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保险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自考保险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1、责任风险:是指由于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当事人在法律上负有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2、保险单(保单):是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订立保险合同的一种证明文件。

3、两全保险(生死合险和混合保险):是生存保险和死亡保险的混合险种。

在此险规定的保险期内,被保险人不论生存或死亡,保险人均需给付规定的保险金。

4、再保险手续费(再保险佣金、分保手续费、分保佣金):是分入公司根据再保险费的规定比列付出公司的劳务报酬,用以分担和补偿分公司为招揽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费用支出。

5、过失责任风险:是指团体或个人因疏忽、过失而产生的侵权行为,致使他人财产受损或人身受到伤害,而在法律上负有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6、人身保险合同的不可抗辩条款(不可争议条款):是指人身保险合同自订立起,超过法定时限(通常规定为两年)后,保险人将不得已投保人投保是违反如实告知义务,如误告、漏告、隐瞒某些事实为理由,主张合同无效会拒绝给付保险金。

7、联合终身死亡保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经济利益关系的人同时作为被保险人的终身寿险。

保了该险后,被保险人中只要有一人死亡,保险人就给付全部保险金。

8、比列再保险:是以保额为基础来确定自留额和分保额。

9、纯粹风险:是指造成损害可能性的风险,其导致的结果只有两种,即损失和无损失。

10、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估,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损失,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或行为。

11、保证保险:是被保险人(债务人、义务人)根据权利人(债权人)的要求向保险人申请担保自己信用的保险。

义务人通过向保险人交纳保费,获得向权利人保证履行义务的凭证。

12、生存保险:被保险人在保单规定的保期届满后,若还生存与人世,保险人给付保险金;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间内死亡,保险人不给付任何保险金,保单失效。

13、危险单位:在财产保险中,危险单位是指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

保险公司确定其能够承担的最高保险责任的计算基础。

14、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额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但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15、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列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新产品。

分红保险的最大特点除了具有传统保险的一般功能(生存领取、死亡和重疾给付等)外,还有红利收益。

16、优惠价策略:是费率策略的一种,是指保险公司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根据营销需要给投保人以折扣费率的策略。

17、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18、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9、保险权利义务关系:是指投保人为取得保险保障,有保险人协商约定的在保险合同保障期间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20、信用保险: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

21、信誉保险:就是将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22、投资连结保险(变额寿险);是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个投资账户拥有一定资产价值的人身保险产品。

23、风险事故(风险事件):是指使风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以致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24、总括式保单(统保式保单):是保险人对所承保的同一地点、同一所有人的各项财产部分类别,只定出一个总的保险金额的保险单。

当保险事故造成一项或多项财产损失时,只要在总的保险金额限度内,保险人都要承担赔偿责任。

25、保险市场细分:是指保险企业根据保险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投保行为的差异性,把保险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每一细分市场都是由具有同类需求倾向的保险消费者构成。

26、心里风险因素:是指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侥幸或存在依赖心里,致使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或损失的程度扩大的因素。

27、流动式保单(报告式保单):是指根据投保人的需要,经双方事先约定,对某些财产如进出口运输货物等,在规定期限和移动区域内,对一定量的货物实行总承保的保险单。

28、共同海损:是指载货船舶在运输途中遭受海难或其他意外事故危及船、货的共同安全,为挽救船舶及货物而采取合理措施,从而导致船、货的一部分财产的特殊牺牲和支付的特殊费用。

这部分损失由船舶、货物、运费等有关受益方根据船舶、货物等达目的港时的价值按比列分摊。

29、雇主责任险:是以雇主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承保被保险人的雇员在受雇过程中,因从事与职业有关工作时遭受意外、或患有与业务有关的职业病致使人身伤亡而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30、道德风险因素:是指由于个人的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或人身伤亡的原因或条件。

31、定值保险(约定价值保险):是指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事先对保险标的约定一个价值并载明于保险合同,按照约定价值确定保险金额,以此作为保险人收取保险费和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规定的事故损失时,计算赔款依据的一种保险。

32、责任保险:是一种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过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

33、保险营销:是普通营销原理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是指以保险为商品,以市场为中心,以满足被保险人的需要为目的,实现保险公司(企业)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34、物质风险因素(实质生产因素):是指能够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即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加损失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客观原因和条件。

