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极坐标系教案

极坐标系教案

《极坐标系》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极坐标,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
2.体会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间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引进极坐标的必要性;
2.运用类比方法,经历极坐标的建立过程;
3.通过学生动手描点,得出极坐标的多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培养探究,研讨,综合自学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进行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难点:理解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的基本思想;点与极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最常用的一种坐标系,但不是唯一的一种坐标系。

有时用别的坐
标系比较方便。

还有什么坐标系呢?我们先看下面的问题:
(投影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引进极坐标的必要性。


2.在以上问题中,位置是用什么方法确定的?
3.在生活中人们经常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一点的位置:如台风预报、地震预报、测量、
航空、航海等。

这种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上一点的位置的思想,就是极坐标的基本思想。

二、探究新知
问题:类比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怎样建立极坐标系?
(学生思考,抽生回答,并补充,最后教师总结。


1.极坐标系的概念
(1)概念: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
自极点O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
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用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2)点的极坐标的规定:
如图: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角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实数对( ,ρθ)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为(,)M ρθ; 一般地,不做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0,ρθ≥∈R 。

(3)极坐标系下点与它的极坐标的对应情况:
问题:在同一极坐标系中描点
这些点有什么关系?你能从中体会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在刻画点的位置时的区别吗? 从以下方面探究:
① 平面上一点的极坐标是否唯一? ② 若不惟一,那有多少种表示方法? ③ 坐标不惟一是由谁引起的?
④同一点不同的极坐标是否可以写出统一表达式? 结论:
1)给定(ρ,θ),在极坐标平面内确定惟一的一点M ;
2)给定平面上一点M ,但却有无数个极坐标与之对应;原因在于:极角有无数个; 3)一般地,极坐标(ρ,θ)与(ρ,θ+2k π) 表示同一个点; 4)特别地,极点O 的坐标为(0,θ)(θ∈R); 5)如果限定ρ>0,0≤θ<2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和极坐标就可以一一对应了。

2.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问题:平面内的一个点既可以用直角坐标表示,也可以用极坐标表示,那么,这两种
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1)互化的前提:
①极点与直角坐标的原点重合;
②极轴与X 轴的正方向重合;
③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2)互化公式:
设M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x,y),极坐标是(ρ,θ)。

则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为:

⎭⎫
⎝⎛⎪⎭⎫ ⎝⎛+⎪⎭⎫ ⎝⎛+⎪⎭⎫ ⎝⎛πππππππ2-6446426464,,,,,,,
X
⎩⎨
⎧==θ
ρθρsin cos y x , ⎪⎩⎪

⎧≠=+=0,tan 222x x y y x θρ。

三、运用新知(投影)
学生自学课本例题,教师解决有关问题。

四、巩固练习(投影)
1.写出图中各点的极坐标;
2.在极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 ⎝

⎪⎭⎫ ⎝⎛⎪⎭⎫ ⎝⎛⎪⎭⎫

⎛356653345,
23)2,6(0,3πππππ,,,,,,,,F E D C B A
3.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 (1)已知点的极坐标,求它的直角坐标。

(2)已知点的直角坐标,求它的极坐标。

五、课堂小结
1.极坐标系的概念(三个方面理解);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前提及公式。

六、布置作业
1.课本P12页 4,5题;
2.预习下一节内容。

七、板书设计

⎭⎫ ⎝⎛⎪⎭⎫ ⎝⎛32243ππ,,,B A ()()
⎪⎪⎭
⎫ ⎝

-
--35032233,,,,,E D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