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财务造假分析毕业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逐渐增多,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财务造假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

财务造假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引起会计诚信危机,给国家和广大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一方面对相关部门也发起了挑战。

自2002年底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后,一直称为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沉陷于上市公司作假丑闻的漩涡之中。

美国财务造假好像一颗定时炸弹,引爆了广大投资者心理的不满,由此也引起了全球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选取国内12家上市公司为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主要通过虚增利润、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等手段,其造假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一步针对常用手段以及原因提出规避和治理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治理建议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analyse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form of financial fraud also presents diversity and financial fraud will lead to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credit crisis ,great harm to thestate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investors and losses ,on the onehand,also launched a challenge to relvevant departments ,since the end of 2002 the words largest energy trader eworn been called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the most mature of us capital markets the mealstrom of subsidance in the listed companys fraud scandal .Americas financial fraud like a time bomb,detonateded the investor psychology,which has caused global attention and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y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analyze the common ways of financial fraud oflisted companies to adop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management advice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 ____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目录1 绪论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几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违规现象频繁发生,且违规的形式和花样不断推陈出新,而这些违规行为大多数与财务造假有关,日益猖狂的上市财务造假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而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极大的挫伤了广大股民的积极性。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自身本来具有其隐蔽性和复杂性,使得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对其所出具的财务报告真假难以准确辨认,对进行提前预警、进行规避财务造假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以近10年以来13家上市公司为案例,总结其原因和手段,并提出几点治理建议和对策。

希望能够对遏制财务造假现象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并且对广大投资者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这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目前特殊制度背景,以近10年以来我国1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分析原因和手段,并提出对策。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还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相关概念,并且结合相关参考,了解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观点。

第三章以1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揭露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种种手段,解析动因。

第四章最后针对上述的造假手段和原因,提出治理建议和对策。

研究方法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根据研究目的,从中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

其中有运用因果分析法,本文通过财务造假的成因着手,基于成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2 文献综述相关概念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财务造假广义上讲,只要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做账,都叫作假。

但是,实际过程中,由于准则的规定,如果全部按照准则中去做,由于很多的发票回单都是非正规性的,税前是不许抵扣的,将给企业利润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采取首发是,控制成本,降低利润,本质也就是造假。

造假是违背真实性核算原则的行为,其行为的目标和结果均使真实性原则受到损害。

相关文献为了更好的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进行分析,需要结合国内主要学者的研究观点。

如下: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求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高红静认为虚假的财务报表,无论是采用什么先进的财务分析技术也是枉然,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可能正确,不可能提供出财务决策的依据[1]一方面,利益驱动是上市公司提供是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信息最直接的原因,经济利益驱动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筹措资金,杨忠红认为当今有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将可能多的拉拢投资者和融资作为自己的主业和主要的业绩增长点,严重影响了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2],二是为了偷逃税款,周青认为有些公司尤其是私营企业为了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会采取隐瞒销售收入、虚增销售成本多计提待摊费用等舞弊手段[3]。

王伟欣认为一些上市公司还会利用部分会计政策的疏漏,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如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不同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某些费用粉饰[4]。

3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财务造假样本分析表财务造假样本局调查结果显示,对该公司及其子公司进行应补缴增值税1618万元、罚款6万元的处罚,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至缴款当日止补缴滞纳金。

(6)亨达皮业。

2010年8月17日,青岛亨达股份即将接受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

(7)美的集团。

专项检查表明在高效节能空调的推广中存在严重的弄虚作假行为。

对其的法律责任有待追究以及进一步调查。

(8)夏新电子。

夏新电子尚未如实披露销售退回被查处,从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到勒令退市,从一个手机巨头沦落资产重组。

(9)云南绿大地。

绿大地造假行为被查处,绿大地董事长何学葵向云南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绿大地被暂停上市,财务总监、财务顾问等相关负责人分别处以2年到6年不等有期徒刑和罚金。

(10)新亚药业。

上海医药上海医药登陆H股后在两次大型的收购案中都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已经被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调查,因财务审计丑闻致使年审迟发,股价急跌并停牌至今。

(11)攀钢系。

攀钢系未按照规定确认成本和费用,其中最大的股东鞍钢面临损失百万的风险。

(12)万福生科。

万福生科在2011年和2012年下半年中虚构高额收入来操控股价。

2012年,针对万福生科的造假行为,中国证监会对其进行了立案调查,上市公司万福生科被中国证监会处以30万元的罚款。

(13)勤上光电。

勤上光电未能及时披露信息,2012年一季度业绩呈下滑趋势,证监会在立案侦查中。

财务造假手段分析虚增利润在财务造假行为中,虚构收入是最为严重的,主要表现为以下的三种方式:一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白条出库,作为销售入账。

提前确认收入包含四种情况:一是不适当使用完工百分比法;二是在存有重大不确认收入时确认其收入;三是仍然需要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提前开出销售发票,以使业绩完美化。

以下案例就是上市公司虚增收入和收益,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保持三年利润水平的连续增长才可以发行股票,这给万福生科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保持股票的顺利发行以及顺利进行融资,万福生科在拓股说明书中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将一个不成熟的上市公司伪造成一个突出的稻米深加工企业,从而达到顺利上市的目的。

还有上海医药为了使新亚药业实现亿的目标,于是参照证监会的要求,上药“悄悄”地以现金补足的方式将新亚的利润增加到了一亿元。

证监会在查处上药时,广泛搜集资料,最终在2011年的年报中发现了货币资金当天的大幅度减少,最后证实了上药通过注入现金虚增新亚的利润[6]。

除此之外还有“琼民源”也虚报高额收入,高达56600万元,该公司在尚未缺少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以及他人签订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非法合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未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总共虚假编造了56600万元的收入。

不按照规定确认成本费用推迟将费用费用转化为成本;将本期应该确认的收入推迟到后期;并且将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当期需要转销的损失推迟到后期等等。

针对“攀钢系”的财务造假事件,根据攀钢钒钛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可以猜测出一下几种可能性:一方面是管理费用,该公司在2010年的管理费用为亿元,下降了百分之二十,而期间所减少的管理费用均为该公司2010年税前利润的77%,针对攀钢钒钛管理费用大幅降低的现象,该公司的解释主要是内退人员预计负债减少以及公司压缩费用开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