35、转分保合同(转分合同):指再保险人接受业务后,将自己承担的再保险责任的出一部分或大部分又转让给其他保险人或再保险人。

36、代位求偿(代位追偿):是指当保险标的物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由第三者造成的损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履行了损失赔偿责任后,被保险人必须将其向第三者索赔的权利转让给保险人,并协助保险人向第三者追偿,保险人取代被保险人的地位和权利之前被保险人若从第三者哪里已经获得了赔款,赔款则属于保险人所有。

37、健康保险:是以人的身体为对象,保障被保险人因疾病不能从事工作,以及因病致残时,由保险公司提供一次给付或定期给付保险金的各种保险的总称。

38、保险利益(保险权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与具有法律承认、可以投保的经济利益。

39、近因原则:是指造成损失的直接、最有效的原因,并非指与损失的额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而是指这种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

40、再保险(再保或分保):是转移保险人承担的责任风险的行为或方式。

保险人承保业务后,根据风险的大小和自身的能力,将其承担风险责任的一部分转嫁给其他普通保险公司或专业保险公司,以便分散责任,保证其业务经营的稳定性,这种风险转移方式实际上是对原保险人承担危险的保险。

41、实体管理(批准主义):是指国家订有完善的保险监管规则,政府保险监管机关根据法律规定赋于权力,对保险市场尤其是对保险2.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3.负有交纳保险费义务。

9. 被保险人的概念及其应具备的条件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被保险人应具备的条件:1被保险人必须是保险合同保障的人2被保险人是保险事故发生时遭受损害的人3被保险人是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10.保险合同订立的程序?订立保险合同与订立其他合同一样,要经历要约和承诺两个法定程序。

要约,要称订约提议,是一方向另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

承诺,也称接受提议,是指受约人在收到要约后,对要约的对方内容表示同意并作出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11. 什么是保险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保险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之间由什么关系?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

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保险合同的生效是指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对合同主体产生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成立并非成效12、保险合同履行中,投保人和保险人各自应履行的义务是什么?·投保人履行的义务1.如实告知2.按时缴纳保险费 3.维护标的物的安全 4.风险增加告知 5.保险事故发生通知6.出险施救7.提供单证8.协助追偿·保险人履行的义务1.承担保险责任2.说明条款3.及时签发保单4.为投保人、被保险人保密13.哪些原因可以导致保险合同的终止?(一)因合同解除而终止约定解除,协商解除,法定解除,裁决解除(二)保险合同终止的其他原因1.届满而终止2.履行义务而终止 3.行使终止权而终止 4.标的全部灭失而终止 5.因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而终止14. 保险合同条款解释的方法及效力?主要有文义解释,意图解释,补充解释(二)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效力1.立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进行的解释2.司法解释: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于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3.行政解释: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以及主管部门对自己根据宪法和法律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所进行的解释4.学理解释:指一般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法律所进行的法理性的解释,但不具有法律效力。

15. 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1)投保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否则合同无效;(2)索赔时,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的赔偿以保险利益为限,被保险人不可获得超过保险利益以外的额外利益;16. 保险利益原则确立的意义?1.与赌博从本质上划清了界限;2.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3.限制保险补偿的程度;17. 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的种类及存在的时效?现有利益,期待利益,责任利益保险利益的时效性:财产保险中,订约时不一定需要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险利益存在,但损失发生时,要求有保险利益18. 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的消灭和转移(一)保险利益的消灭1、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标的消灭,保险利益即消灭;2、人身保险合同方面,被保险人因除外责任的原因死亡,则保险利益消失;(二)保险利益的转移1、财产保险★财产保险所保标的物的转移(1)让与(2)继承(3)破产★保单诉权的转让2.人身保险(1)继承(2)让与(3)破产19. 根据我国《保险法》31条的规定,投保人对哪些人员具有保险利益?(1)本人;(2)配偶、子女、父母;(3)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4)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20. 最大诚信原则包含哪些内容?(1)告知,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告知义务,当事人按照法律,实事求是,尽自己所知,毫无保留的告知对方应知道的情况(2)保证,是保险人和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中约定,投保人担保对某一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或担保某一事项的真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