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智慧期末考试

国学智慧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学说是什么?(1.0分)1.0分我的答案:A2“仁智信勇严”出自?(1.0分)1.0分我的答案: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B4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C5墨家思想有:尚贤、非命、()、尚同等。

(1.0分)1.0分我的答案:C6《周礼》这本书有前代周朝的影子。

(1.0分)1.0分我的答案:A7中国文化中的两个用人策略:一是用人之长;二是用人()。

(1.0分)1.0分我的答案:C8《法经》的内容不包括()。

(1.0分)1.0分我的答案:A9老子所说的“道”是指()。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0“英雄相惜”是讲()的人相惜。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1不属于孟子学说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我的答案:B13《尚书》总结的周朝治国经验不包括()。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4商鞅变法内容分为:正名、职分和()。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5对于赋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6《周易》讲的德行就是一种对人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7“义政”讲天下食者众,而耕者寡,今天下莫为()。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8一个人要想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需要八个发展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9“亲士”就是亲近能够成就()的人。

(1.0分)1.0分我的答案:B20读《周易》具有培养协理三才()的境界。

(1.0分)1.0分我的答案:C21《中庸》里边讲五达道的意思是怎么去调节人际关系。

(1.0分)1.0分我的答案:A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A23《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1.0分)1.0分我的答案:D24不属于商鞅治国的三套理念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25“礼别异”、“乐合同”强调的是一个现实的()功能,政治化概念。

(1.0分)1.0分我的答案:C26不属于领导干部要具备的素养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A27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务谁的?(1.0分)1.0分我的答案:B28“无为”就是要放权,“无不为”就是要抓住()。

(1.0分)1.0分我的答案:C29“新民”的“新”的意思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30以下形成时间最长的是?(1.0分)1.0分我的答案:A31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

(1.0分)1.0分我的答案:C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我的答案:C33“广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B34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35庄子把人分为神人、智人和()。

(1.0分)1.0分我的答案:C36下列选项中,不是由选拔产生的君主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C37不属于范宁在《谷梁传集解序》对三传的评说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B38“新民”的意思?(1.0分)1.0分我的答案:A39《周易》具有培养人的含蓄万物,()的胸怀。

(1.0分)1.0分我的答案:C40“动莫若敬”的“动”指的是()。

(1.0分)0.0分我的答案:B41道教有五门学问:山、卜、()、相、医。

(1.0分)1.0分我的答案:D42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是谁讲的?(1.0分)1.0分我的答案:B43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

(1.0分)1.0分我的答案:D44“天命之谓性”出自?(1.0分)1.0分我的答案:D45儒家强调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两个方向是指?(1.0分)1.0分我的答案:A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我的答案:D47早期官员的管制也是()的一种秩序。

(1.0分)1.0分我的答案:D48关于儒家对“中庸”的“中”描述错误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B49对于“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C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游于逍遥”就是庄子提倡的一种很自然的思想。

()(1.0分)1.0分我的答案:√2《中庸》中认为小人中庸,君子反中庸。

()(1.0分)1.0分我的答案:×3乾卦和坤卦是讲人和神。

(1.0分)1.0分我的答案:×4百官在古代是由特定的家族担任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5在古代,歌本与诗本没有区别,是一样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6在东汉时期,《古文尚书》得到广泛传播。

()(1.0分)1.0分我的答案:×7《商颂》是宋国专门整理他们流传下来的商朝祭祀先祖的曲子。

()(1.0分)1.0分我的答案:√8《公羊传》主要强调了帝权对国家的控制,属于齐学。

()(1.0分)1.0分我的答案:√9法家的法制是由国君和贵族制定制度大家来遵守。

()(1.0分)1.0分我的答案:√10正心是讨论中国人性的一个本源。

()(1.0分)1.0分我的答案:√11在汉代时对《春秋》这本书诠释的有“春秋五传”。

()(1.0分)1.0分我的答案:√12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正确对待天命的态度是听天由命。

()(1.0分)1.0分我的答案:×13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1.0分)1.0分我的答案:√14民本就是把百姓当做根本。

()(1.0分)1.0分我的答案:√15化境就是一种变化状态,达到的一种最完美的状态。

(1.0分)1.0分我的答案:√16《周易》是群经之首。

()(1.0分)1.0分我的答案:√17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的最完美的状态。

(1.0分)1.0分我的答案:√18道家与道教的不同之处在于道家尊重自然,不去改变自然界。

()(1.0分)1.0分我的答案:√19格局决定思路。

()(1.0分)0.0分我的答案:×20《庄子》这本书主要是围绕“道法自然”来展开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21我国在先秦的时候,音乐就以“乐谱”的形式传下来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22陪臣执国命是指上级被降级。

()(1.0分)1.0分我的答案:×23《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的历史大事纲要。

()(1.0分)1.0分我的答案:√24“敬”一方面是敬人,一方面是敬事。

()(1.0分)1.0分我的答案:√25《周易》里边只有两个卦讲天和地。

(1.0分)1.0分我的答案:√26《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1.0分)1.0分我的答案:√2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的建构来源于社会。

()(1.0分)1.0分我的答案:√28《春秋》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1.0分)1.0分我的答案:√29礼、乐在社会关系中分别代表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的两种方式。

()(1.0分)1.0分我的答案:√30《仪礼》、《周礼》和《礼记》合称三礼。

()(1.0分)1.0分我的答案:√31墨家的思想在社会稳定的时候能极大的发展,在社会松散的时候很难继续发展。

(1.0分)我的答案:×32法制就是“以法来治理国”。

()(1.0分)1.0分我的答案:√33顺物自然是说人完全按照外在的特点来生存,而不去强求。

()(1.0分)1.0分我的答案:√34叶少蕴在《春秋序传》中认为《左传》传义不传事。

()(1.0分)1.0分我的答案:×35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有:仁、义、礼、法。

()(1.0分)1.0分我的答案:√36“尚同”指的并不是上下同心同德。

()(1.0分)1.0分我的答案:×慎独是指做事的时候要单独做。

()(1.0分)1.0分我的答案:×38孟子主张人应当居仁由义。

()(1.0分)1.0分我的答案:√39《中庸》提倡的道是儒家之道。

()(1.0分)1.0分我的答案:√40商朝能统一国家的重要原因是有了铜器并且发明了车。

()(1.0分)1.0分我的答案:√41法家的文化是管理人的行为,而儒家是从思想上约束人。

()(1.0分)1.0分我的答案:√42《墨子·法仪》篇主要讲的是法天之说。

()(1.0分)我的答案:√43“定而后能静”的“静”指的是安心做事。

()(1.0分)1.0分我的答案:√44道家学说讲人往低处走。

()(1.0分)1.0分我的答案:√45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

()(1.0分)1.0分我的答案:√46“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

()(1.0分)1.0分我的答案:√47“颂”分为早期积累和后期加工以及改编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徒歌指唱歌时无伴奏,又称为清唱。

()(1.0分)1.0分我的答案:√49节葬是并不是不能用生者的钱来厚葬死者。

()(1.0分)1.0分我的答案:×50正名就是把国家官员循名责实。

()(1.0分)1.0分我的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