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古诗两首》由《乞巧》和《嫦娥》两首古诗组成。
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选编这两首古诗的意图:一是通过阅读古诗,了解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这两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二是从中感受牛郎、织女、嫦娥这三个神话中的人物。
三是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兴趣。
《西门豹》选编目的:一是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难点是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那里。
《女娲补天》选编目的: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夸父追日》选编目的是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组教材,除仍然围绕专题、注重整合外,还带有总结全册、盘点学习一组课文收获的任务。
如《夸父追日》课文后面安排的小伙伴说“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就提示学生,本组的学习,必须统览全组,融入感情,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一吐为快,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35个生字,会认16个生字。
2.正确读写生词,积累好词佳句。
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
2.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体会课文中人物精神的可贵。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以及传说的丰富的想象和神奇。
3.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对阅读中国古老神话和传说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外主动去搜集阅读神话和传说,能把握故事内容,生动清楚地讲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阅读神话和传说的喜悦。
三、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2、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抓住重点词句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以及传说的丰富的想象和神奇。
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
4、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四、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2、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五、教学准备:
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景物图片,生字卡片,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