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甲物体重15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的示数12N,不计绳重和轴对滑轮的摩擦,则甲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B.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C.大小为12N,方向水平向右D.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同一细沙面上,已知乙的重力为10牛、边长为0.1米,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甲的A.压强可能大于1000帕B.压强一定小于1000帕C.重力一定小于10牛D.重力一定大于10牛3.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一样大B.甲比乙大C.乙比甲大D.无法判断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驶的车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说明车有惯性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它的惯性越来越小C.跳绳时加大摇绳的速度,可以增加绳的惯性提高成绩D.骑电动车戴头盔,可减小摔倒时惯性带来的伤害5.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小孩从直滑梯上匀速下滑B.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C.从枪膛射出来的子弹在空中不能直线飞行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得越来越快6.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她受到重力和支持力B.她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C.她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她的支持是一对平衡力D.她的重力和电梯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8.下列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纸片托住水B.橡皮膜外凸C.U型管中液面相平D.手指夹住铅笔两端9.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吸盘吸附在墙面B.塑料袋向四周鼓出C.去壳熟鸡蛋吸入瓶内D.纸杯托水10.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1.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1)就是物体的重力;(2)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3)这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4)这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A.(1)(4)B.(1)(3)C.(2)(3)D.(2)(4)12.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
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1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楼层 1 2345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5 5.3 5.76 6.3A.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B.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二、填空题13.均为1kg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______N,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______N,此时______对桌面的压强大。
(g=10N/kg)1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柱形物体A、B,它们高度都相同,A和B密度之比为1∶3,底面积之比为1∶2,则A、B的质量之比为______,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
15.(1)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2S,乙的底面积为S,把水倒入两容器中,最后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A点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为______。
(ρ水=1×103kg/m3,取g=10N/kg)(2)如图所示,水流过粗细不同的横管时,发现与横管连通的两根粗细相同竖直管内水面高度不相同,判断A、B两点处,______处液体压强大,______处水流速度大。
16.三个相同的烧杯如图所示,甲杯放盐水,乙杯放清水,丙杯放油,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ρ盐水>ρ水>ρ油)(1)画出乙杯和丙杯内液面的大概位置_________;(2)杯内液体质量的大小关系是:m盐水_________m水_________m油(选填“>”“<”或“=”)。
17.一个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的物体,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待物体静止时,物体所受浮力为 N.(g取10N/kg)18.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他用劣质橡皮擦修改,却因为劣质橡皮质硬,擦字常打滑,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_____。
他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_____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
19.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2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20N,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20.如图所示,向右作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则小车做的是____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它从A点运动到D 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在此过程中小车的牵引力_______阻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第一次精确测量出大气压强数值是____________实验,如图是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当地大气压数值的装置.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通过计算得出该地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Pa.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矿井去测量,水银柱液面将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g=10N/kg ρ水银=13.6×103kg/m3)22.甲、乙两个正方体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3:5,,则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三、作图题23.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使重为G的物体,沿着粗糙的斜面向上做直线运动。
请在图中作出该物体在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拉力、重力及支持力的示意图。
(提示: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24.请在图中画出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_____)25.在图中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力示意图.(____)四、实验题26.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运动。
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图甲和图______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图甲和图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______一定时,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4)实验中发现很难使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选填“不需要”或“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7.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2)标记a是小车在_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选填“快”、“慢”);(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那么小车的运动状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4)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___(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8.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时,所用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选填“远”或“近”);(3)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时间最短,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最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选填“快”或“慢”).(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又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如果摆球在B点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30.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有一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_______;(2)比较甲、乙两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甲、丙两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4)上述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详解】从图中可知,甲受到弹簧向左的拉力和乙对甲向右的拉力,由于甲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甲在水平方向受合力为0,F拉左=F拉右+F滑,而F拉右=G乙=10N,而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代表挂钩所受拉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甲受F拉左=12N,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故选D.【点睛】根据平衡状态以及力的大小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因为题中已经明确弹簧测力计12N,大于乙的重力,所以要想与之平衡,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且题目中给出的甲的重力为干扰项.2.B解析:B【解析】【分析】(1)利用FpS=求出乙对沙面的压强,然后结合图示判断甲对沙面的压强与乙对沙面的压强的关系.(2)首先根据图示判断甲乙对沙面的压强大小,然后根据FpS=分析甲乙对沙面的压力的大小,再结合甲乙对沙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判断甲的重力大小;【详解】AB、乙对沙面的压强1010000.10.1F G Np PaS S m m====⨯乙乙乙乙乙,由图可知,乙的作用效果比甲显著,说明乙对沙面的压强大于甲对沙面的压强,所以,甲对沙面的压强一定小于1000Pa.故A错误,B正确.CD、由图可知,乙的作用效果比甲显著,说明乙对沙面的压强大于甲对沙面的压强,而乙的底面积小于甲的底面积,根据FpS=可知,甲对沙面的压力可能小于乙,可能等于乙,而甲乙对沙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乙的重力为10N,故CD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3.B解析:B【解析】因为两容器的液面等高,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两种液体体积:V甲<V乙;−−−−−−−①根据p=,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桌面受压力相等,因为F=G,两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所以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②,由①②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根据p=ρgh,两容器等高,所以p甲>p乙;点睛:由底面积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可知压力相同,又因为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所以可知容器里面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由题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可以得出两种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液体密度关系;又知道h相同,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选择.4.D解析:D【详解】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当车突然刹车时,人的下部由于摩擦力与车一起停止,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向前倾,即说明人有惯性,故A错误;B.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不是惯性越来越小,故B错误;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跳绳时加大摇绳的速度,绳的惯性不会改变,故C错误;D.骑电动车戴头盔,可减小摔倒时,人由于惯性向前运动,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带来的伤害,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惯性及惯性现象,需要知道,惯性是指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它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5.A解析:A【详解】A.小孩从直滑梯上匀速下滑,速度、运动方向都没有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不变,故A符合题意;B.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速度不变、运动方向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了,故B 不符合题意;C.从枪膛射出来的子弹在空中不能直线飞行,速度、运动方向都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改变了,故C不符合题意;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得越来越快,运动方向不变、速度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了,故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