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

第二章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

2-4
2-6
举例
2-1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一、汽车覆盖件的质量要求
二、汽车覆盖件结构特点
三、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2-1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一、汽车覆盖件的质量要求
1.
2.
3.
尺寸精度。汽车覆盖件必须有很高的尺寸精度( 包括轮廓尺寸、孔位尺寸、局部形状的各种尺寸 等),以保证焊装或组装时的准确性、互换性, 便于实现车身焊装的自动化和无人化,也保证车 身外观形状的一致性和美观性。 形状精度。特别是对外覆盖件,要求具有很高的 形状精度,必须与主模型相符合。否则将偏离车 身总体设计,不能体现车身的造型风格。 表面质量。外覆盖件(尤其是轿车)表面不允许 有波纹、皱纹、凹痕、擦伤、压痕等缺陷,棱线 应清晰、平直,曲线应圆滑、过渡均匀。
三、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1、成形工序多→拉深为关键工序
n
覆盖件冲压成形一般经过落料、拉延、整形、 修边、翻边等工序完成,其中拉延工序最为关 键,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整型、修边、翻边和冲 孔等工序的内容和顺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也 要受其它工序的制约。
2-1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三、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2、拉深是复合成形 →常采用一次拉深
n
覆盖件模具型面数学模型属于工艺模型,它从 覆盖件产品模型演变而来,还要向有限元模型、 数控加工模型转化。
2-2 工艺设计内容
(1)根据生产纲领确定工艺方案
(2)根据覆盖件结构形状,分析成型可能性和确定工序数及模具
品种(DL图、拉延件设计) (3)根据装配要求确定覆盖件的验收标准。 (4)根据工厂条件决定模具使用的压床。 (5)根据制造要求确定协调方法。 (6)提出模具设计技术条件,其中包括结构要求、材料要求等。
2-1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三、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6、高强度、高质量、抗腐蚀的钢板

为保证覆盖件在拉深时能经受最大限度的塑性变形 而不致于产生破裂,对原材料的机械性能、金相组 织、化学成分、表面粗糙度和厚度精度都提出很高 很严的要求。
2-1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三、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7 . 数字模型为依据
三、工艺流程图

第一道序:拉延

第二道序:修边

第三道序:翻边
2-3 工艺方案制定
3. 大批量生产的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
当月产量大于10000件(卡车)或30000件(轿 车),且小于100000件时,属于大批量生产。生产 处理长期稳定状态,形状改变可能性小,工艺难易 程度困难,工艺方案要为流水线提供保证,每道工 序都要使用冲模,拉延、修边冲孔和翻边模同时安 装在一条冲压线上,工序间的流转,50年代基本是 人工送料和取件,工业化国家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60年代以后开始进入全自动化时期。多工位压床 的出现,更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件质量。
雨刷机加强板
材料:08AL,厚度:0.9mm。
Φ35
2-Φ6
7-SR5ຫໍສະໝຸດ 4-Φ9圆角整形综合分析,该零件能满足成形要求。
零件:雨刷机加强板 材料:08Al 厚度:0.9mm 产量:中等批量
。1 制定原则:
产品高质量、生产高效率、材料低耗能
。2 备选方案:
方案一:拉深——修边、冲孔。 方案二:落料、拉深——修边、冲孔、整形。 方案三:落料——拉深——修边——冲孔——整形。 方案四:落料——拉深——修边、冲孔——整形。
2-1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三、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3、拉深时变形不均匀 →工艺补充、拉 深筋
简单零件的形状对称,深度均匀,而且通常压边面 积比其余部分面积大,只要压边力调节合适,便能 防止起皱。而大型覆盖零件形状复杂,深度不匀, 又不对称,压边面积比其余部分小,因而需要采用 拉深筋来加大进料阻力;或是利用拉深筋的合理布 排,改善毛坯在压边圈下的流动条件,使各区段金 属流动趋于均匀,才能有效地防止起皱。
2-1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三、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1、成形工序多→拉深为关键工序 2、拉深是复合成形 →常采用一次拉深 3、拉深时变形不均匀 →工艺补充、拉深筋
4、拉深深度浅→拉深槛 5、大而稳定的压边力 →双动压床 6、高强度、高质量、抗腐蚀的钢板 7. 数字模型为依据
2-1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2-3 工艺方案 制定
2. 中批量生产的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 当月产量大于1000件,且小于10000件 (卡车)或30000件(轿车)是被视为是中 批量生产。其生产特点是比较稳定地长期生 产,生产中形状改变时有发生。模具选择除 要求拉延模采用冲模外,其他工序如果影响 质量和劳动量大也要相应选用冲模,模具寿 命要求在5万件到30万件。模具选择系统为1 :2.5,亦即一个覆盖件平均选择2.5套冲模 。
2-1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二、汽车覆盖件结构特点
1)总体尺寸大。如驾驶室顶盖的毛坯尺寸可达 2800mm X 2500mm; 2)相对厚度小。板料的厚度一般为0.8mm-1.2mm,相 对厚度(板厚与毛坯最大长度之比)最小值可达 0.0003; 3)形状复杂。不能用简单的几何方程式来描述其空间曲 面; 4)轮廓内部带有局部形状。而这些内部形状的成形往 往对整个冲压件的成形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 性的影响。
2-3 工艺方案制定
1. 小批量生产的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 小批量生产是指月产量小于1000件,此 时的生产稳定性极差,限期生产形状改变可 能性大,模具选择只要求拉延和成型工序使 用冲模,模具寿命在5万件。其他工序,如 落料、修边可在通用设备上剪裁,翻边使用 简易胎具,冲孔用通用冲孔模或钻床手工钻 孔。如果过多地选用冲模,虽然对保证质量 有益,但对提高生产效益并无意义,且会使 成本骤增。
1-6 汽车覆盖件模具开发流程
2-4汽车覆盖件模具开发流程
2-4汽车覆盖件模具开发流程
2-5 成型可能性分析
覆盖件成形的可能性分析是一项艰苦细致
的工作。由于覆盖形状十分复杂,其成型 可能性计算没有固定的方法。
2-5 成型可能性分析
简单零件(形状对称、深度均匀)可用拉
深系数研究拉深次数和工序尺寸,汽车覆 盖件大多由复杂的空间曲面组成,成形时 坯料各部分的变形状态差别很大,而且甚 为复杂,各处应力也很不均匀,因此,不 能用拉深系数来判断和计算它的拉深次数 和拉深的可能性。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 制造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工系
第二章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
n 本章导读 n 本章重点 n 理论学习
本章导读
由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复杂性,使得其生
产制造工艺更加复杂、特殊。
本章重点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2-2 工艺设计内容 2-3 工艺方案 制定
2-1
汽车覆盖件模具开发流程 2-5 成型可能性分析
2-1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一、汽车覆盖件的质量要求
4.
5.
刚性好。覆盖件在成形过程中,材料应有 足够的塑性变形,以保证零件具有足够的 刚性,使汽车在行驶中受振动时,不能产 生较大的噪声,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更 不能因振动而产生早期损坏甚至空洞。 良好的工艺性。良好的工艺性是针对产品 设计结构而言,即在一定生产规模条件下 ,能够较容易的安排冲压工艺和冲压模具 设计,能够最经济、最安全、最稳定地获 得高质量产品。
2-3 工艺方案制定
2-4 汽车覆盖件模具开发流程
2-4 汽车覆盖件模具开发流程
2-4 汽车覆盖件模具开发流程
2-4汽车覆盖件模具开发流程
2-4汽车覆盖件模具开发流程

