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语大全之音乐教师听课评语

评语大全之音乐教师听课评语

音乐教师听课评语【篇一: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我能口奂酉星什么怎样定听课记录?------------------------------------------------------------------------音乐课听课评课[ 2010-6-8 15:57:00 | by: 郎洁 ]6月3日王夏娟长大要当宇航员王老师的特点,将动作融入音乐中,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也经常为了帮助小朋友记忆,会给歌曲配上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学生都非常喜欢。

王老师通过问小朋友将来要做什么来导入新课《长大要当宇航员》自然,在发现小朋友有个节奏没唱好时,没有直接的说出错在哪,而是让小朋友自己来发现,这样小朋友更容易记住自己犯的错,并会一直提醒自己,这个方法很好,以后我也来用用,看来英语和音乐还是有些互通之处的!!6月4日徐琴华金孔雀轻轻跳金孔雀轻轻的跳,在徐老师的柔声细语中,在杨丽萍唯美的孔雀舞的带领下,了解了傣族的民族文化,了解了葫芦丝,一步步的进入歌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长这首歌,还知道了很多其他知识。

徐老师在学生唱歌时的感情上花了一点心思,是的有感情的唱歌才能将这首歌演绎的完美。

武当路小学古东霞2010年6月10日去东风小学听了两节音乐生本研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两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她们设计精巧,语言精练。

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

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

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

两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

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评课如下:李兵老师的《芦笛》一课让我耳目一新,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

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

这堂课也使我感触颇多:一堂好课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

我觉得李老师就做的非常。

音乐课听课评课二年级音乐课《夏》评课在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

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总之,这两节课都有很多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

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叫卖小调》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时间:2008、5、8(星期四)下午第二节班级:五(6)授课老师:任宇教学过程:一、发音练习:(1)音阶练习:5 4 3 2 | 1—||(2)二声部练习:3---|5---|5---|4---||1---|3---|1---|2---||(3)歌唱练习:??二、新课教学:1、录音播放:上海小调《叫卖小调》,学生试听,并判断有几种叫卖声?(学生:有卖花、、磨刀子、收废品、卖小吃??共七种叫卖声。

)2、根据黑板上的节奏型??,判断刚才听到的各种叫卖声小调属哪种节奏型?并学会相关节奏型。

3、跟音乐学唱《叫卖小调》,4、根据自己对与《叫卖小调》类似的声音、语调,用上海方言进行模仿:学生:绕口令、游戏、童谣(来源于少儿游戏,后发展为儿歌)??5、例举老上海的各种民俗文化??(学生发言、交流)6、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判断歌曲是几拍子?(学生:3/4拍)7、对照以上童谣和《我怎样长大》的音乐特点,说说它们的异同。

8、跟钢琴学唱《我怎样长大》的旋律(师指导附点音符的准确唱法)。

三、课后练习:把《我怎样长大》的歌词学习。

感受:今天的这节音乐课和上次听的音乐欣赏课各有特色。

音乐欣赏课主要是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艺术美、学习音乐艺术之精华,而唱歌课是通过学生学唱歌曲提高歌唱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任老师就做到了这些,如,从练声——听旋律——判断节奏型——模唱——学唱旋律??,整个过程都充分渗透了唱歌技巧的学习;l另外,任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听力练习,通过听旋律、判断节奏型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为学生学习唱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月的夜晚》听课记录及评课执教班级:四年级执教时间:06年3月16日执教教师:朱军听课、评课教师:季玉堦一组织教学二欣赏导入1 仔细听音乐,伸手随音乐画画线条(旋律线的走向)【评:一开始就用欣赏导入,给学生美的体验,体现出音响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师:当夕阳西下,树木融入夜晚,会带来什么感受?(出示画好的旋律线)2 再伸出手,说说线条起伏较大还是平稳?(生说出不同看法)【评:这时意见发生了分歧,教师没有急于将答案公布,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设下了悬念,留到后面详细分析歌曲的时候再来解决,表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也表现出在教学中对于临时问题解决的教学机智的灵活】3 再听音乐,听出有几句(用手指表示)看看谁有音乐的耳朵!(四乐句+补充句)4 听师演奏,听出相同的乐句(指名说一说)5 用lu等词来哼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6 出示歌曲谱a 生跟琴唱一遍,师指出问题b 拿到谱,最先考虑什么?(谱号、调号、拍号)c 这首歌是几几拍?(四四拍)为什么有这么多音符?(因为有很多八分音符)d 唱第一乐句,然后指出第三乐句均是四分音符,并唱一唱。

最后补充句的音高讲解后唱e 讲解级进、跳进(四度)每句中均有级进和四度跳进,那么旋律线是平和还是起伏?(指名说)f 每一组选一位代表上黑板画旋律线,其他人唱一、二乐句的谱师纠正学生的画法,生再唱师示范旋律线画法继续唱三四乐句,用老师教的画法来画出三四乐句旋律走向对学生画的旋律线进行评价,并布置书后的作业,练习画旋律线【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给与示范讲解,循循善诱,在课后得知,教师的教案当中并没有这一环节,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状况,教师没有一味按照自己教学程序进行,而是跟据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布置了练习,体现以生为主的人文教学方式】7 完整唱全曲,找找有没有不明白的记号(师讲解保持音,要求将音唱足)8 为什么叫“五月的夜晚”?(出示图片)a 欧洲春天来得晚,很渴望春天的到来,所以用了连续的八分音符表示对春天的渴望b 那里的气候易形成烟雾,缭绕不散,用保持音很形象(大家在来唱一唱保持音,感受一下)【评:歌曲处理过程中,教师没有要学生单调的讲,而是创设了情境,通过音乐范唱、图片、语言等多方面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想象,从而体验歌曲内涵,总结出歌曲的处理办法】9 歌曲处理:前面唱轻巧点,后面饱满,补充句跳音注意对比。

用以上方式处理演唱歌曲10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唱,表示出力度的变化、起伏(即渐强渐弱,音高则强、音低则弱)11跟音乐唱(师用手势提示高低力度变化)【评:教师肢体语言的提示可以充分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歌曲。

体现出教师示范的重要作用】三拓展(幻灯片展示一系列图片)(一)欧洲的乡村1 没有被污染、很清洁2 五月春来晚(二)中午的小山村1 匈牙利的创立史2 匈牙利风土人情简介(三)暮色中的山川1 人们爱骑马,骑兵相当有名(四)文明史【篇二:教师听课评语精选】教师听课评语精选张永红听课感受薛慧老师的语文课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房平老师的英语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林燕、陈红梅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杨增贵:3月1日听了王娟老师的《dream homes》,认为林燕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

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3月6日听了孙立新老师的《美好人生我选择》——直面升学与择业,认为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

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

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徐明智梅老师的一堂课,认为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

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何英莲老师的《透镜光的折射》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

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梁少海:3月6日听了王斌老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认为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

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3月8日听了郭守录老师的《分式的加减法》,认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3月12日听了王文峰老师的《我的老师》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

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3月13日听了张成祥老师的《鸟(专题)》一课,认为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3月13日听了王同年老师的《曹刿论战》,认为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