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法律(一)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7,分数:62.00)1.关于经济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和协作关系∙ B.经济法就是调整经济的法∙ C.经济法是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物权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内容A. √B.C.D.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其调整对象主要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经济法与民商法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调整经济关系的两大法律体系。
物权法属于民商法的范畴。
2.在当代中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______。
∙ A.民商法、经济法主导,其他部门法辅助模式∙ B.民商法主导模式∙ C.行政法主导模式∙ D.经济法主导模式A. √B.C.D.进入当代社会,法律体系重新整合,民法、商法和经济法共同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同时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新兴法律部门也成为调整经济关系的辅助性法律部门。
3.______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 A.经济法∙ B.经济∙ C.调整经济的法∙ D.商法A.B. √C.D.“经济”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4.______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 A.经济法∙ B.民商法∙ C.行政法∙ D.宪法B. √C.D.民商法,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5.下列法律原则中,属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是______。
∙ A.合同自由原则∙ B.一物一权原则∙ C.有限干预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A.B.C. √D.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有限干预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6.关于物权与债权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 A.物权是支配权,债权是请求权∙ B.物权是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 C.物权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债权主要由当事人自由确定∙ D.物权具有优先力和追及力,债权只有追及力A.B.C.D. √物权具有优先力和追及力,而债权原则上不具有追及力。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物品中,可以使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是______。
∙ A.黄金∙ B.枪支∙ C.房屋∙ D.麻醉品A.B.C. √D.货币和不记名证券是一种特殊的动产,谁持有谁就成为其权利主体,因此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禁止或限制流通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例如,枪支弹药、黄金、麻醉品等。
8.甲、乙、丙、丁4人按份共有一艘轮船,甲占该船70%份额。
现甲欲用该船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如各共有人事先对此事未作约定,则甲的抵押行为______。
∙ A.须经乙、丙、丁一致同意∙ B.无须经乙、丙、丁同意∙ C.须经乙、丙、丁中份额最大的一人同意∙ D.须经乙、丙、丁中的两人同意B. √C.D.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处分按份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做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2/3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本题中“甲占该船70%份额”,达到了份额2/3以上,所以无须经过他人同意了。
9.在我国,确认土地承包经营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 A.国家法律的规定∙ B.集体经济组织的规定∙ C.国家土地政策∙ D.承包经营合同A.B.C.D.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由公民或集体组织对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从事生产活动,依照承包合同的规定而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承包经营合同是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依据。
10.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 A.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 B.新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 C.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采取划拨方式∙ D.采取招标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A.B.C. √D.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地下分别设立。
新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
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划拨等方式。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简称物权法),下列财产中,可以作为抵押权标的的是______。
∙ A.土地所有权∙ B.学校的教育设施∙ C.被扣押的财产∙ D.建设用地使用权A.B.C.D.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财产中,可以作为抵押权标的的有:(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2)建设用地使用权; (3)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4)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5)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6)交通运输工具。
12.关于动产质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动产均可出质∙ B.设立质权,当事人可以采取口头形式订立质权合同∙ C.债务人履行债务,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D.质押财产折价的,应当依照政府指导价格A.B.C. √D.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A错误;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B错误;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C正确;质押财产折价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D错误。
13.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______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 A.民商法∙ B.婚姻法∙ C.刑法∙ D.民事诉讼法A. √B.C.D.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民商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民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
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______是作为经济法灵魂的一项根本性原则。
∙ A.平衡协调原则∙ B.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C.有限干预原则∙ D.责权利相统一原则A.B.C.D.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是作为经济法灵魂的一项根本性原则。
15.关于经济法的本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 A.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B.经济法是权力本位法∙ C.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D.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A.B. √C.D.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
16.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的是______。
∙ A.经济法∙ B.调整经济的法∙ C.民商法∙ D.行政法A.B. √C.D.所谓“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
17.经济法的______要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 A.有限干预原则∙ B.平衡协调原则∙ C.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D.责权利相统一原则A. √B.C.D.有限干预原则要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18.______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最高法则,立足社会整体,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属于社会本位法。
∙ A.民商法∙ B.民法∙ C.经济法∙ D.行政法A.B.C. √D.经济法则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最高法则,立足社会整体,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属于社会本位法。
19.关于经济法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 A.不仅是经济关系,而且是行政指导关系∙ B.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 C.是宏观领域的经济关系∙ D.可以分化出各种具体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A. √B.C.D.它是一种经济关系,区别于行政指导关系。
20.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按份共有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 A.共有人之间必须存在共同关系∙ B.共有人对共有的财产按照各自的份额享有所有权和承担义务∙ C.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一定的应有部分∙ D.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A. √B.C.D.共有人之间必须存在共同关系,这是共同共有的要求,并不是按份共有的要求。
选项A错误。
21.以汇票、支票、本票、债权、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质权自权利凭证______设立。
∙ A.有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 B.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 C.交付质权人时∙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A.B.C. √D.以汇票、支票、本票、债权、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质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
22.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共同共有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 A.共有人之间必须存在共同关系∙ B.共同共有的形式有夫妻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和遗产分割前的共有∙ C.其标的既可以是物又可以是权∙ D.除因共有物的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有协议约定不得分割的期限外,可随时请求分割共有物A.B.C.D. √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各共同共有人不得请求分割共有物。
23.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以下错误的是______∙ A.对共有部分,业主可以放弃权利,由此免于履行义务∙ B.共有人对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权和共同管理权∙ C.业主不得违规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 D.业主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权随着业主对专有部分所有权的转让而一并转让A. √B.C.D.业主对共有部分享有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为由不履行义务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处分按份共有的财产,应当经______共有人同意,共有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A.全体∙ B.占份额1/2以上的∙ C.占份额2/3以上的∙ D.占人数2/3以上的A.B.C. √D.《物权法》规定,处分按份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做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2/3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25.关于不动产的登记,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 A.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产生效力∙ B.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C.不动产登记费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动产的面积、体积或者价款的比例收取∙ D.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一律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A.B.C.D. √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26.根据《物权法》,业主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还应当经过______同意。
∙ A.有利害关系的业主∙ B.物业管理公司∙ C.业主委员会∙ D.小区全体业主A. √B.C.D.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
根据《物权法》,业主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还应当经过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