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积累

成语积累

一、积累的重要性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个积累的道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读书的过程中,博采众长,积累语感,积累词汇,积累作者独到的表达方式,积累得多了,融会贯通,自己写文章时就会得心应手,文字自然而然第从笔端涌出。

正所谓“厚积薄发”。

足见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汉语中的成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相当凝练,所表达的内涵又极其丰富。

所以,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不管是就学生日前的语文学习来说,还是从学生的终身学习考虑,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成语积累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讲,积累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

如果为了“积”而“积”,离开一定的语境,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我觉得这种做法是不妥的。

有些试卷上出现了这样一些题目:请写出四个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目的在于考察学生词语的积累。

我觉得这样的题目出得有待商讨,如果某位教师恰恰相反好复习到了,考出来的成绩很好,就一定说明这个办的学生词汇量很丰富吗?反之亦然。

因此,一方面为了应付考试,一方面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有些教师就专门将一些成语归类,如描写天气寒冷、炎热的,描写热闹场面的等等,写在纸上,满满的,然后发给学生去背。

这种做法有没有起到积累成语的作用呢?肯定有,但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

“贪多嚼不烂”,成语积累不应该搞速成式,而应该在平时的阅读中逐渐学习,逐渐积累,螺旋式上升,象这样的集中型积累只能是平时学习中的小点缀,千万不能作为学习中的大餐。

积累应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经验有限,在接受新知识时,不能很快地通过联想、比较等一系列学习方法将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

因此,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就好比是在学生的新知与旧知中驾起了一座桥梁。

三、怎样进行成语积累1、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积累。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如阮恒、诸葛亮等,有些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如阿里山、青海湖等;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如燕子、麻雀等。

这些资源都是一个载体,负载着一定的词汇量。

如讲到阮恒,我不会忘记他舍己为人的品质;提到诸葛亮,就会被他的足智多谋而吸引;阿里山的云雾是变换万千……这些成语用得是何等的恰到好处。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并将这些好词记入到自己的脑海中去。

还可以在学完一类文章后进行归纳性地积累。

如人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有两首词《忆江南》和《渔歌子》,都分别赞美了如诗发如画的江南。

学完这两首词以后,可以这样问学生:你还知道有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和赞美我们美丽的故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些常见的成语,如“人间天堂”、“鱼米之乡”、“桂子飘香”、“山清水秀”等。

这不仅积累了成语,同时也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其他学科的教材中也有可供学生积累的素材。

思品书里就经常有这样的例子。

第十册思品书中有一课《满招损》,这篇文章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些描写人骄傲自大的成语:“自高自大”、“盛气凌人”、“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等,我觉得这儿老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积累。

我认为这并不是与教学无关,而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深刻地理解并熟记这些成语更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在游戏中进行积累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必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有些枯燥的词语积累变得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将成语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例如:开展成语故事会,有许多成语出自历史故事,如三顾茅庐、四面楚歌等;有些成语出自寓言,如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有些出自神话传说:如天衣无缝等;这些成语就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学生在上面绘声绘色地讲,其余在下面津津有味地听。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故事中的成语。

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成语故事会。

如有关“龙”的成语故事会。

有关“三国”中的成语故事会。

在开展活动的同时,除了讲故事,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

再现成语内容,实践证明,这样的形式非常吸引学生。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积累。

如:当老师宣布春游的消息时,班上这时一片欢腾。

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谁能用成语来形容一下自己的心情或其他同学的表现呢?学生很踊跃,纷纷答到:“心花怒放”、“眉开眼笑”、“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等等。

类似的生活、学习情景有很多。

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时,可让学生认真观察天气的变化,然后用上一些所学的成语进行概括、描绘。

只要教师做一个有以人,经常注意联系身边的事、情、景、物,让学生在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中进行积累,日积月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我觉得教师一定要有这种意识:在观察、联系、体会、感受中进行积累。

如何运用评价指导学生积累成语_____小学生高年级字词能力形成性评价工具使用案例梁山中英文学校祝爱香成语宝典(自主学习)同学们,“成语宝典”和你们见面了!你们自制的“成语宝典”样子一定很精致,内容一定很精彩。

老师给你们找来了小朋同学的“成语宝典”,他的设计很新颖,内容也很丰富。

你打开以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脑力大比拼1、打开宝囊:宝囊-----学成语长智慧数字猜成语:12345609 ()1256789()1+2+3 ()333555()3.5()510()9寸+1寸=1尺()1×1=1()2、宝盆等着你:宝盆-----学成语知名人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作家杜鹏程()画家刘海粟()革命家王任重()作家陈残云()原北京市长焦若愚()影星成龙()你能解读老师和同学们的名字,看它们取自什么成语吗?3、开启宝瓶宝瓶-----谜语猜成语①龙---------②闹------------③掠------------④寸步不离--------⑤百米赛跑--------⑥蛀书虫-------⑦纸老虎--------⑧丢西瓜捡芝麻------⑨鱼尾纹-------你能照样子编几个吗?4、进入宝库宝库----读古诗知成语相逢何必曾相识------ 轻舟已过万重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曲只应天上有, 。

