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基── 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基础──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3.地基处理──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的方法。
4.复合地基──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
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荷载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6.换填垫层法── 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处理方法。
7.强夯法── 反复将夯锤提高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8.强夯置换法──将夯锤提高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9.振冲法──在振动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松砂土层振密,或在软弱土层中成孔,然后回填碎石等粗骨料形成桩柱,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10.灰土挤密桩法── 利用横向挤压成孔设备成孔,使桩间土得以挤密。
用灰土填入桩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灰土桩,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11.柱锤冲扩桩法── 反复将柱状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冲击成孔,然后分层填料夯实形成扩大桩体,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12.基桩── 桩基础中的单桩。
13.桩基础──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联结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14.低承台桩基── 群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
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
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
16.桩身完整性──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性指标。
17.桩身缺陷──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径、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
18.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在桩顶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19.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在桩顶逐级施加竖向上拔力,观测桩顶随时间的上拔位移,以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20.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在接近桩顶的承台底标高处逐级施加水平推力,观测加荷点标高处随时间产生的水平位移,以确定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21.混凝土桩钻芯法检测── 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桩长、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桩端岩土形状的方法。
22.混凝土桩声波透射法检测──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23.单桩低应变法检测──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试验方法。
24单桩高应变法检测── 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试验方法。
1.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当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于预估。
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后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
如此循环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
试验不得中间停顿。
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
3.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质量时,应选用液压操纵的钻机,钻机设备参数应符合定额最高转速不低于;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
钻机应配备单动双管钻具以及相应的孔口管、扩孔器、卡簧、扶正稳定器和可捞取松软渣样的钻具。
4. 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质量时,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符合圆柱状径向振动,沿径向无指向性;外径小于声测管内径;有效工作面轴向长度不大于;谐振频率宜为;水密性满足水压不渗水。
声波检测仪应符合具有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时程曲线以及频率测量或频谱分析功能;声时测量分辨力优于或等于μs,声波幅值测量相对误差小于,系统频带宽度为,系统最大动态范围不小于阶跃或矩形脉冲,电压幅值为5.桩高应变动力检测所用的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3055—1999中表1规定的2级标准,且具有保存、显示实测力与速度信号和信号处理与分析的功能。
A/D转换器:分辨率≥;单通道采样频率≥。
加速度测量子系统:频率响应在幅频误差≤5%时,在幅频误差≤10%时Hz;幅值非线性(振动、冲击)≤击测量时零漂≤;传感器安装谐振频率≥。
应变测量子系统:零点输出≤;应变信号适配仪电阻平衡范围≥ ±1.5% FS,零漂≤ ±0.5% FS/2h,误差≤±5%时的频响范围上限≥ 1500 Hz,传感器安装谐振频率≥ 2k Hz。
单通道采样点数≥ 1024 。
系统动态范围≥ 66 dB。
输出噪声有效值≤ 2 mVms。
衰减档(或称控放大)误差≤ 1% 。
任意两通道间的一致性误差幅值≤±0.2 dB,相位≤ 0.05 ms。
6.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中,所用的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 ,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 ,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 级,大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测量误差不大于0.1% 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 mm。
7.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中试桩的竖向变形观测:每级加载后按第5、15、30、45、60 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30 min测读一次。
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并仔细观察记录混凝土桩身外露部分开裂情况。
变形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变形量不超过0.1 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 1.5h 内连续3 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8.岩基载荷检测中每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加荷后立即读数,以后每10 min读数一次。
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稳定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
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 mm时则认为已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9.浅层载荷平板检测中每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按每级加荷后, 1 小时内按间隔10 、10 、10 、15 、15 min进行一次沉降观测,1 小时后按每30 min 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稳定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
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少于0.1 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10.复合地基载荷检测中每加一级荷载前后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以后每半小时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稳定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
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少于0.1 mm,此时可加下一级荷载。
11.初步设计检测方法与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或成桩质量可靠性低及桩数较多的建筑桩基,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检测数量在同条件下不应少于3 根,且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 ;当总桩数少于50 根时,不应少于2 根。
在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试桩宜有不少于1 根的桩身应力应变检测。
12施工质量验收检测:进行高应变法验收检测。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且不少于根。
施工质量验收检测:正常情况下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低应变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 ,且不得少于20 根;对于预制桩或其它桩基工程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 ,且不少于10 根,每柱下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 1 根。
12.钻芯法成桩质量评价时,判定单桩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四种情况是什么?①.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Ⅳ类的桩。
②.受检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桩。
③.桩长、桩底沉渣厚度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
④.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强度)或厚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
三、选择(判断)题1.当前进行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①《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②《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106-97;(×)2.当前进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①《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②《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T93—95;(×)3.当前对桩进行钻芯法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①《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②《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 14—029—2004;(×)4.当前对桩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应依据下列哪些标准?(在括号中依据的标准打√号,不依据的标准打×号)①《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②《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5.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可适用:(适用在括号中打√号,不适用在括号中打×号)①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
(√ )②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6.对地基土进行浅层载荷平板检测,各级载荷下沉降相对稳定标准:(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①在1小时内,沉降量小于等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②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 )③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等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④在连续三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等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7.对岩石进行岩基载荷检测时,圆形刚性承压板的直径为:(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①150mm;( × ) ②200mm;( × ) ③250mm;( × ) ④300mm;( √ ) ⑤350mm;( × ) ⑥400mm;( × ) ⑦600mm;( × ) ⑧800mm;( × )8.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桩,每根受检桩的声测管埋设数量为:(对在括号中打√号,错在括号中打×号)D──混凝土桩的直径①D≤600mm,2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