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Sigma_MSA讲解及分析
6Sigma_MSA讲解及分析
分辨力老要求:公差的1/10
分辨力新要求:6σ(标准偏差)的1/10(
)
分辨力(分辨率、可读性)
重复性、再现性(GR&R)
重复性、再现性(GR&R)
线性、偏倚性
◆量具线性告诉你测量系统在预期测量范围内的准确性如何。
它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我的量具对于将要测量的所有大小的物件都有相同 的准确性吗?“
1、测量G/Z特性的测量系统; 2、需要采用SPC控制的测量系统; 3、按簇系进行。
MSA类型简介
测量变异的来源
测量变异(测量变差)来源于哪些方面?
测量工具
被测物体
测量人员
以及测量环境,等等……
◆总之,构成测量系统的任何元素都有可能影响测量结果,都有可能成为 测量变差的来源。
测量变异的来源(鱼骨图分析)
MSA五性案例及判定标准
重复性、再现性
■案例: ■判定标准:
重复性、再现性
■造成重复性、再现性差的可能原因:
线性、偏倚性
■案例:
■判定标准:
“为使测量系统线性可被接受,“偏倚=0”线必须完全 在拟合线置信带以内。”
线性、偏倚性
■造成线性、偏移的可能原因:
稳定性
■案例:
■判定标准:
SPC控制图 判异原则
变异的构成
总体变异
过程实际变异
普通原因 引起的变异
特殊原因 引起的变异
测量观察变异
抽样的 随机性
与测量方法 相关的变异
与测量人员 相关的变异
稳定性
线性 偏倚性
分辨力
重复性 再现性
注:计数型数据测量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有交叉表法、信号检查法。
分辨力(分辨率、可读性)
■别名:最小可读单位、测量解析度、最小刻度极限、探测的最小极限
◆量具偏倚检查观测到的平均测量值与参考或基准值之间的差异。
它回答了这样的问题:我的量具和基准值比较时偏倚如何?
稳定性
一致性(交叉数型数据:
﹡好或坏 ﹡通过/不通过 ﹡区分声音(嘶嘶声、叮当声、重击声)
特点:同等处理所有误分类,要求评估类别是相互排斥的。
目的:衡量两个评价者对同一物体进行评价时,其判定结论的一致性。
性之间的关系。
◆测量系统——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
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 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测量系统分析——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验证其是否在合适的特性位
置测量了正确的参数,确定其需要具备哪些可被接受的统计特征,以 便了解测量结果的变异来源及其分布。
此要求应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应符 合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的要求。如果得到顾客的批准,也可使用
其它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 §
When? 什么时候进行MSA
§ ISO/TS16949:2002
附录A A.1控制计划的阶段 适当时,控制计划应覆盖三个不同的阶段: 样件:对样件制造中将进行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如果顾客要求, 组织应有样件控制计划。 试生产:对样件制造后,全面生产前将进行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 述。试生产被定义为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样件制造后可能要求的一个生产阶段。 生产:在批量生产中,对产品/过程特性、过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形成文 件的描述。 每个零件应有一个控制计划,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系列控制计划可以覆盖采用
最新MSA讲解及 分析
目录
1、理解MSA
◆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MSA) ◆为什么要进行MSA ◆哪些地方要进行MSA ◆什么时候进行MSA
2、MSA类型简介
分辨力、重复性、再现性、线性、偏倚性、 稳定性、一致性
3、MSA五性案例及判定标准
理解MSA
What? 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对某具体事物赋予数字(或数值),以表示它们对于特定特
7.6.1测量系统分析 为分析每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得出的结果中出现的变差,应进行统计研究。 此要求应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应符 合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的要求。如果得到顾客的批准,也可使用
其它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 §
所以,我建议,现阶段我们的MSA分析范围:
通用过程生产的多个似零件。控制计划是质量策划的一项输出。 §
有测量动作产生时就应该开始进行MSA,伴随着零部件过程开发,同步进行 多次MSA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测量系统改善,最终于批量生产前输出 一个“合格的测量系统”,并固化到《生产控制计划》中。
Where? 哪些地方要进行MSA
§ISO/TS16949:2002
用实例理解“测量系统”的含义:
经测量,现在 的室温为17.5℃
用实例理解“测量系统”的含义:
测量系统: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 的集合。
经测量,现在
测量室温的测量系统构成如下:
的室温为17.5℃
◆量具(仪器)——摄氏温度计 ◆标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水的结冰点定义为0℃,沸点定义为 100℃,温差的1/100即为1℃; ◆操作(方法)——将温度计放置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5min后,平视目测, 读取温度示值,估读至0.1℃。 ◆夹具——温度计挂钩+平整的墙面(用以限制温度计自由度的任何工具) ◆软件——无 ◆人员——我 ◆环境——风速、湿度、照度 ◆假设——假设上面提到的一些参数(时间、风速、湿度、照度等)均是准确 可靠的,温度计校验合格,操作方法合理,“我”具备测量技能,……
→指导供应商改进 →作为供应商技术支持需要具备的素质
Why? 为什么要进行MSA
※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否则,好的结果可能被测为坏的结果,坏的结果也可能被测为好的结果,此时 便不能得到真正的产品或过程特性。
人机法环
好
原料
测量过程
结果
不好
§ ISO/TS16949:2002
7.6.1测量系统分析 为分析每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得出的结果中出现的变差,应进行统计研究。
稳定性
■造成不稳定的可能原因:
一致性(交叉表法)
■案例:
■判定标准:
正题(实用知识)
成为“伪专家” 而不是“砖家”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会审核MSA分析报告
1、知道结果是否合格 → PPAP审核需要具备的素质 2、知道报告是否作假 → PPAP审核需要具备的素质 3、通过报告知道测量系统的最佳改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