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每课同步测试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每课同步测试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测试题2018年8月13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极大值,不少爱好者都扛着摄影装备走出城市,来到户外进行观测。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流星体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2.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C.减少了流星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4.甲天体的类型是( )A.恒星B.星云C.行星D.彗星下图为三颗行星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上图所示天体系统的公转中心是( )A.地球B.月球C.太阳D.银河6.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 )A.适宜的温度和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7.在学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时,许多学校的学生亲手制作了太阳系的模型(下图)。

下表显示了“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数据”。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距太阳(万千米)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赤道半径(千米)有无光环水星 5 791 0.05 0.056 2 440 无金星10 821 0.82 0.856 6 050 无地球14 960 1.00 1.00 6 378 无火星22 794 0.11 0.15 3 395 无木星77 833 317.94 1 316.00 71 400 有土星142 940 95.18 745.00 60 000 有天王星287 099 14.63 65.20 25 900 有海王星450 400 17.22 57.10 24 750 有(1)据资料,可以描述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是______,__ _____。

(2)利用图表资料,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存在的天体”的原因。

(3)请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评价该学生的作品,并提出修改建议。

参考答案【解析】1选B,2选C。

第1题,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它们都围绕太阳公转。

第2题,流星体在到达地面前在大气中燃烧掉,会减少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使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不遭受破坏。

读图,回答3、4题。

【解析】3选B,4选C。

第3题,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太阳系,还有行星和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如地月系,共两级天体系统。

第4题,甲天体是围绕恒星(太阳)运动的天体——行星。

下图为三颗行星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解析】5选C,6选A。

第5题,图示表示的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是太阳。

第6题,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等。

强烈的太阳辐射会使地球上温度过高,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以及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不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7.【解析】第(1)题,位置描述主要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由材料可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地球周围的行星。

第(2)题,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能量的来源,由表格材料可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获得适宜的光照和热量;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因此地球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与大气成分;由图形材料可知太阳系中各行星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沿着各自的公转轨道围绕太阳运行,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第(3)题,太阳系模型应反映出:①太阳系的构成与主要天体的位置: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带、彗星等;②八大行星的运行方向;③公转轨道形状等。

“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数据”除表中所示内容外,还应包括自转与公转周期、卫星的个数、平均密度等。

答案:(1)距离太阳14 960万千米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第三颗行星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答出两点即可)(2)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获得适宜的光照和热量;太阳系中各行星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沿着各自的公转轨道围绕太阳运行,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3)优点:该学生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能够表示出太阳系的主要天体构成(恒星、八颗行星),以及八颗行星的相对位置、绕日公转轨道;列举了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数据。

不足:太阳及八颗行星的大小比例不准确,没有表现出行星有无光环,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形状不准确,公转方向没有标出。

“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数据”还应补充自转、公转周期、卫星个数、平均密度等数据。

(答案合理即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测试题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出现B.水体的运动C.风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2019·济南高一检测)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①纬度低②海拔较高③云量少,晴天多④上空臭氧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019·玉溪高一检测)读“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5、6题。

5.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纬度较低②距海远,降水少③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④气候干燥,降水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黑子B.耀斑C.极光D.极昼《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8.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发电增产C.生活能耗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读下面20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9.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10.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耀斑频繁爆发B.赤道出现极光C.全球降水增多D.地球磁场增强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材料一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是西部__________,东部__________;北方_____ ,南方__________。

内蒙古西部和_____ 地区最多,_____ 最少。

(2)由材料二分析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 向_____ 递减。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_____ 、_____ 、地面状况等。

B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下图为“某地区各月平均距离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区的天文辐射受纬度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导致图中a线数值高于b线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和昼长B.地表状况C.天气状况D.人类活动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为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市区海拔1 800 m左右,水网密布,植被良好。

夏季上空经常有厚达1 000 m以上的高湿度层,天气“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称为“中国凉都”。

据此完成14、15题。

14.六盘水市夏季气候凉爽的主要原因是( )A.水网密布B.太阳高度小,光照弱C.森林覆盖率高D.海拔较高15.六盘水市夏季紫外线辐射较弱的原因是( )A.纬度低,昼长短B.臭氧层厚,对紫外线吸收作用强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D.植被的遮挡作用强二、非选择题(共2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各有不同。

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许多大型企业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光伏发电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下图为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

(1)分别指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

(2)说明甲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乙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解析】1选D,2选B。

第1题,火山喷发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

第2题,由材料“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可知,上海常规能源短缺;上海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解析】3选C,4选A。

第3题,据图可知,太阳辐射丰富的区域包括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此外降水较少,云量较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丰富。

第4题,据图可知,柴达木盆地太阳辐射最丰富,最适宜建设太阳能电站。

(2019·玉溪高一检测)读“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5、6题。

【解析】5选D,6选C。

第5题 ,读图,甲地位于30°纬线附近,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①对。

图示不能判断距海远近,②错。

材料不能判断海拔高,大气稀薄,③错。

该纬度气候干燥,降水少,④对。

第6题,此时,乙地太阳辐射量为0,是极夜时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极光。

黑子、耀斑是太阳活动类型,乙地是极夜,看不到太阳。

【解析】7选B,8选D。

第7题,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第8题,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能耗、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读下面20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