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育苗\造林抚育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摘要:本文先分析了桉树的特征特性及利用价值,并总结了桉树的育苗要点和造林抚育技术,以期为广大林农桉树育苗造林提供指导,提高桉树的造林成活率。
最后提出了几点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桉树;育苗;造林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value of eucalyptus, eucalyptus seedlings and summarizes the key points and silvicultural technique, in order to broad lin nong afforestation of eucalyptus seedlings to provide guidance,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afforestation of eucalyptus. finally put forward several artificial fore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key words: eucalyptus afforestation; seedling;中图分类号:s7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树种的总称,桉树属桃金娘科桉属,原产于澳洲,我国主要种植于云南、广东、广西及川西等省区。
种植品种有蓝桉、直干蓝桉、柠檬桉、大叶桉及观叶型铜钱桉5种,桉叶可以提取桉油(芳香油),叶及精油可入药,有消炎杀菌、健胃、祛痰、驱风之效。
木材具有质细、耐腐,心材可抗白蚁,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造船、码头、造纸、矿井、养畜圈舍、燃料等各行各业,经济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一、特征特性桉树属喜光树种。
木材红色、有光泽、无特殊气味、纹理交错、结构密、材质硬重,易弯曲。
喜温暖气候,但不耐湿热,气候过热生长不良,耐寒性不强,仅能耐短暂时间的-7℃左右的低温,如果在-5℃下经2-3天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冻害,轻者小枝枯死,重者会全株枯死。
桉树性喜光,稍有遮荫即可影响生长速度。
喜肥沃湿润的酸性土。
在昆明良好环境下,1年苗可达1.5-2米高,3年生高达9米,10年生高约20米,20年生高约30米,以后生长渐慢,6年生即可开花结实,15年后进入盛果期。
二、育苗亚热带地区春、夏、秋季均可种植桉树,但以春季雨后造林最为适宜,此时气温不高,空气和土壤湿润,造林成活率高。
种植前,先将犁松的或挖开的表土回填沟(穴)中。
若是用滤泥加磷肥等土杂肥作基肥的,先将基肥施放在沟(穴)底,然后回泥,种植时在沟(穴)的松土上挖小穴种植。
若是用化肥(如复合肥)作基肥的,先将泥土回填八成,待透雨后或绵绵小雨期间,沿沟(穴)的松土再挖植穴,边施肥边种植。
有些人造林时种植沟(穴)不回填泥土,将苗木直接种在沟(穴)底,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这样会使整地松土失去效果,又容易造成大雨后苗木被浸被埋的情况,对林木生长非常不利。
1、栽植技术:(1)应选用扦插或组培容器苗。
(2)苗木出圃、种植前各浸泡一次800-1000倍驱避剂。
(3)在穴中心靠上坡方向挖深15-20m小穴,在栽植处以每穴20-25克呋喃丹或林丹666与穴内细土拌匀后栽植;定植后20天左右,在距树兜5-10m处按每株20-25克将呋喃丹撒在树兜周围,形成闭合圈以防止白蚁危害。
(4)苗木从苗圃到林地,下苗后要摆正、排好,淋足水后方可上山造林。
(5)将苗木分放到种植点时要小心轻放,不要乱丢乱抛,以免损失苗木。
(6)栽植时应做到“脱袋、深栽、压实”,深度为穴面盖过容器基质的高度为宜。
种植时先用手将苗木根部的营养土轻轻捏实,然后撕掉薄膜袋,把苗木栽下地,注意不要弄散营养土。
如不撕掉薄膜袋,苗木根系受薄膜阻隔,无法吸收水分、养分,造林成活率低;即使成活,也会涡根,影响幼树生长。
(7)栽苗时要回土盖过苗木基部2—3厘米,并用手或脚将幼树周围的泥土压实,让苗木根系充分接触土壤,以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
(8)如果在晴天或土壤湿度不够时造林,种植后还要淋足定根水,以确保幼苗成活。
2、补苗如果在地透雨后造林,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一次过完成造林,不用补苗。
但遇到局部地方或普遍成活率较低时,就需要补苗。
补苗越早越好。
造林半个月后应及时检查苗木成活情况,发现缺苗死苗要及时补苗。
如果隔二、三个月后补苗,补上的小苗即使成活,也很难成材。
原因是桉树生长快,早种的幼树很快遮盖并影响后来补种的幼苗生长。
