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案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案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案
授课人:龚韦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①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②学会分析分子的立体构型
③理解分子的杂化轨道概念的基本思想及三种主要杂化方式
2、能力培养:①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学习,提升学生化学理论素养。

②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并提高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纲要求:
1、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2、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三、重点难点
分子的立体构型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探究式教学法、模型构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 五、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学案 六、教学过程
【情景再现】CH 4分子形成
【考点解读】
考点一. 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在外界条件影响下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
2、杂化轨道:原子轨道组合杂化后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3、杂化轨道类型
C
H
H H
H
109°28′
C 的基态
2p 激发态
2p
杂化3sp
杂化
类型
杂化轨
道数目
杂化轨
道间夹角
空间构型实例sp 2 180°直线形BeCl2
sp2 3 120°平面三角形BF3
sp3 4 109°28′正四面体形CH4
例题:蛋白质由多肽链组成,其基本单元如下图
(1)指出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及数目?
(2)在图中用小红点标出孤对电子。

(3)在此基本单元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为,采取SP2杂化的原子为;
【总结】
要判断杂化类型必须要知道原子价层电子对的情况,即σ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思考】如何判断σ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经验公式(对于ABm型分子)
σ电子对:与中心原子成键的原子个数——m
孤电子对数= (a-bm)÷2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m)÷2
【练习】
1、《高考365》P84 考点例析1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3杂化的是()
A NH3
B CH4
C CO2
D H2O
2、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几何构型不为四面体的是()
A、NH4+
B、SO2
C、SO42-
D、OF2
价层
电子
对数
杂化类

σ电子
对数
孤电
子对

价层电子对空
间构型
分子空间构型实例
2 SP 2 0 直线形直线形CO2
3 SP2
3 0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BF3
2 1 V形SnBr2
4
SP3
4 0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CH4
3 1 三角锥形NH3
2 2 V形H2O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

规律总结
(1)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2)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都用于成键(无孤对电子),其构型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n 预测;
n=2,为直线形,n=3,为平面三角形,n=4,为正四面体形。

【练习】
3、SP3杂化形成的AB4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A、平面四方形
B、四面体
C、四面锥形
D、平面三角形
4、下列微粒中,分子构型为四面体的是()
A、NH4+
B、SO2
C、SO42-
D、OF2
5、短周期元素A、B、C、D四种元素。

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2,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中p能级与s 能级电子总数相等,D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的p能级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

(1)C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若A为非金属元素,则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A与C形成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属于键(σ键或π键)
(2)当n=2时,B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BC2属于分子,当n=3时,B与C形成晶体属于晶体。

(3)若A元素的元素原子最外层排布为2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2,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总结】
信息
杂化轨道理论
分子的立体结构
价层电子互斥模型
性质
【作业】活页课时训练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