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初中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

初中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学实录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语文组王桂荣学习目标: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

课型:专题复习课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

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生大笑)师: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情感(师板书课题)【导入方法二】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痴如醉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古代诗歌。

尤其是古代诗歌的情感光芒能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激发读者的灵感,感召读者的人生。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代诗歌,一起触摸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吧!二、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师:理解古诗词情感是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常考点,也是应试中的难点。

古诗词语言精炼典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这给理解古诗词情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找到解读情感的切入点,如同有了开启情感迷宫的钥匙,就能够登堂入室,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有了破译古诗情感密码,就能领略古诗词艺术殿堂的华美。

(一)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一读题目-----把握作者情感的流向。

师:题目,是流露作者情感的一双眼睛。

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

比如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这些字眼直接点明了诗歌的题材、思想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体察作者的思想情感。

(带领学生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师:《春夜喜雨》生:从“喜”字可以看出作者喜悦之情。

师:《潼关怀古》生:从“怀古”字可以看出作者怀古伤今之感。

师:《天净沙秋思》《渔家傲秋思》《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生:从“思”“寄”“忆”中流露出思念家乡之情。

师:大家能否从学过的赠别诗歌中筛选出这样的诗歌题目,用这种方法找题眼这种方法,触摸一下诗人的情感脉搏。

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送”,可以感知此诗抒发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劝勉祝愿之情。

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送”,可以感知此诗抒发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惆怅伤感之情。

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寄”,可以感知此诗抒发作者对友人的挂念关心之情。

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赠”,可以感知此诗抒发作者忆友怀旧、劝勉祝愿之情。

………师:从“送”“寄”“赠”“忆”等词中可以初步感知这些诗中,主要抒发依依不舍、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等感情。

但我们须注意注意区分词牌、曲牌与题目,情感与曲牌词牌无关。

(如《山坡羊•潼关怀古》)师:诗歌的题目往往能流露作者的情感,如果细读了这些诗歌的题目,把握住了这些不同类型诗的特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感情的流向。

但要进一步把握诗人感情。

还需要掌握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二----知作者。

(二)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二知作者----洞察作者情感的窗口1.探讨形象与情感的关系。

师:“文如其人”,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

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提醒大家注意:“知人论世”的前提是要了解三种诗人:1、教材中学过的诗人。

2、熟悉的诗人。

3、注释中提供了介绍或背景的诗人。

十几年的古诗词熏陶与学习,请同学们说说你熟悉的诗人形象,及他常在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并举一个实例。

生:李白在我心中是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他常抒发怀才不遇的失意,更多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乐观自信。

如《行路难》。

生:杜甫在我心中是一个心系天下苍生、忧国忧民的形象,他诗歌的主题思想就是忧国忧民。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生:陶渊明是一个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士形象,他们诗中常流露热爱自然闲适自在的情趣。

如《归园田居》《饮酒》生:陆游、辛弃疾是爱国诗人,他们诗歌中多抒写矢志报国、建功立业、慷慨愤世的情感。

如《十一日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生:李清照……生:苏轼……师:在中考时,诗人形象与情感也是考查热点,试看考题回放2.好题演练(看幻灯片,学生回答问题)问题1.填空。

《观沧海》以字统领全篇,先写景,然后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生:《观沧海》以“观”字统领全篇,先写实景,然后写虚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问题2.在《观沧海》的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生: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

师:从这两题中可以看出诗人情感与形象是协调一致,不然心里想的与外在形象不一,那就得了精神分裂症了。

请看一道将二者一起考查的,再感知一下。

问题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用典故,含蓄地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问题4.《行路难》中名句“,”表现出诗人的性格。

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答“积极”“豁达”“倔强”“乐观”等也可)师:通过刚才的习题操练,我们深感“文如其人”,的正是因为曹操是一个踌躇满志、抱负远大的政治家,他才会横槊赋诗,展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博大胸怀,彰显一统天下的决心。

