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方案说明
在地下室设置一座电信接入机房,面积约40平方米, 电话网络和 数据网络总进线采用光纤电缆,中继线为30对。采用光缆作为主干 线,每层设配线架,水平布线采用超五类双绞电缆,按功能需要设置 双孔信息插座。
七.安保监视及巡更系统: 在办公区各单体的电梯和门厅出入口各设置一套电视监控系统,采用
电脑矩阵控制方式,对地下车库、大堂、电梯桥厢、主要出入口人流作 全方位、全天候监视并记录,主机安装在各单体的安保控制中心。
智能探测器。并按防火区域设置一定数量的手动报警按钮和警铃,在重
要场所设置报警电话,设置一定数量的火警专用电话分机。
在
消防控制中心设有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的外线电话,并设消防专用火警
电话交换机,分机设在值班室、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电梯机房、排
烟机房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操作处等,在手动报警处设电话插孔。消防
五.电缆电视系统 本工程设置电缆电视系统,按双向系统设计;按建筑物使用功能设
置终端。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安装于弱电间或弱电竖井内。
六.电话及综合布线系统: 为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满足各部门工作管理需要,对讯息资源
共享需求,对语言、数据图象以及系统的灵活性、可变性等要求,本 工程采用综合布线系统。
五. 电力及照明设计 1. 变电所内35kV及10kV电源线路选用ZAYJY-10kV型阻燃A级交联聚 乙烯电缆 。 2. 消防设备配电线路采用矿物绝缘电缆,其余动力、照明配电线 路均采用WDZA-YJY-1kV型低烟无卤阻燃交联电缆沿电缆桥架敷 设。 3. 照明、动力配电线路除消防设备采用WDZBN-BYJ型耐火塑料绝缘 铜芯线外,其余均采用低烟阻燃WDZB-BYJ型塑料绝缘铜芯线穿 金属管在墙、楼板或吊顶内敷设。 4. 低压供配电线路至重要设备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至一般设备 配电方式采用放射与树干混合方式配电。 5. 各层设置强电配电小间兼竖井,设置层配电箱、密集型母线 槽、垂直电缆桥架等。 6. 消防设备配电装置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 7. 楼梯间、消防前室、消防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疏散走道等处 设应急照明。 8. 本工程各场所照度标准严格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设计
九.电气节能措施 1. 变电所选用10型节能环保型、低损耗、低噪声干式变压器。 2. 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设置电容补偿装置,以提高功率因素,降低无功
损耗,减小线路截面,节约铜材。 3. 大容量用电设备设置专用计量表,有利于专线能量监控 4. 照明设备选用及节能措施 1) 照明灯具采用高光效、高显色、低眩光、长寿命格栅荧光灯; 2) 荧光灯采用长寿命、低损耗电子镇流器,Cosφ≥0.9; 3) 应急疏散指示灯采用LED发光体, 节约电能; 4) 室外照明应优先选用太阳能灯具,以利节约电能;
·强电篇
一.设计依据 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规程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业主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建筑工种提供的平、立、剖面及相关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
二.设计范围 1.本工程内的电力、照明、防雷接地等设计。 2.不包括二次装饰部位的设计等。 3.本工程高压10kV开闭所,电业变电所不在本次设计范围。
三.电气负荷主要情况 本地块总建筑面积约59.24万平方米,包括办公区、展示区、培训区、宿 舍区、运动区等,其中办公区面积为154000M2 ,包括总部办公大楼、办 公楼、会议中心、职工餐厅以及V区办公预留;展示区面积为6000M2,为 一栋科技展览馆;培训区面积为281000M2,包括一期、二期、远期和高 培楼;宿舍区面积为132701M2,包括16栋宿舍楼和一栋生态餐厅;运动 区面积为14000M2,主要为一栋体育馆;专家楼区面积为4672M2,主要为 一栋专家楼。 本工程一类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设备及应急照明、火灾报警系统及通信 系统等重要负荷的供电属一级负荷; 二类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设备及应 急照明、火灾报警系统及通信系统、客梯、生活泵、排水泵等重要负荷 的供电属二级负荷; 其它均属三级负荷。
·弱电篇
一.设计依据 1.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规程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年版)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2006) 2.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3.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
(JGJ 16-2008) (GB50116-98) (GB50045-95)