冲模型面设计是冲模工作型面的设计。这 个阶段的设计不是对工序数型的简单复制, 而且包括流料速度控制,消除回弹措施, 间隙合理分布等的型面处理。是模具型面 的加工依据。有人简单称作加工数型。这 个阶段是对冲压工艺编制中每道工序型面 的补充细化。
2-5 成型可能性分析
用基本冲压工序的计算方法进行类比分析
覆盖件的形状不论多么复杂,都可以将 它分割成若干部分,然后将每个部分的成型 单独和冲压的基本工序进行类比,然后找出 成型最困难的部分,进行类似的工艺计算, 看其是否能一次成型。
2-5 成型可能性分析
2.
变形特点分析 覆盖件的成型工序,大都可以认为是一种 平面应力状态下进行的,垂直板料方向的应力 一般为零,或者数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材料:DC54D+Z 料厚:1.5(mm)
冲模设计过程
工艺分析,确定工艺方案
拉延 修边冲孔 翻边
工艺计算,确定冲模结构
1)冲裁力、合理间隙、闭合高度、 压力中心 、 设备的选用 2)凸、凹模及主要零件设计
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
装配图
凸、凹模
凸模 修边凹 模
压件器
卸料板
其它主要零件
。3 最佳方案:
方案四:落料——拉深——修边、冲孔——整形。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落料——拉延——修边、冲
孔——翻边、整形
工艺流程
工艺及主要参数
拉延件的冲压方向
装配图
上模
下模
装配图
爆炸图
凹模、凸模及压料圈的初始成型
凹模
压料圈
凸模
下模
压料圈
爆炸图
产品图
汽车铰链加强板
基于KBE和KMAS的 车身部件快速仿真
概念车身智能化 CAE技术 KMAS/One-step 车身结构精细 CAE碰撞分析
KMAS/increment
全参数化模具标准 件及结构数据库
冲压模具虚拟制造技术典型实例介绍
用户提供 产品数模 (逆向工程)用户提供 成形件产品或即将报废模具
模面设计与 造型CAD 造型CAD

无论覆盖件分块有多大形状有多复杂,尽可能在一 次拉延中成形出全部空间曲面形状,以及曲面上的 棱线筋条和凸台。否则很难保证覆盖件几何形状的 一致性和表面光滑形状。因为二次拉延经常会发生 拉延不完整的情况造成覆盖件表面质量的恶化。外 覆盖件的同一表面尽可能一次成形,如果分两次成 形,在交接处会残存不连续的面,这样表面喷涂装 饰后外观效果不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