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篇心理及教育测验的编制演示教学

第6篇心理及教育测验的编制演示教学

的词句放在题干中 ❖ 少用“以上皆是”或“以下皆非”的答案 ❖ 对错答案随机排列,使被试无法猜测。
(3)填空题(简答题)编写原则
❖ 每句话缺得是重要字句,且和上下文有密切联系。 ❖ 只有唯一答案,最好只能用一个词填 ❖ 空格不宜过多。不要因留下空格而丧失题意的完整
性 ❖ 不应照抄原句,助长学生死记硬背的学风 ❖ 空白放在句子的后边,不宜放在前边 ❖ 空白长度大小要一致
(5)匹配题(只测量简单记忆力)选题原则
❖ 刺激项目与反应项目位置清楚,一般反应项目在右 边。
❖ 匹配项目不宜过多或过少,最好使用不完全匹配。 6—15个项目,反应项目多2-3个。
❖ 匹配方法要有明确规定和说明 ❖ 同一组的题干与选项最好印在同一页。
(6)操作测验题选题原则
❖ 明确操作所测量目标,将其具体化。 ❖ 指导语简单明确。 ❖ 记分方法确定。
(三)编辑测验项目
1、收集测验资料
收集测验资料应该遵循的原则: ❖ 资料要丰富。 ❖ 资料要有普遍性 ❖ 资料要有趣味性
2、选择测验材料的方法
❖ (1)理论法:理论推演法的特点是以理性的逻辑或 已知的人格理论作为测验编制的基础。测验者根据 要测的人格概念,找出有关的行为、情绪状态、信 念等,编成具体项目。然后,再依据试测的结果与 理论假设是否一致,对初始量表进行项目分析、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并建立常模。
第6篇心理及教育测验的编制
第一节 编制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基本程 序
一、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目的性、典型性、灵活性、科学性原则
二、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
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确定测验目的。②制定编题计划。 ③编辑测验项目。④预测与分析。 ⑤合成测验。 ⑥测验标准化。 ⑦鉴定测验。 ⑧编写测验说明书。
(一)确定测验目的
7.项目互相独立,互不暗示。 8.除非另有目的,项目不应该包含对答案有暗示或提示性的信息。 9.避免歧视性或伤害性语言,包括不当的涉及社会禁忌和个人隐私。 10.便于施测,评分简洁,格式不要引起误解。
(四)预测与项目分析
1、预测 预测的目的在于获得被试对测验项目做何种反应的资料。
它既能提供那些题目意义不清、容易引起误解等质的信息, 又能提供测验项目优劣的量的指标。 预测应注意的问题是: ❖ 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时准备施用的群体,虽然人数 不必太多,但要具有代表性。 ❖ 预测的情境应力求同正式测验的情境一致。 ❖ 预测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以便每一受测者都能将题目做完。 ❖ 施测者应对受测者的反应加以记录。 2、项目分析
❖ 因素分析量表的典型代表:16PF和EPQ。
❖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1)是非题(正误题)编写原则
❖ 每题只包含一个观念。避免有两个以上观念造成题 目的似是而非、半对半错;
❖ 是非题的答案必须是明确的而非有争议的 ❖ 叙述要简单明了,避免语言复杂导致阅读能力的干
❖ 典型例证: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显相焦虑量表(MAS)爱
德华个人偏好量表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 (2)经验效标法:以经验效标法编制人格测
验,对要测的人格特质,并不需具有既定的 理论基础或假设。编者对测验项目的选择完 全是以实证资料为依据,即只保留那些能够 将效标组与控制组分开的项目,而不管其内 容看起来是否合理。
❖ 典型的经验效标法量表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
表(MMPI);加洲心理量表(CPI)
❖ 3)因素分析法:这种方法的理论假设是,如果一项人格
测验能真正测量要测的特质,那么它包含的各测验项目 必须具有显著的内部一致性。使用此法编制测验时,编 制者要根据对某一问题已有的各方面知识,编制大量项 目,施测于大样本,然后将所得资料进行因素分析,最 后得到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即代表这些项目所测的人格结 构。编制者可将具有显著因素负荷量的项目保留,进行 因素命名,并组成一个人格测验。
(4)论文题编写原则
❖ 优点:能测量组织材料的能力、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评价、创造能力;准备简单,题目少;不允许被试猜测和死 记硬背。
❖ 缺点:取样不广且不均匀,缺乏代表性;评分主观不一致; 评分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
❖ 原则: ❖ 一般情况下,当能用客观题时就不用论文题的形式 ❖ 任务明确,使被试了解要求 ❖ 题目不宜太多 ❖ 编写题目是就有一个理想的答案
❖ 在这一步主要要解决3个问题: 1、明确测量对象
❖ 2、明确测量目标 ——目标分析(用外显行 为将测量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 3、明确测量用途 ——描述、选拔、诊断、 验证假设。
(二)制定编题计划
❖ 编题计划是编制测验的总体构思。编题计划要明确的信息主 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全面而具代表性的测验内容,不致使测题偏离了应 测的范围; 二是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来标 明。 编题计划主要有两个用途: ①编题计划指明了应该编哪些方面的测验项目以及编多 少项目,因此,测题编制结束后,可比照计划核对测验项目 是否反映了所要的测量的领域。 ②在记分可按计划中百分比确定每类测验项目的分数标 准。
扰; ❖ 应尽量避免使用否定词 ❖ 避免使用具有暗示性特殊词汇、模棱两可的、定性
的词汇; ❖ 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比例相当,且随机排列 ❖ 测题要多,至少要30—50个。
(2)选择题编写原则
❖ 选项要多些,避免被试的猜测(4-5个),最好是 多项选择题。
❖ 同一测验每题后的答案个数要相等 ❖ 题目选项要么都简单,要么都详细,要一致 ❖ 每题的备选答案要以简短为宜,必要的叙述、相同
4、编写测验项目 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包括订正意思不明确的语句;删改重复不当的项
目;增加有用的题目等。
❖ 在编写测验项目时要注意: 1. 取样应当对欲测心理品质具有代表性。比例适当。 2. 取材范围要同编制计划所列项目范围相一致。 3. 难度应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4. 用语力求精炼简短,浅显明了。 5.初编题目的数量要多于最终所需要的数量,以便筛选或编制复本。 6.测验项目的说明必须简明。
(五)合成测验
1、测验项目的选择 ❖ 测验的性质 ❖ 项目的难度 ❖ 项目的区分度 2、测验项目的编排 ❖ 并列直进式 ❖ 混合螺旋式 3、编制复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