正是因为苏轼乐观旷达,他才会在密州出猎时高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爱国强音。

我们掌握了情感密码二“知作者”,知人论世,洞察作者情感,才会如洞中观火,了然于胸。

在细读了诗题,了解了作者后,我们必须逐句阅读文本,“披文入情”去体味诗歌的情感。

下面我们一起寻觅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三----觅情语(三)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三:觅情语——观照作者情感的镜子1.好题演练。

“诗言志”,诗歌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是诗人常用的一种抒情方式。

它的特点是诗人直接坦露心迹、表白情感。

这种直接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就是情语。

找到“情语”密码,可以直接打开作者的心扉。

掌握密码三“觅情语”,应是做中考诗歌鉴赏题的必杀技。

下面看好题回放(看幻灯片习题,学生回答)(1)《钱塘湖春行》全诗以“行”为线索,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生:“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师:这个题型是直接让我们找“情语”,请看下一题。

(2)《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生:直接抒情的是“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

(3)对《过零丁洋》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生: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 充分体现了他舍生取义2.探索规律。

师:通过以上例句,我们明白诗中的情语,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直观映照出作者的情感。

大家仔细想想,古诗中的“情语”有什麽出没规律?生:在结尾处出现,卒章显志。

师:请大家从学过诗歌中,举一反三,再寻觅一些这样的“情语”,并说说它彰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我寄愁心与明月。

情语“愁”直接流露对友人遭贬谪的忧虑和关心。

生:绝胜烟柳满皇都。

情语“绝胜”洋溢着作者对早春景色极度的喜爱之情。

生:提携玉龙为君死。

情语“为君死”抒发了作者对早春景色极度的喜爱之情的爱国情感。

…………师:觅情语,纵然是观照作者情感的一面镜子,但是,我国古代诗歌抒情“贵在含蓄”,所以要破译有些抒情含蓄隐秘的古诗情感密码,还需要另辟蹊径,现在请大家一起探寻密码之四----悟意象(四)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四:悟意象——抒发作者情感的载体1.探究月与酒的意象。

师:古人作诗,除了直抒胸臆外,还常常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

诗人常把感情汇聚在某一物象上,这一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而形成意象。

出示幻灯片:意象师:春花秋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冷雨寒窗,晨钟暮鼓等等,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水”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下面我们通过两道题探讨常见意象的含义,女生做第一题,探讨月之意象。

男生做第二题,探讨酒之意象。

(幻灯片出示)请先将空缺处补充完整,你能悟出这些意象的含义吗?(1)“月”曾勾起许多古代诗人的创作情思,写下很多名篇佳作。

请写出含有“月”字的古诗句,再探究“月”这个意象的含义。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看到圆月,想到人的团圆,现实无法团圆,所以产生思念远方亲人之情。

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作者由月残想到人缺,由亲人分离,而倍感孤单寂寞、内心凄凉。

女生代表:我来总结一下月的意象,它象征着人生的圆满或缺憾,寄托着思乡怀远、孤单寂寞之情。

(2)文学史上,“酒”与“诗”一路同行。

请你写出几个含有“酒”字的完整的古诗词句(课内外均可)再说说“酒”中寄托的情感。

生:“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我们有“美酒助兴、无酒不成席、今朝有酒今朝醉”之说,所以酒往往寄托作者欢悦得意之情。

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因有庆功酒之说,所以酒寄托作者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智取威虎山》)师:孤胆英雄杨子荣的唱词也用上了,好!生: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国自古就有“饯别”的习俗,借酒味绵长表情深谊厚,寄托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东篱把酒黄昏后。

中国酒文化里,酒是要分享的,独自一人饮酒,是喝闷酒,往往寄托诗人失意愁苦之情。

男生代表:我总结一下酒的意象,它往往表现诗人欢悦得意、建功立业、失意愁苦、留恋思念之情。

师:我们的须眉不逊巾帼,把酒之意象阐释的意蕴悠长。

同学们,在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数量繁多。

下面我们分组比赛,看哪组总结的意象多。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2.分组总结常见意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