根据本工程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在各办公区各建筑一层出入口设
置红外双鉴式防盗探测器,在主要通道设置电子巡更信息采集点,按照
预先编制的保安人员巡更软件程序,通过读卡器对保安人员巡逻的工作
状态进行监督记录,并能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 各宿舍的厨房内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信号传输至厂区内的中心控制 室或值班室。
负荷为21249kVA。
四. 供电电源及变电所
根据本工程负荷情况,供配电系统设置如下: 拟设置电业35kV变配电站一座,引进一路电业35kV高压电源;10kV 开闭所一座,分别引进两路电业10kV高压电源,此二路电源须引自不同 35kV及以上电业变配电站,以满足一,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35kV变配 电站、10kV开闭所位置由当地供电部门定。 本地块内拟设置9处变电所和10处箱变;1#、2#、8#变电所内均设 4台1000kVA变压器,3#、5#变电所内均设2台500kVA变压器,4#变电所 内设2台1000kVA变压器,6#变电所内设5台1000kVA变压器,7#变电所内 设6台1000kVA变压器,9#变电所内设2台400kVA变压器,10处箱变容量 均为630kVA,所有10kV电源引自电业开闭所或变电站,具体由当地供电 部门定。 变电所低压侧电源功率因数均补偿到0.9以上,供电电源各自在低压 侧联络。 高压断路器采用交流弹簧操作机构,继电保护采用过流、速断、超 温及单相接地保护,短路容量按250MVA设计。 总计量方式采用高供高量,具体由当地供电部门定。
100
9100
主培楼二期
116000
100
11600
主培楼远期
63000
100
6300
高培楼
11000
100
1100
生态餐厅
6000
80
480
专家楼
6472
100
650
博士宿舍
230户
8 W/户
1840
硕士宿舍
656户
6 W/户
3936
本科宿舍
948户
4 W/户
3792
其他
200
合计
39098
总安装容量为39098kW,取Kc=0.5,功率因数(补偿后)为0.92,则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本工程对办公区、展示区、培训区、运动区、以及宿舍区的三栋本
科楼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所有一类高层建筑和体育馆、特变集团办 公大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按一级保护对象设防,其余按二级保护 对象设防。
在特变电工总部大楼底层设置一消防控制中心(与安保控制中心合用 一室),配备一套火灾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部位设置不同的
54000
100
5400
其他
300
合计
56418
总安装容量为17420kW,取Kc=0.5,功率因数(补偿后)为0.92,则计算
负荷为9468kVA。
主要由35/10kV降压站供电的建筑单体负荷数据表:(采用单位功率
法)。
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m2)
W/ m2(估 安装容量
算)
(kW)
主培楼一期
91000
六. 宿舍设计 1. 宿舍每单元在底层楼梯间或公共部位设置总进线箱;每层设一楼层
配电箱,每个宿舍采用一户一表制计量。 2. 每户进门处的一个嵌墙式住户配电箱内,设一个电源总开关与多分
路开关, 电源总开关能同时分断相线和中性线。空调、照明、插座 电源分路设置,除挂壁式空调电源插座外,其它电源插座回路均设 置漏电保护。 3. 主卧室、起居室各设一个单相三极空调插座及三~四个单相二三极 组合插座,其他房间各设二个单相二三极组合插座。 4. 厨房设一个排油烟机单相三极插座和三个(调理台)带开关的单相 二三极组合插座。 5. 卫生间洗脸盆和洗衣机边各设一个防溅式带开关的单相二三极组合 插座。 6. 所有照明仅留灯头,一房一灯。厨、卫、阳台选瓷质灯座,卫生间 选用防溅开关,其他选用胶木灯座。 7. 室内线路采用BV-750型塑料绝缘铜芯线,穿保护管暗敷于墙壁和天 棚内。 七.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的所有一类高层建筑和体育馆、特变集团办公大楼按照二类防 雷设置,采用屋面避雷带保护方式,利用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 基础桩基作为接地极。 利用30米以上每层圈梁内2根大于ø16钢筋作均压环,30米以上所有 外墙上金属门窗、金属栏杆等均与均压环可靠连接。 本工程其余各单均按照三类防雷设置,采用屋面避雷带保护方式, 利用柱内2根大于ø16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桩基作为接地极。 本工程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重要的电子设备其配电 线路以及办公用户配电箱内设置电涌保护器。 本工程办公区和运动区的各单体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 TN-S系统, 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弱电系统接地、防雷接地等 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其总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本工程宿舍区采用TN-C-S制保护方式,电源进线处均做重复接地,所 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设备金属外壳、金属管、金属构件均应可靠接 地,并设总等电位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