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汉书·范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题)

《后汉书·范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题)

(四)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

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

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式仕为郡功曾②。

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

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

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

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

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

”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

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审:确实。

②功曹:官名。

③岂:大概,或许。

④扩kuàng:墓穴。

⑤空biǎn:落葬下棺。

③柩jiù:棺材。

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土”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

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18.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1)(2)题。

(4分)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1)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阅读(20分)
16.D
17.D
18.(1)我们是生死之交,元伯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

(2)为他们的深厚友情所感动。

19.元伯托梦给范式,告知自己的死期,希望好友能来相送;范式赶到,灵柩才顺利下葬。

故事富有传奇色彩,突出了二人友情深厚、心灵相通,表达了人们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和向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