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知识点复习第2章Java基础知识1.标识符定义。
标识符是为Java程序中定义的变量、方法和类等所起的名字。
2.关键字。
Java将一些单词赋予特定的涵义,用于专门用途,不允许在当作普通的标志符来使用,这些单词被称为关键字3.三种注释。
单行注释(//),多行注释(/*````````*/),文档注释(/**```````*/)4.变量及其分类。
变量是利用声明的方式,将内存中的某个快保存下来供程序使用。
变量的类型:整型(int)、长整型(long)、短整型(short)、浮点型(float)、双精度浮点型(double)字符型(char)、字符串行(String)5.常量的定义。
6.Java的数据类型分类。
基本数据,数组,类,接口7.变量的类型转换(赋值相容)。
8.Java程序控制语句分为三类:选择、循环和顺序。
9.if语句和switch语句比较。
if语句和switch语句可以从使用的效率上来进行区别,也可以从实用性角度来区分。
如果从使用的效率上进行区分,在对同一个变量的不同值作条件判断时,可以用switch语句与if语句,使用switch语句的效率相对更高一些,尤其是判断的分支越多越明显。
如果从语句的实用性的角度去区分,那switch语句肯定不如if条件语句。
if条件语句是应用最广泛和最实用的语句。
10.while、do-while、for语句(包括for-each)的比较。
(1)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只在while后面指定循环条件,但是需要在循环体中包括使循环趋于结束的语句,而for语句则可以在迭代语句中包含使循环趋于结束的语句。
(2)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时,对循环变量的初始化操作应该放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之前,而for语句则可以在初始化语句中完成。
(3)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的功能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do…while语句先执行后判断,无论表达式的值是否为true,都将执行一次循环;而while语句则是首先判断表达式的值是否为true,如果为true则执行循环语句;否则将不执行循环语句。
(4)for循环语句一般用在对于循环次数已知的情况下,而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则一般用在对于循环次数不确定的情况下。
11.break语句的3种作用。
从当前循环中挑出来,结束本曾循环,对其外层循环没有影响。
12.continue语句的作用。
结束本次循环,进行当前所在层的下一次循环。
第3章Java面向对象特性1.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消息、多态概念的理解。
对象是属性通过变量描述,也就是类的成员变量;对象的行为通过方法来实现,也就是类的成员方法类由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两部分组成封装:是指将对象的数据与操作数据的方法相结合,通过方法将对象的数据与实现细节保护起来,只保留一些对外接口,一边与外部发生联系。
继承:通过必要的说明能够实现某个类无需重新定义就拥有另一个类的某些属性和方法,并把这种关系称为继承,先定义的类称为父类,后定义的类称为子类,并且允许多层的继承关系。
多态:是指在一个Java程序中相同名字的成员变量和方法可以表示不同的实现。
2.类包括两个部分:类声明和类体。
3.类的修饰符、成员变量的修饰符、成员方法的修饰符分别有哪些?类的修饰符:public,abstract,final成员变量的修饰符:public ,protected ,private成员方法的修饰符:public ,protected ,private4.变量与方法的调用格式分别是什么?5.类变量、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及其在应用上的区别。
当一个变量的声明出现在类体中,并且不属于任何一个方法时,该变量称为类的成员变量。
在方法体重生命的变量以及方法的参数则称为方法的局部变量。
6.创建一个对象的3个步骤是什么?声明该对象,对象的实例化,执行语句中的赋值操作7.构造方法的作用是什么?用来进行对象的初始化。
8.多态可分为重载与覆盖(重写)两种形式。
什么是重载?什么是覆盖?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方法的重写Overriding和重载Overloading是Java多态性的不同表现。
重写Overriding是父类与子类之间多态性的一种表现,重载Overloading是一个类中多态性的一种表现。
如果在子类中定义某方法与其父类有相同的名称和参数,我们说该方法被重写(Overriding)。
子类的对象使用这个方法时,将调用子类中的定义,对它而言,父类中的定义如同被“屏蔽”了。
如果在一个类中定义了多个同名的方法,它们或有不同的参数个数或有不同的参数类型,则称为方法的重载(Overloading)。
Overloaded的方法是可以改变返回值的类型。
9.封装与数据隐藏的理解。
封装,也称为数据隐藏。
是指将对象的数据与操作数据的方法相结合,通过方法将对象的数据与实现细节保护起来,只保留一些对外接口,一边与外部发生联系。
10.理解与掌握成员变量及方法的访问权限。
11.this、super、null。
12.子类是如何把父类的状态和行为转变为自身的状态和行为的?13.super的使用可分为哪3种情况?试结合程序说明。
14.上转型对象的特点有哪些?试结合程序说明。
15.什么是编译时多态?什么是运行时多态?编译时多态:至编译器在变一阶段根据是惨的不同,静态的判定具体调用的方法。
运行时多态:指Java运行时系统能够根据对象状态的不同,调用其相应的成员方法,即动态绑定。
