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文库()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孙
家栋〕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孙家栋】
18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
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后,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
1951年9月,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
人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一年后,在学院大门最显眼的“状元榜”上出现了孙家栋的照片。
5年后,孙家栋获得斯大林金质奖章,这在当时中国留学生中屈指可数。
1967年12月,孙家栋主持了中国“第一星”技术方案
的重新论证工作,确定“第一星”是试验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
1986年,孙家栋担任了“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
1987年,又主持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和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制“资源一号”地球资源卫星工程,而每项航天工程都由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及卫星应用五大系统构成,五大系统中的每个系统均设有总师,由于孙家栋负责上面三项航天工程,所以被人们尊称为“总总师”。
从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
人开始,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 34颗,
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
1989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参加中美两国政府间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协议谈判。
198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3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2007
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所获荣誉: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10年获2009年度中国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颁发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并获奖金500万。
2011年,获得“201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孙家栋】
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2009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孙家栋】
运载火箭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
原籍辽宁复县,生于辽宁盖县。
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科技顾问。
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8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
1951年被空军选派到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
学院学习飞机、设计维修及管理。
1958年毕业,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
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原创工作。
1960年孙家栋担任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
1967年参加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及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