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科健康教育计划

产科健康教育计划

产科健康教育计划生理产科产前健康教育(一)●介绍病房环境,住院规章制度,介绍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进行卫生宣教,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环境,产后依赖与安全感。

●说明消除恐惧、焦虑心理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谈心等,安定情绪,树立信心,保持乐观态度,有益于顺利分娩及康复。

●说明保持病室清洁、安静,有利于充足睡眠和休息,养精蓄锐。

●说明住院后不能随便外出,以确保母婴安全,及时观察病情、治疗和检查等。

●说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指导孕妇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能量供应,预防便秘。

●教会孕妇数胎动的方法并说明其意义。

●方法早、中、晚饭后各测胎动1小时,正常胎动每小时3~4次。

计数方法:静卧于病床上,精力集中,从胎儿开始活动至结束这一过程为1次数。

●意义能及时反映胎儿是否宫内缺氧。

生理产科产前健康教育(二)●向孕妇说明左侧卧位的意义:解除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说明住院后遵医嘱每日两次氧气吸入的意义:有利于维持母体的血氧含量,保证胎儿在宫腔内有足量的氧气供应。

●说明住院期间测体重的意义。

①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②间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说明用药的目的、作用,对胎儿有无影响,消除产妇顾虑,取得配合。

●介绍探视陪伴制度,以取得合作。

●出现以下症状时请按信号灯:①下腹坠疼;②阴道流血、流水;③胎动异常。

●有关母乳喂养宣传,详见产后母乳喂养宣教计划。

产时护理健康教育●产妇入院后,助产士要亲切和蔼,热情接待每一位产妇,详细介绍产房环境,介绍主管助产师,使产妇感到宾至如归。

●向产妇、家属介绍陪人制度,取得合作。

①陪护在医生查房、检查、治疗、护理期间请暂时回避。

②对产妇多关心体贴,不干扰其休息,尽量让其爱人陪伴,给予心理上的安慰。

③禁止吸烟。

●向产妇宣教以下知识,取得配合。

①疼痛的原因。

宫缩痛会随着产程的进展逐渐增强,间隙时间约5~10分钟,持续时间约30~50秒。

宫口逐渐开大,胎先露逐渐下降至宫口开全,初产妇大约需12~16小时,经产妇大约需7小时左右,方能结束分娩。

②休息的重要性。

宫缩规律其较强时应卧床待产,以侧卧位为宜,充分安静的休息能加快分娩,必要时按医嘱给镇静剂。

③饮食的重要性。

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体力严重消耗,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可口饭菜,如稀饭、面条、牛奶、鸡蛋、巧克力、青菜等。

④勤解大小便。

每2~3小时解小便一次,以免充盈的膀胱影响宫缩及胎先露下降,引起排尿困难或产后尿潴留。

尽量排空大便,避免胎儿娩出时挤出大便污染产道、胎儿、或阻碍胎儿下降。

禁止产妇自己上厕所,避免发生胎儿坠落。

⑤母乳喂养。

产后30分钟内给予母婴皮肤接触,早吸吮达到30分钟以上,以促进乳汁分泌,给产后母乳喂养成功打好基础。

●向产妇说明与助产人员配合的重要性。

助产士严密观察产程,手摸宫缩、听胎心音、肛诊、主要是了解产程进展及胎儿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顺利娩出可爱的小宝宝。

●向产妇说明使用胎儿监护仪的意义。

及时了解宫缩及胎心变化,给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中的配合要点。

①第一产程。

尽量侧卧位,宫缩时做深呼吸,以免屏气用力,注意保存体力,降低消耗。

宫缩间隙时,全身放松,闭目休息。

②第二产程。

宫缩时让产妇深吸一口气,同解大便一样向下屏气,使腹压与宫缩配合得当,缩短产程,避免胎儿窘迫、颅内出血等危险。

宫缩间隙时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

③分娩过程中如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告诉助产士:阴道流水、阴道流血、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等。

