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幼儿的身心发展蕴藏着极大的可塑性,有着极强的创造潜能,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质量。
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急需一批优良的建设人才。
创新要靠人才,而人才来源于良好的教育。
国家振兴,教育先行,培养并提高民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幼儿时期培养起来的心理、性格、能力会影响人的一生,抓住幼儿这个关键时期,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
1.幼儿时期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
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培养创造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幼儿时期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从生理上看,幼儿时期的大脑,不断接受着外界各种新鲜的刺激,这些刺激的次数和深刻程度决定着幼儿大脑的发展方向。
若在这一时期给予幼儿一些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刺激,将会促进幼儿大脑获得良好的发展。
从心理上来看,幼儿具有成人望尘莫及的好奇心,他们具有的独特的想象力和比成人更大胆、更开放性、更自由、更发散的思维,而丰
富多彩的创造就来源于自由开放、有发散性的思维。
幼儿时期的这种冒险、自信与好奇,萌动着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若得到发掘和培养,就会化作强烈的求知欲、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
因此,注重这一时期创新能力的培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掘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潮流之一,其也应该成为学前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探求的渴望,善于主动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特点,为了激发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在平时的教育中应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生活,可以组织观看各种展览,注意发掘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四季变换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季节的差别,了解大自然的奥妙,多一些交流,少一些说教,课间活动时组织多彩的活动吸引幼儿,让其主动参与,或者组织他们进行一些辩论活动,多给幼儿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这都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开发。
3.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展创新活动
环境是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每个人都生活在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学习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前提,环境塑造孩子。
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变的活动材料,能够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插上翅膀。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
过程中,可以开设游戏区、讲述区、娃娃家、手工区、音乐区等活动区域。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供给幼儿足够的材料、一定的时间、必要的场所及活动材料,同时给幼儿一些选择的自由,不要包办限制得太多。
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创造,进行各种创新活动。
此外,可以通过师幼互动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注重儿童主体地位的发挥。
4.开展良性竞争,培养幼儿创新品质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和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敢于与众不同,大胆想象,独辟蹊径。
对孩子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体现了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新视野。
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机会,将良性竞争引入幼儿管理,才能让幼儿在竞争中一展所长,在竞争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发展,不断进取。
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要以倡导良性竞争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教师要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动脑设计新鲜的内容,通过竞赛性的活动来启发幼儿,同时让孩子理解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环节。
幼教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发掘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展创新活动,开展良性竞争,培养幼儿创新品质,将幼儿思维尽可能向创新思维
转化,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齐静.论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重要性[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5(1).165-166.
[2]王晓君.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8.
[3]张亚玲.创设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j].幼儿教学研究.2010.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