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远程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国家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实施以来,给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搭建了一个崭新、丰富多彩的舞台。

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针对性的栏目,它包括: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学生文化等。

课程资源中每一课都有教案示例、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内容。

能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地选择、加工、整合,创造性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就像清泉滋润着语文课堂,让其变得精彩纷呈。

它改善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一、阅读、观看远程教育资源,充实教师教学资源知识库。

教师在课前阅读、观看远程教育资源,对远程教育资源
素材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发挥物为“我”用。

资源里有教师的教学案例设计、教学视频、作业设计、教学课件、教师示范朗读等。

因此,教师应该抽时间、挤时间打开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学习,积累知识为课堂服务。

二、巧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为课前备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熟悉教材、钻研教材、思考教法、学法的过程,又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

通过课前让自己成为教学资源库后,也就在课前充分做好了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

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中提供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及教学素材。

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加上自己的见解,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写出自己需要的教学设计。

比如:在备人教课标版第九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就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优秀教师课文范读,参考了教学视频示例提供的教学设计,写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又整合、丰富了教学课件,这样在课堂教学上就得心应手,教学效果就有很大的提高。

三、运用远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1、远程教育资源可创设生动形象的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小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

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尤为重要。

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展现出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

将枯燥的说教变成多感观的刺激,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的,静止的东西变成活动的。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劝说》时,利用视频播放: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在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电影,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一边吃零食,零食包装带随手就扔在地上,一边还说个没完没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

通过视频分别播放了这三个案例,让学生展开讨论,以上行为是否正确,并针对以上行为如何让学生劝说,当学生对事件记忆不清时,老师再次重播相应内容,这样通过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再现情景,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学生后来在口语交际时,都有很大的变化。

既可以为孩子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孩子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大提高,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师是否恰当的把握住了教材的重难点,教师是运用什么教学方
法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在语文教学中,按传统模式,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即使花很多的时间、精力,也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媒体资源展示的课件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互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声音、图片和影像可以渲染气氛,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抓住重难点,引发学生的联想,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如在教学人教课标版第九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圆明园被毁灭之前是什么景象呢?这是五年级农村孩子仅凭课文中语言的描写想象是无法想到的画面。

所以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图片展示现在圆明园的景象。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然后根据教学设计播放资源视频展现圆明园的辉煌。

当学生沉静在这美好的情景时,话锋一转,这么美的皇家园林为什么会毁灭呢?这时播放远程教学资源圆明园的毁灭,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圆明园当时被毁灭的情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胜过了教师更多语言的描述。

教师通对两个远程教学资视频将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进行对比,结合课文相应段落理解,学生对清政府的无能,对两个强盗的恨己溢于言表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根据教学设计,适时设疑,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这样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得到完成、教学重点得到理解,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

3、远程教学资源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智力发
展,提高学习效果。

远程教学资源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空洞的“说教式”上课所不能及的。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有些地方是“妙不可言”。

这时,单纯凭借语言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师可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媒体资源传授给学生。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第十七课《触摸春天》这课时,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蔷薇花的用处,再利用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出一幅动态的蔷薇花,优美的画面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的阵阵赞叹声中,那“那五彩缤纷的”、“挨挨挤挤”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自然而然涌现出来。

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再次让学生感受到蔷薇花的静态美,使学生热爱美、热爱美好事物。

这样的教学,教师变口授为操作演示,通过看、听、说、想,学生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和厌烦,反而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进入忘我的学习境界,既完成学习任务,又受到美的熏陶。

4、远程教学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通常适时应用媒体资源中范文朗读替代教师的范读, 让学生跟着试读、复读、跟读, 收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

在模式三个环境中,经常利用计算机,调动学生的
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欣赏录像,欣赏范文,模仿修改,互相传阅等形式,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成为“有米之炊”。

四、有效利用远程教学资源进行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但长期以来,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面窄、量少、形式单一、方法不当,难以形成能量。

通过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把课堂有机地向课外延伸。

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二十一课《太阳》一课,通过将搜集到的关于太阳记录片的过程、演示出来让孩子说、看、想,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如,在学习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第四册《邮票齿轮的故事》后,利用媒体课件演示了大量的邮票图片让孩子观察、想象、欣赏,孩子们兴趣盎然,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总之,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资源,应该肯定媒体资源永远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

应该根据实际对资源进行重新构建,适时、适度、适当、科学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突出教师教学的主导性,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 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生动具体的情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