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论文植物造景论文: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予以调整、舒缓。
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局部小气候、环保抗灾的生态作用。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一)概念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园林植物造景体现了技术人员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巧妙的技艺,他们采用栽培管理、整形修剪、搭架造型等艺术技巧创造出了一幅幅美妙的艺术图景。
这其中包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精华,将园艺学、美学、建筑学等艺术融于一体,使不同审美要求的人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崇尚自然的追求。
(二)意义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而且与城市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密不可分。
吸收中外造园艺术的精华和生态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重要性随着现代化工业、商业贸易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创造已成为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城市环境中,要创造生命之绿,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唯一的途径。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缺的材料,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
植物造景在其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沉淀着人类社会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无数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先辈们创造出优美的造型艺术,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造型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
不同的造型和色彩给我们创造了无限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上的享受,研究它们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们为人类社会服务。
二、园林植物造景原则(一)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在尊重植物生态习性的基础上,为缓解环境恶化的现状,结合生态学原理而产生的。
由于温度、水分、光照、土壤以及空气等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同的自然环境生长着不同的植物。
正所谓“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能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耳!”即只有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营造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化选择植物种类、精心配置,从而大大提高绿化成活率,形成高质量的绿化景观,并且节约成本,是对生态学原则的进一步阐述和应用。
(二)美学原则1、多样统一的原则统一是指园林中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色彩、线条、风格等,要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
根据园林主题来确定一致性的程度。
十分相似的园林组成部分会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
相似程度小的园林组成部分让人感到轻松活泼。
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协调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的统一。
在园林中协调的对象有体形、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光暗等。
景物的相互协调必须相互有关联,并且具有共同的因素,甚至相同的属性。
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这是指在园林的整体或局部空间里,通过和谐的布置达到感觉上的对称,使人舒适愉快。
植物自然存在着两种对称,一是两侧对称,如植物的对生叶,二是辐射对称,如菊花头状花序上的轮生舌状花,可以按照这两种对称进行植物配置。
4、均衡的原则这是植物配置时的一种布局方法。
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及建筑等组成的,它们表现出了不同的重量感,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则为稳定。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
5、韵律和节奏的原则植物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
如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一种乔木和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称为“交替韵律”。
随着植物种类增多或更多交替排列,韵律感会逐渐丰富。
人工修剪的绿篱可以剪成水平状、方形起伏的成垛状或弧形起伏的波浪状,从而形成一种“形状韵律”。
三、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一)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园林植物造景时要主次分明,讲求疏密有度,师法自然,避免人工之态。
“先面后点,先主后宾,远近结合”。
从整体考虑,大局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做到“大处添景,小处添趣”;同时植物配置时,还要考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协调,要与原有树木有机组合好,与相邻窄间或远处的树木、背景及其它景物彼此相互呼应,取得艺术构图上的完整性。
(二)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依据植物季相演替的时序景观,是园林植物配置的一种手法。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意盎然,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景观,使人们感悟大自然的生命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园林树种的季相变化,在增强景观效应的审美情趣中具有突出视觉功能的作用。
(三)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问可分为开放性,半开放性空间,冠下空间,封闭性空间,竖向空间等几种形式。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
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四)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人们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
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来形成,如乔木、灌木、花草等不同的植物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植物造景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表现形式如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等,创造出适时、适地、有韵律的植物景观,是满足观赏者的视觉审美要求所需求的。
参考文献[1]彭卫强.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J].中国西部科技.2009,1.[2]刘洪铭. 浅谈植物造景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杂志.2008,29.[3]陈名雄.探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J].城市建设.2009,38.[4]侯庆云.浅谈植物造景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J] 北方园艺.2002,29.[5]傅立群.园林植物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6]王锋,曲璐.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09,2.浅谈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与发展的意义园林植树造景,即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灵感,来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间。
中国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有独特的风格,有高度的艺术造诣,博大精深,特别是江南私家素。
江南园林志》写道:园之布局虽变幻无穷,而其最简单需要,实全含“園”字之内。
今将“園”字解之:“囗”者围墙也。
“土”者形似平面,可代表亭榭。
“口”字居中为池。
“衣”在前似石似树。
“由此可见,植物为园林造景一重要元素。
“古人云:”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
”植物对于造园是不可缺少。
英国风景园林学家B.claustor认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的内容都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景的一条基本原则。
”现代植物造讲求群落景观。
“师法自然”植物造景利用乔、灌、草形成树丛,树群时更注意深浅坚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疏落有至,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辟开朗,从无形之虚造有形之实,体现自然环境美。
配置艺术手法可试论如下:一、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
由于每种植物都具有它的个性,有不同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如落叶、常绿之分,慢生、速生之分。
喜阳、耐阴之分,喜酸性与耐碱之分,耐水湿喜干旱等等一系列。
水池易种湿生植物落羽衫、垂柳、池衫、枫杨等,二、充分运用植物的观赏寓意来表现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运用植物材料来创造园林意境。
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红豆的相思,垂柳的惜别,松柏的苍劲,竹之虚以有节,梅之独敖霜雪,兰之幽忧清香,莲荷的吉祥如意等等采寓。
选择不同的树种,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感受不同的寓意,从观赏植物的形态美到植物的意境美。
三、充分表现植物景观的色相。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颜色,如针叶林呈蓝绿色,常绿阔叶林呈深绿掌握不同的种群的色相,合理配置交换的林相。
四、充分表现植物景观的季相。
在我国在较长的植物生长期内,用较多的品种,满足对色彩的需求显示出相变化,按照植物的季相演替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使在不同的季节,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群落形象。
春夏时节鲜花锦簇,二月兰、山桃、迎春、连翘等。
早春竞争花开,月季、桃花、梨花、樱花等相继绽放。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干虬劲四时演园观。
五、配置方式的多样化。
植物配置方式总体来说可分为自然式种植,规则式种植与混合式种植。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是营造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它把植物景观创造和中国人的自然观、社会文化观有机联合起来,形成奇特的理念和理法;并以其自然清幽、情景融合的景观作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光辉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从中国古代文人雅客崇尚园林隐居的侧面,对不同时代的传统园林的营造技艺伎俩,做了必定程度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遣景;技艺特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高深的园林系统,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