飞流直下三千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你能设计出更有趣的题目吗?评价与反思1、你来评价一下小明的“成语宝典”,你给他几颗红星?为什么?2、你的“成语宝典”中一定也藏着许多“宝”,你愿意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吗?和你的好伙伴讨论一下,积累成语有哪些好方法,试着总结几种。

3、你愿意给成语分类吗?把你“宝典”中的成语放入下面的“百宝箱”中吧!描写神态的描写色彩的描写心情的4、你觉得小明“成语宝典”中的哪些内容使你深受启发?你有新的想法吗?在班级内开展“成语宝典”的比赛活动,评出最佳“成语宝典”。

“成语宝典”设计形式灵活多样,易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我们在六年级的一个班进行了检测,具体情况如下:1、数据分析有25位学生很好地完成了这项评价,用时40分钟左右。

其中“数字猜成语”一题完成较好,90%正确。

“学成语知名人”所有学生都写得十分正确。

“谜语猜成语”7名同学稍有错误,对于读古诗知成语的题目,学生都在理解内容,想像意境的基础上进行了思考,其中“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题,回答“绝处逢生”的15人,回答“柳暗花明”的13人,回答“山穷水尽”的2人,回答“死里逃生”的4人,只有个别学生理解错误。

“相逢何必曾相识”一题,回答“似曾相识”的18人,“一见如故”的20人,理解基本准确。

2、现场发挥在完成“学成语知名人”的题目后,同学们又自行设计了一项活动,即“猜同学的名字取自何成语”,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举例如下:李晶莹(清澈透明、玲珑剔透、晶莹透亮)张思颖(才思敏捷、才智过人)李文博(博学多才、学识渊博)李斌(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在完成谜语猜成语后,同学们又自行设计一些有趣的谜面。

如:演员----逢场作戏哭诉----声泪俱下气球----不翼而飞登山----步步高升铁公鸡---一毛不拔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哥哥怕弟弟---后生可畏律师犯罪----知法犯法七十二小时不见---士别三日一只蜜蜂叮在挂历上---风和日丽有十只羊,九中蹲在羊圈,一只蹲在猪圈---抑扬顿挫在完成读古诗知成语后,一组同学又在原题基础上经过创新,设计了一更新颖的题目。

现举一例。

下面每个成语中都缺少一个字,请你正确填写,再连起来读一读,看看是我们熟悉的哪一首诗。

1、黑□不分2、重见天□3、□依不舍4、青□绿水5、同归于□6、青□不接7、口若悬河□8、刀枪不□9、□阔天空10、□水年华11、□擒故纵12、□苦潦倒13、□辛万苦14、万□长城15、□不转睛16、三□半夜17、□行下效18、□望无际19、□出不穷20、月满西□把上面的答案,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你知道这首诗的诗名及作者吗?家长签名:“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积累成语的积极性,真正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3、评价与反思在评价与反思过程中,学生能够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

在评价小明的“成语宝典”时,黄立萍这样写道:“小明的成语宝典我给他圆颗星,因为他做的新颖有趣,让们在快乐中丰富了知识,但内容设计上还不够丰富。

假如让我来设计,我还要在此基础上增添一些更好玩的。

如:看图画猜成语、根据意思猜成语、自编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成语园地等。

在谈及自己的成语宝典和积累成语的好方法时,同学们更是滔滔不绝。

吴轲同学的成语宝典利用幻灯片制作动画让同学猜成语,嬴得了大家的好评,展示完自己的成果后,在同学们的掌握中,他高兴得蹦了起来。

大多数学生归纳了三至六种积累成语的方法。

最常见的如分类记成语、编故事记成语、自编谜语记成语、绘图记成语、小组展开比赛等。

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相互讨论,相互评价和借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评价活动,同学们深受启发我们深有感触。

为什么以前通过背诵、默写来评价学生积累成语的情况时,效果总是不理想,强调了几遍的问题重复出现错误。

而现在,我们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去评价,学生就这样乐于接受并热情高涨呢?一位家长写道:“如果能把这种游戏式的教学贯穿到语文课堂,将会使绝大多数学生乐学、好学、主动求知”。

由此可见,把发言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评价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将会激发学生极大地学习兴趣,挖掘出他们无穷的潜质。

最常见的如分类记成语、编故事记成语、自编谜语记成语、绘图记成语、小组展开比赛等。

提高小学生成语积累的实践与思考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它承载着优秀的文化和丰富的思想,是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

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是现代小学生的薄弱环节,利用成语典故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古典文化的积累,陶冶小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