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与杭州六年级第1-5课.

我与杭州六年级第1-5课.


跨湖桥文化发掘意义
跨湖桥遗址发现了栽培稻遗存、中国最早的独木 舟 和漆弓,这些足以证明长江下游及附近地区在中国乃 至世界史前文明史中的地位。但更重要的是,跨湖桥 遗址及“跨湖桥文化”打破了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 究中,以马家-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为纲领的直线 型认识框架,指出了历史发生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标 志着以杭嘉湖、宁绍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代替整个浙 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模糊认识阶段的结束,把浙 江文化向前推进了1000年。
1、内容要点
(1)我们先来猜一猜 吃、穿、住、行 (2)考古发掘的证明 吃:水稻、骨头——陶器 穿:骨针…… 住:干栏式房屋 行:独木舟 (3)没有解开的谜团 器具的用途、先民们的行踪
2、教学目标
(1)了解跨湖桥文化,知道跨湖桥遗址出土的
主 要文物及其意义,激发热爱祖国悠久历史的情感。
(2)了解跨湖桥先民的生活方式,增强热爱家
《临安春雨初霁》大意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今世态人情薄如绸纱,可是谁让我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 住在小客楼上,一夜里听到春雨的声音,明天一早,深幽的 小巷中便会有人卖杏花了。 短小的纸张,我斜着运笔无聊地写写草书,在小雨初睛的 窗边,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现的白色小泡沫,游戏般分辨茶的等 级。 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因为风尘仆仆而感叹,一到清明,我 就可以回到家中了。
乡 及祖先勤劳智慧的感情。 (3)通过推测想像、资料查阅、问题讨论等多 种形式,提科学探究能力。3、活动建议
(1)根据教材中的板块内容,采用 “问题-假 设-验证-结论”的探究方式。 (2)分吃、穿、住、行等研究主题,采用 “小 组探究-交流汇报”的合作学习方式。 (3)跨湖桥遗址(公园)博物馆将于2007年底 开 建,设计博物馆展厅。
一 8000年前的杭州人
学习基础 1、五年级《我与杭州》:《中华文明的曙光》 ——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 2、五年级《人· 自然· 社会》:《回到七千年前去 看看》——余姚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年); 《新 石器时代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良渚文化
跨湖桥文化(距今8000年)——浙江文化向前推 进1000年。
2、教学目标
(1)了解南宋皇城遗址的概貌,知道杭州是当时的 政治、文化的中心,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了解南宋官窑的辉煌历史和巨大影响,知道南 宋官窑历史、工艺和美学价值,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通过参观游览、动手制作等活动,提高综合实 践能力。
4、资料举要
陆游与杭州 (1)少小遭乱到杭州 浙江绍兴(越州山阴)人,出生在父亲赴京上任路上,第 二年父亲免职后渡过淮水,由运河到杭州,最后回到山阴。 (2)数次投考住杭州 十六岁与从兄静之、升之等赴临安(即杭州)应试没录 取,十九岁到杭州考中第二年的进士举,二十九岁到杭州赴两 浙转运司“ 锁厅试”的。三十岁又来杭州参加礼部试。 (3)获得举荐回杭州 三十五岁到杭州任敕令所删定、大理司直兼宗正簿等职。 (4)几度奉诏回杭州 四十四、四十七、五十三岁。
《我与杭州》六年级第1-5课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杭州市教研室 刘荣华
解读“使用说明”,正确把握课程理念
《我与杭州》的教学提倡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 为使杭州市中小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培养热爱自 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情,提高科学和人文 素养…… 充分利用杭州市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向本土,服务本土, 根据本地学生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 实践与创造…… 活动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 生活经验,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通过动手做、 参观、考察、调查、探究等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和解决问题 ……
2、教学目标
(1)了解陆游有关杭州的诗文,加深对西 湖山水和杭州风情的认识,丰富杭州历史文化 的积淀。 (2)读懂教材中的诗词,感受陆游强烈的爱 国情怀。 (3)搜集陆游的诗词,提高信息搜集、处理 的能力。
3、活动建议
(1)分爱国篇、山水篇、风情篇等主题, 分小组研究汇报。 (2)组织一次 “走近陆游”诗歌朗诵会。 (3)开展参观杭州孩儿巷陆游纪念馆等实 践活动。


南宋皇城遗址和南宋官窑
学习基础 1、五年级《我与杭州》:《孙权故里——龙门古 镇》(三国时期) 2、五年级《我与杭州》: 《钱缪和杭州》(五 代 十国) 春秋-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 代 十国-宋(北宋、南宋)-元-明-清
1、内容要点
(1)千年皇城寻踪迹 南宋皇城遗址:地址、地名、 (2)走进官窑博物馆 地址、艺术品、作用
4、资料举要
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 跨湖桥文化:杭州萧山(8000年) 河姆渡文化:余姚河姆渡镇(7000年) 马家浜文化:嘉兴南湖(6000-7000年) 崧泽文化:上海青浦区(6000年) 良渚文化:杭州良渚(4000年——5000年)
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研究,史前时代的人类以石器为主的工 具,而石器的使用是由粗糙到精細,因此分为旧石器 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距今大约250万年 到1万年(中国猿人文化、河套文化、山顶洞文化等) 新石器時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距今大约1万年到 5000年(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陆游与杭州
学习基础 1、四年级《我与杭州》:《白居易与杭 州》,五年级《我与杭州》:《苏东坡在杭 州》 2、五年级《人· 自然· 社会》:《万首诗 篇留青史》
陆游的生平、诗篇——陆游与杭州的关系
1、内容要点
(1)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爱国主义诗篇 (2)山水有幸伴诗人 有关西湖山水的诗词 (3)孩儿巷中留诗名 描写古代杭城风情的诗歌
解读“目录”,整体把握课程内容
(一)古代历史文化
一、二、三、四、五 (二)近代和当代历史文化 六、七、十一、十二、十三 (三)现代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八、九、十、十四、十五、十六
《杭州,我爱你——我的故乡》夏衍
《我与杭州》六年级第1-5课
一 二 三 四 五 8000年前的杭州人 陆游与杭州 南宋皇城遗址和南宋官窑 杭州的古代科学家 于谦和张苍水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