16.方法重写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子类中重写的方法必须了弗雷中被重写的方法具有相同的方法名称、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类型;子类中重写的方法的访问权限不能缩小;子类中方法的重写不能抛出新的异常。
17.掌握一维数组与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第4章Java面向对象高级特性1.final、static修饰符的使用。
2.抽象类和接口这两者的异同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如何定义的?抽象类使用abstract class来定义,而接口用interface来定义;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前必须用absract来修饰,而且访问限制修饰符可以是public,protected和默认的这三中的任意一种,而接口中的方法其默认属性为abstract和public.;抽象类中的成员变量定义与非抽象类中的成员变量定义相同,而接口中成员变量其默认属性为public,static,final;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但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3.接口的使用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接口中定义的变量为常量,所以不能为常量重新赋值;接口本身是抽象的,所以接口不能用final修饰;接口中所有的方法都是抽象的,抽象方法不能用static修饰;4.理解内部类和匿名类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其使用。
一个类被嵌套定义与另一个类中,称为内部类5.枚举类的定义与使用。
<访问限制修饰符>enum<枚举类型名称>{枚举选项列表}第5章Java异常处理1、异常的概念。
异常是Java程序在执行期间发生的错误,是一类特殊的执行错误对象,对应着Java特定的执行错误处理机制2、异常的捕捉与处理。
try-catch-finally。
3、直接抛出异常与间接抛出异常。
4、如何创建自定义异常?试结合程序说明。
第6章Java执行环境类重点掌握正则表达式的使用。
第7章Java泛型编程1.泛型的概念。
2.如何定义泛型类、接口,如何从泛型类派生子类。
3.泛型通配符与泛型方法的使用。
第8章Java集合类1.理解Iterator、Set、List、Map接口概念。
2.掌握常用集合类的使用。
注意其中泛型的使用。
第9章Java输入/输出1、流的概念、流的划分、输入流与输出流的区分。
2、File类的构造、及创建文件夹和文件的应用。
3、掌握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InputStreamReader/OutputStreamWriter、BufferedInputStream/BufferedOutputStream、DataInputStream/DataOutputStream、FileReader/FileWriter和BufferedReader/BufferedWriter、RandomAccessFile类的使用。
第10章Java多线程1、掌握创建线程的两种方法。
Thread和Runnable2、掌握实现同步的两种方法:同步方法与同步代码块。
3、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Java实现理解通过线程间的通信进行线程同步。
第12章用Swing开发Java Application1、掌握常用组件的使用:JFrame、JButton、JLabel、JTextField、JTextArea、JScrollPane和菜单的使用。
2、掌握布局管理器BorderLayout、FlowLayout和GridLayout的使用3、理解事件处理模型,掌握事件处理程序的编写方法(特别是ActionEvent、MouseEvent和KeyEvent事件处理程序的编写)。
第13章JDBC4、掌握通过JDBC访问数据库的几个步骤的程序实现。
5、掌握Statement、PreparedStatement和ResultSet类的对象的创建及使用(应达到程序实现的要求程度)。
第14章网络通信1、理解并掌握URL、InetAddress类的作用及使用。
2、理解Socket相关概念。
掌握Socket通信程序及UDP通信程序的编写方法。
第二部分题型一、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本大题后面的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30分)二、程序分析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程序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四、编程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注:考试内容的取材主要参照教材内容:第2-10章以教材内容为主,第1、11、13章不考,第12、14、15章参照教材与上课课件内容,包括例题、认证习题、课后习题。
考题可能原封不动地摘取教材或上课课件内容(占试卷总分的60-70%),也可能将所摘内容稍加变化。
对于“第一部分知识点复习”中要求掌握的内容,一定要多加用心复习,特别是涉及到要求编程实现的内容。
力求理解掌握、避免死记硬背、强调动手能力是本课程考试出题的原则。
第三部分自我测试题1、P99习题1、2。
2、P152习题1、2、3。
3、P171习题1、2。
4、P202-203习题2、5。
5、P228-229习题1、2。
6、P257-258习题1、2、3。
7、P292-293习题1、2、5。
8、P316习题1、3。
9、P433习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