●催产素引产的有关问题。

①告诉产妇引产原因:过期妊娠、胎膜早破、宫缩乏力等。

②向产妇讲明催产素引产主要是加强宫缩,促进产程发展,尽快结束分娩。

滴速不能太快,从8滴/分开始,根据宫缩强弱逐渐调整滴速,产妇及家属要密切配合。

③向产妇说明引产过程中有主管助产士看护,请放心休息。

产后护理健康教育●热情接待母婴,并表示祝贺,再次介绍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

●说明产后多喝水,早解小便的重要性。

①产后4小时内应排尿,以防止膀胱膨胀,影响宫缩致产后失血。

②防止尿潴留。

●说明产后充足睡眠、休息的重要性。

①促进产后体力恢复。

②利于增进食欲。

③利于乳汁分泌。

④利于身体健康。

●指导产后饮食。

产后除刺激性食物外,不必忌食。

产后胃功能减弱,应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促进乳汁分泌,可增加营养丰富的汤内。

●说明产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解除顾虑。

①阴道侧切刀口轻微疼痛属于正常现象,拆线时会消失。

②全身乏力,是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及产时失血引起。

休息、补充营养后会好转。

③子宫收缩疼(小腹痛):子宫缩复引起,经产妇较明显,3—4天明显消失。

●说明早期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恶露排出,预防产褥期感染。

②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预防便秘。

③促进泌乳。

●说明预防产褥期感染的方法。

①勤换消毒纸垫,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②每日更换内裤。

③保持床铺清洁。

④会阴侧切者向健侧躺卧,防止恶露污染刀口。

⑤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让产妇了解产后恶露情况。

正常恶露:产后3天内为红色,量多、含有较多血液、血块及坏死的蜕膜,以后逐渐为浅红色,产后两周左右变为黄白色,一般3~4周恶露干净,总之,恶露量逐日减少,颜色由红变淡,气味由腥到无。

●宣教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哺乳技巧。

①母乳喂养的好处。

营养丰富,事宜婴儿生长发育;有免疫物质;减少疾病,提高人口素质;增强母子感情;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失血,促进子宫复旧;经济、实惠、方便、卫生。

②母婴同室促进母乳喂养的规定及意义。

早吸吮,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取消奶瓶及像布奶头,开奶前不喂食,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③哺乳的正确体位。

母亲放松舒适;孩子身体贴近母亲,脸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与身体呈一直线;下颌碰到乳房;如果是刚出生的孩子,则应托着他的臀部。

④正确含接姿势。

嘴张大,下唇向外翻;舌呈勺状环绕乳房;面颊鼓起呈现圆形、含接时可见上方的乳房晕比下方多;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时会有暂停,能看见吞咽动作和听到声音。

⑤怎样才能有充足的乳汁。

1、保证产妇精神愉快,睡眠充足,营养丰富。

2、按需哺乳,掌握有效的哺乳方法。

3、吸吮后乳房胀痛减轻。

4、婴儿小编正常。

5、婴儿体重无下降。

⑥母亲正确托乳房的姿势。

1、把食指至小指四指并拢,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2、用食指托乳房的底部。

3、拇指轻轻放在乳房的上方。

4、母亲的手不宜离乳头太近。

妊高征产前护理健康教育●按生理产前健康教育。

●说明进高蛋白饮食的目的:补充因蛋白尿造成的蛋白丢失,减轻或防止低蛋白血症。

●说明镇静解痉降压药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不适:体位性低血压;面色潮红。

●说明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起床不可过猛;不能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说明监测出入量、血压、呼吸、膝反射的意义: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是否有药物中毒现象,为治疗提供依据。

●说明当出现头痛、眼花、视物模糊时及时按信号灯。

●产后按产后健康教育。

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护理健康教育●按生理产前健康教育。

●说明绝对卧床休息的目的:以免诱发和加重出血。

●说明阴道流血的特点:胎盘早剥的阴道流血伴有轻微腹疼,重者以隐性出血为主;前置胎盘流血为无痛性反复发作,常发生在夜间。

●说明进食含铁量丰富食物的目的:纠正因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说明可谓隐性出血:即在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时,阴道流血不多。

●说明保持外阴清洁的目的:防止逆行感染。

●产后按产后健康教育。

羊水过多产前护理健康教育●按生理产前健康教育。

●说明低盐饮食的原因及食盐量。

原因:避免水、钠潴留;食盐量:每日进食3g、1g盐相当于中华牙膏小号盖子的容量或5ml酱油。

●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原因:外阴、下肢水肿,静脉曲张,系下腔静脉受压所致,可采取侧卧位,避免长时间站立;腹部胀疼:羊水过多致腹部张力增大所致,可侧卧位或半坐卧位,缓解腹痛。

●产后按产后健康教育。

妊娠合并贫血产前护理健康教育●按生理产前健康教育。

●介绍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的肝、肾、瘦肉、豆类等。

●说明铁剂治疗的注意事项:服药后立即漱口,防止腐蚀牙齿;禁与茶水同服,以免降低效;服后出现黑便是正常现象。

●产后按产后健康教育。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前护理健康教育●按生理产前健康教育。

●说明限制活动的目的:避免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说明病人的心功能分级及活动量。

●说明呼吸困难时半坐卧位意义:胸腔扩大,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对心脏的压迫,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

●说明预防感冒的意义:避免因发烧、咳嗽、肺部感染而加重心脏负担或诱发心衰。

●说明低盐、粗纤维饮食的意义:防止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

●产后按产后健康教育。

妊娠合并肝病产前健康教育●按生理产前健康教育。

●说明携带病毒的种类及传染性。

●说明低脂饮食的目的:减轻肝脏负担。

●说明住隔离病房的意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交叉感染。

●说明消毒隔离的各项措施,以取得主动配合,如泡手方法、排泄物及污染物的处理。

●说明新生儿注射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的目的是提高免疫力。

●产后按产后健康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