三、移栽及幼树管理1、移栽6月上旬雨季开始后进行移栽,塘深40厘米,直径40厘米,每亩植300株(株行距1×2米),栽后浇足定根水,培土要高于地表,防止积水烂根和土壤板结,利于幼树成活生长。
2、施肥及虫害防治成活后,每亩用复合肥50千克或普通过磷酸钙40千克、尿素10千克,于塘周施用。
桉树易受黄蚂蚁为害,在移栽成活后,用10%二嗪磷颗粒剂每亩500克或3%辛硫磷每亩1千克拌在化肥中,施于塘周与土壤拌匀,可防治黄蚂蚁的危害。
3、幼树管理成活后的幼树林应禁止放牧,及时铲锄树苗周围的杂草,有条件的松土,保持土壤疏松。
树苗长至2-3年后,每年进行修枝1次,修除下层细弱枝,有利于通风透光,保持树苗的成长。
四、造林抚育1、造林1.1造林地选择选择海拔600米以下,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的宜林荒山地。
1.2整地穴垦整地,穴规格为40×40×40厘米。
1.3密度株行距:2×3米,每亩112株。
1.4施基肥在栽植前半个月内,先用表土回穴到穴高10厘米处,然后按每株0.5公斤磷肥施入,注意磷肥要撤施均匀,不成堆,再用土将穴填至土面。
1.5种苗要求种源纯良,ⅰ级苗木。
1.6栽植桉树用小苗上山造林,由于苗木细嫩,运输和栽植时要特别小心,选择阴雨天进行,栽植时要先将营养袋拆除,用手托住营养土使之不散,小心放入穴内,然后覆土,从侧方压实,再用细土把苗木根部压紧,深度以刚好盖住营养土为宜,最后在其表面覆盖3-5厘米细土,使之形成龟背形,以防雨天积水,造成苗木腐烂死亡。
1.7追肥追肥次数每年3-4次。
间隔期不宜过短或过长,一般以每隔2-5周为宜。
因氮肥的追肥停上期对苗木质化程度影响很大,为提高苗木对低温和干旱的抗性,所以追肥应当在霜冻来临之前6-8周结束,第一次在造林1个月后,选择阴雨天结合对幼苗培蔸除草时进行追施尿素,按每株3-5克尿素,距苗木的水平距离为5厘米处作圈施,撒施肥料时,严防撒到苗木的叶子上,否则会严重灼伤苗木以至死亡;第二次按每株6-10克;第三次按每株6-10克;第四次按每株10克以上尿素施撒。
最后覆上一层5-7厚的细土,以防肥料损失。
2、抚育抚育二次,第一次在造林一个月后进行培蔸松土、除草,第二年6月份再锄草一次要求铲草,除萌,扩穴通间,锄抚深度10厘米以上。
因桉树自然整枝良好,一般情况下不需人工修枝,以免树干有疤,造成干形不良;个别顶端优势不明显的或幼苗顶端受损萌生枝有2个以上时,应进行修枝整形以促进主干形成。
五、病虫害防治桉树常见的虫害是土栖白蚁,主要是黑翅大白蚁,其次是黄翅大白蚁。
其它蚁种虽在林内有发现,但不足以造成危害。
1.危害规律在桉树幼林里,白蚁先是危害根颈部,再逐步从土层转向地表和地上部分,然后沿治表土一圈剥食主根、倒根,以及树干基部皮层,使幼树营养不能上下输送而死。
严重时,沿树干上下修筑“泥被”,将树干树枝全部包裹起来,使每株幼树的外观如“泥塑”一般,白蚁在“泥被”内将桉树韧皮部剥食一光,使木质部暴露,从而导致林木死亡。
2.防治方法以防为主,药饵诱杀。
(1)造林时,在穴中放3-4克呋喃丹(克百威)与基肥、土混合填穴,每亩用药0.35公斤。
(2)造林后,将2克呋喃丹(克百威),在距树蔸水平距离5处,沿树蔸圈施,每亩用药0.22公斤,注意不要将药粉接触树苗,以免发生药害。
六、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策略1、注重育种改良工作,把好桉树种苗质量关面对目前市场上无性系少、选育工作进展缓慢的局面,科研单位和公司、企业应联合起来,集中科技力量突破难关,选育出更多更优的无性系,以满足多样性的造林需求。
另外,林业部门应尽快制定桉树育苗的技术标准和苗木的出圃标准,以规范桉树苗木市场,抓好源头,发挥桉树最大的经济效益。
2、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适当调整经营目的在2008年的雪灾中调查发现,广西桉树受害无性系主要是dh201-2、dh184-1。
可见,造林应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要根据造林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正确的造林树种和无性系,充分发挥树种的遗传特点和优势。
适当发展混交林,提高生物多样性,也可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和稳定性。
事实上,桉树种类丰富,用途广泛,不仅可用材,还可提取单宁、精油、芦丁,其花蜜可酿蜂蜜,其叶可作饲料等。
经营者应适当调整经营目的,利用桉树的多种功能,开发新的产品,挖掘新的利润渠道。
另外,对全局而言,多目的发展桉树人工林,既避免了单一目标带来的单一品种经营所引发的不良后果,又兼顾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各级政府应做好发展规划,适度控制桉树种植的区域和连片面积,除引进木材加工企业外,还要有目的地引进其他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多渠道发展桉树,这有利于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及桉树人工林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