情形下都会用到球形座来承诺载荷的中央合适位置。
图1例举了装配的粘接力的典型测试。
专门实验室样品通过图2所示的金属件的螺纹柱固定,但从产品中取出的样品夹具如图3所示。
7.标准测试样品7.1标准测试样品包括一橡胶圆柱3.2±0.1mm(0.125±0.005in.)端面积为1250±5mm2或2.00 ±0.01in2(直径为39.9 ±0.1mm)( 1.579 ±0.005in)附在表面最小厚度为9.5mm(0.37in)的金属片板上,和橡胶圆柱直径相同。
金属板表面光滑平坦便于在样品中平行。
圆柱体幸免了锐利的边缘,也利于推力平均分布。
注2—我们认为面积为1250mm2(2in2)的测试样品为参考目的标准,承诺使用625 mm2(2in2)的面积,因此能够一次预备和硫化样品。
测试样品的直径为28.21±0.02 mm(1.129±0.001 in),未硫化件截成大约直径是24 mm(15/16 in)厚度大约为5 mm(3/16 in)(大约大于总体积的10%)8.标准样件的实验室里的预备8.1按8.2到8.6所述,在实验室进行开发和操纵标准测试样件。
8.2用SAE NO.10207轧制钢加工圆形标准件。
然而,若是重要尺寸也可用其它金属。
在任何粘接力测试方法下,测试件的表面都应是洁净平坦的。
8.3将非硫化橡胶件切成直径大约是35mm(11/8in.)厚度大约为5 mm(3/16in.),以便在硫化时橡胶和金属间有最大的压力(见图2)。
按照测试方法对粘接表面进行处理。
8.4将骨架和橡胶放入橡胶模内。
典型的模具和测试样件如图4所示。
图2说明了装配的测试方法。
硫化后金属边橡胶大约为0.039mm(0.015in.)来减少在测试期间骨架的利边将橡胶撕裂。
在硫化之前,确保粘接表面无灰,无杂质,干燥。
勿用手触摸骨架及橡胶表面。
8.5在操纵的温度,规定的时刻内进行液压硫化。
依照橡胶成分确定硫化时刻和温度。
硫化过后,在样品冷却之前取出样品幸免粘接表面产生应力。
8.6硫化过后,在测试前样品至少在温度为23±2℃(73.4±3.6°F)的条件下储存16小时。
9.从产品中取出测试样品9.1关于比较粘接力测试的样品,有必要选择结构为两平行骨架内有橡胶的样品。
从产品中取出的筒形外圆铣刀样品和为适应大小要求而磨制的表面须无缺陷,以便在张力测试时无橡胶破旧。
9.2关于常规产品测试,有时有必要测试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样品而非标准样品。
在如此的情形下,测试方法和9.1所述的类似,但可靠的测试结果不应标准测试样品的测试结果相比较。
10.步骤10.1从产品中取出测试样品如图1安装在测试机上,小心安装和调剂使得张力平均分布。
在橡胶撕裂之前在规定的速度的情形下对样品施加固定的张力载荷。
在失败时记录下总施加压力。
10.2在橡胶撕裂的情形下不测量粘接强度,但比橡胶本身强度要大。
按照第5段的专业术语记录下失败类型。
评估并记录下不同类型失败所占的百分比。
11.运算11.1用帕斯卡或重击力/平方英寸记录下粘接值,然后划分张力引起失败或运算出原粘接面积分离来运算。
若橡胶显现斯裂现象,我们认为粘接力比记录的要大。
12.报告12.1报告须包括以下内容,最好是以表1形式记录粘接力测试数据单:12.1.1按照11段运算测试结果,12.1.2所有观看和记录的数据都包括所涉及的测试样件号码,12.1.3种类的符号或失败的种类和评估出不同失败类型所占的百分比,(第10段)12.1.4样品的描述包括粘接测试方法,若明白的话,应注明产品是从实验室中做的依旧从产品中取出的。
12.1.5测试样品的尺寸(仅和同等大小形状的样品相比较)。
12.1.6若明白还须注明生产或硫化的日期,12.1.7若明白还须注明硫化的时刻和温度,12.1.8测试室内的温度,12.1.9测试日期13.精确度和偏差13.1在实验室内的测试和在实验室里得出的精确数据。
方法B—90°剥离测试—橡胶件和一金属板装配的情形14意义和使用14.1该测试的目的是确定橡胶—金属的粘接强度。
通过对从金属面分离橡胶所需的力来得出测试结果。
所得出的数据说明在90°情形下分离橡胶所需的粘接强度。
测试为开发和操纵橡胶成分和粘接测试方法,它还为不同类型粘接技术和测试提供选择。
注3—承诺使用45°进行分离,但假如用此方法也应记录,假如没显现如此的记录,我们认为使用的是90°的分离。
推出的角度若为45°,这只说明仪器设计成该类型—橡胶和金属的面角度为45°。
实验说明由45°而非90°所获得的更低的力,而且更接近粘接表面。
15.粘接破坏专业术语15.1 R指橡胶内粘接破坏15.2 RC指粘接破坏在橡胶界面粘合剂上15.3 CP指在初粘合剂外界面的粘接破坏15.4 M指在金属初粘合剂界面的粘接破坏注4—例:能够从下面的例子中估量出不同类型粘接破坏所占的百分比:R-50,RC-50指大约有50%的橡胶粘接破坏,另50%的粘接破坏在橡胶表面粘合剂上。
R-25,RC-25,M-50指3种类型的粘接破坏,M指的是有50%的粘接破坏在金属界面上。
16.设备16.1测试机—按照6.1所述方法D412测试粘接强度。
测试机头的恒速度为0.83±0.08mm/s(2±0.2in./min)16.2装置—将样品固定到机器上部的任何合适装置,也可能用于在测试期间引起分离的推力方向(尽可能垂直到90°),也确实是说,和顶部固定装置成90°角。
测试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上部便于测试的装置)。
16.3夹具—任何合适的夹具只要不溜或弄损橡胶都可使用。
图5的夹具便于测试。
17.标准测试样品17.1标准测试样品包括厚度为6.3±0.1mm(0.250±0.005in.)宽度为25±0.05 mm(1.000±0.002 in.),长度为125 mm的橡胶条粘接到厚度为1.6±0.1mm(0.062±0.004in.)宽度为25±0.05 mm(1.000±0.002 in.),长度为60±1 mm (2.36±0.04in.)的金属条。
测试样品剥离为25/25mm(1/1in.)大约在金属的中央地位如图6所示。
注5—在厚度为1.6mm(0.062in.)的金属片在测试时永久变形,能够在供方和买放协商同意的情形下用更厚点的金属片。
18.测试样品的预备18.1 按照18.1.1和18.1.6所述预备样品。
18.1.1如17部分所述的矩形样品标准尺寸的金属件按照测试粘接方法的还需研究决定。
用压力敏锐粘接带包两端,便于17部分所述的面积可供粘接。
18.1.2将橡胶厚片切成适合模具大小,厚度大约为8mm(0.3in.),如此在硫化时金属和橡胶就有最大的压力粘接在一起(见图6)。
和金属件的纵轴平行的内模尺寸为125 mm(5in.)。
金属件横轴边的尺寸可依照硫化件数量改变。
这将为固定夹具的橡胶条留有足够的位置。
按照测试方法清洗橡胶待粘接表面在研究过程中。
18.1.3如图6所示放骨架和橡胶供硫化,将骨架放在橡胶旁,放入装置内,将金属件放入模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