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其特点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其特点

材料的制约——
材料与造型 金属、漆木:可方可圆,大小皆宜 陶瓷:圆,尺度适中——粘土特性
材料与装饰——
主料: 青花图案发色 ——氧化钴成分
辅料: 明清彩绘瓷——调胶、调油
技术的制约
材料借助技术,技术引出差异
陶瓷胎体薄 ——轮制
青铜器玲珑剔透 ——失蜡法
唐以后,锦纹可色彩繁丽、 形象写实——纬线起花
酒注配注碗以加温
装饰与适用:联系稍弱,仍常表现明确 日用器皿装饰:立体→平面
元以来的陶瓷装饰基本为彩绘,器表平齐,不易藏垢,更利清洗。
造型装饰评价标准——美观适用统一
一般尺度:不妨于用;更高标准:有助于用
釭灯:将烟烬吸入灯腹水中,降低空气污染
香囊:无论如何转动,香灰、香火不外漏
三、材料与技术的制约
原始绘画附丽于工艺美术
原始雕塑附丽于工艺美术
分类和主体—— 分类(按材质):织物(丝棉毛麻)、陶瓷、玉石、金属 (金银铜)、漆木、杂(竹牙角玻璃)
主体:日用品为主,也含欣赏品。日用和欣赏无断然界线
二、适用的原则
造型、装饰体现适用(功能)
造型与适用:联系密切
辽代皮囊壶造型及演变与游牧生活变迁适应
八、讨论的核心与断代的利弊
讨论核心——
出土物
来源 年代
价值
应用
出 明确
土 考古 可靠

科学价值高

累世 难以

艺术价值高,科学价值低
相传 确信

核心
时代越晚,援引越多 选相对可靠 无理想替代资料
断代利弊——
缺憾:艺术变化与朝代更迭总不同步
坚持断代缘由: 王朝更迭总导引政治、经济、文化等变迁 工艺美术风貌演进受上述因素影响 变化由微而著,根由是新王朝建立 工艺美术史理当做出充分的文化解说
《中国工艺美术史》
课件
序言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其特点
一、性质与分类
古代工艺美术定义: 含有艺术价值的手工制品。生产形态,等同手工业,
文化形态,属造型艺术
讲授时段: 自远古至1911年(原始社会~清亡)
起源
后起词,历史不足百年 涵盖门类广,历史早(8000年前) 与原始美术比较,原始工艺美术更成熟
时代主流——
官府:时代主导 工艺美术体现等级:材质、品种、图案、配色 官府设计统一,风貌类同
民间:仿效官府 艺术追求趋同,违制僭越 例外:民间高档品 (始于宋,盛于明清)
生产中心——
多数:城市及周边 作坊集中,能工巧匠荟萃 商业发达:销售,竞争刺激创新
例外 陶瓷:就地取材、破坏环境 宫廷窑场:规模小,数量极少
反例 高档模仿低档:较少 玉器:等级最高,影响不大——材料珍稀且易损坏
五、认识功能与审美意义 认识功能——
制作宗旨:官府——秉承上命 民间——迎合主顾
使用对象:特定阶层——共性 认识功能:最能反映审美时尚
清代官府和民间刺绣
审美意义——
不及纯艺术震撼感人 生活中无法回避 造型装饰:
不断提供形式语言 方式——潜移默化 功效——培养基本审美意识
左右终极审美判断
即令素朴无文,也有线型、颜色等 形式语言
六、生产格局与时代主流
生产格局——官府、民间
资财 原料 工匠 制作
对象
官府 雄厚 优质 高手 考究 为统治集团和国家政治服务
民间 较弱 略差 一般 稍粗 或投入市场,或生产者自用
七、基本风貌与文明价值
基本风貌——
宋以来,含蓄优雅常最受推重清源自装饰大抵神重于形代 宫

体现:


文人士子物品
优 雅

若干宫廷器用

独有艺术特色
文明价值——
发明丝绸、瓷器,水平高跻世界顶峰 丝绸、瓷器为古代异域认知中华文明的基本媒介 唯一有连续性传统的工艺美术
域外:历史更久、也曾辉煌,但传统中断 中国:虽经冲击,兼收并蓄,绵延相继,自成体系
政治变迁
王朝 更迭
经济变迁 文化变迁
新风孕育 新因素发展
新风形成
……变迁
四、造型、装饰与其主导
造型装饰演进的差异—— 造型较稳定(变化慢):使用联系生活方式 装饰较活跃(变化快):欣赏联系审美观念
原始彩陶
宋代汝窑
碗的相似造型和不同装饰
清代官窑
材质与造型装饰——
材质的低贱仿高贵 金银器:总为漆木、陶瓷取法 丝绸:装饰影响最大
装饰:宋元银器与漆器
造型:宋代银器与瓷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