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氏理论与波浪理论》

《道氏理论与波浪理论》

道氏理论与波浪理论道氏理论:一、道氏理论的形成过程“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鼻祖。

道氏理论之前的技术分析是一种不成体系的东西。

该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人道·琼斯(Dow Theory)。

为了反映市场总体趋势。

他创立了著名的道-琼斯平均指数。

他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有关股市的文章,经后人整理后。

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道氏理论。

二、道氏理论的主要原理1、市场价格指数可以解释和反映市场的大部分行为。

这是道氏理论对证券市场的重大贡献。

日前,世界上所有的证券交易所都采用资本市场的价格指数,计算方法大同小异,都是源于道氏理论。

2、市场波动的二种趋势。

道氏认为价格的波动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我们最终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种趋势,即,主要趋势(Primary Trend)、次要趋势(Secondary Trend)和短暂趋势(Near Term Trend)。

三种趋势的划分为其后出现的波浪理论打下了基础。

有关三种趋势的详细内容,参看有关趋势的章节。

3、交易量在确定趋势中的作用。

趋势的反转点是确定投资的关键。

交易量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我们解决一些令人困惑的市场行为。

4、收盘价是最重要的价格。

道氏理论认为所有价格中,收盘价最重要,甚至认为只用收盘价,不用别的价格。

三、应用道氏理论应该注意的问题道氏理论对大的形式的判断有较大的作用,对于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的小的波动则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道氏理论甚至于对次要趋势的判断也作用不大。

另一个不足是它的可操作件较差。

一方面道氏理论的结论落后于价格,信号太迟;另一方面,理论本身存在不足,使得一个很优秀的道氏理论分析师在进行行情判断时,也会产生困惑,得到一些不明确的东西。

道氏理论的存在已经上百年了,对今天来说相当部分的内容已经过时,不能照老方法。

近30年以来,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有相当部分是道氏理论的延伸,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道氏理论的不足。

波浪理论:一、波浪理论其本型态“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大师艾略特(R.N.Elliott)于1939年所发表的分析工具,也是现今运用最多且最难于了解的分析工具。

艾略特认为行情的波动,与大自然的潮汐一样,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即行情的波动也一浪跟着一浪,且周而复始。

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的波动,来预测价格未来的走势,作为买卖策略上的运用。

依据波浪理论的论点,价格的波动从“牛市”到“熊市”的完成周期,包括了5个上升波浪与3个下降波浪。

波浪理论每一个上升的波浪,称之为“推动浪”,如上图中的第1、3、5波浪。

每一个下跌波浪,是请一个上升波浪的“调整浪”,如上图中的第2、4波浪。

第2波即为第1浪的调整浪,第4浪即为第3浪的调整浪。

在整个大循环中,第1浪至第5浪是一个“大推动浪”,a、b、c三浪则为“大调整浪”。

在每一对上升的“推动浪”与下跌的“调整浪”组合中,浪中有小浪,也同样以8个波浪来完成较小的价格波动周期,参见下图在一个大价格波动周期涵盖了34个小波浪。

波浪循环的级数,一共划分为九级。

在不同的级数,每一波浪数字的标示法,各有习惯性的区别,如下表:波浪级数上升浪(上升五波浪)调整浪(下降三波浪)巨型循环无须实用化标示符号,发挥你的现象超级循环(Ⅰ)(Ⅱ)(Ⅲ)(Ⅳ)(Ⅴ)(A)(B)(C)循环ⅠⅡⅢⅣⅤ A B C长期〈1〉〈2〉〈3〉〈4〉〈5〉〈a〉〈b〉〈c〉中期(1)(2)(3)(4)(5)(a)(b)(c)短期 1 2 3 4 5 a b c微型(i)(ii)(iii)(iv)(v)- - -超微型i ii iii iv v - - -二、波浪的特性将“波浪理论”与“道氏理论”相比较,可以发现艾略特受到查理士·道的影响非常之大。

道氏认为在一个上升的多头市场中,可分为三个上涨的阶段。

艾略特则将之与自然界的潮汐循环相比较,综合出“波浪理论”。

然而,艾略特本人并没有将这些波浪的特性加以详细说明。

最初将不同波浪的个别特性加以详细解说的,是罗伯·派瑞特(Robert Prechter)的“艾略特波浪理论”一书。

每一波浪的特性如下:1、第1浪几乎半数以上的第1浪属于打底(Basing)的形态。

其后的第2浪调整幅度通常很大。

由于此段行情的上升,出现在空头市场跌势的反弹,缺乏买力的气氛,包括空头的卖压,经常使之回档颇深。

另外半数的第1浪,出现在长期盘整底部完成之后,这类第一浪,升幅较为可观。

2、第2浪这一浪下跌的调整幅度相当大,可能调整第1浪的38.2%或61.8%,也可能吃掉第1浪升幅的100%,令市场人士误以为熊市尚未结束。

当行情跌至接近底部(第1浪起涨点时,开始发生惜售心理),成交量逐渐缩小时,才结束第2浪的调整。

出现传统图表中的转向型态,例如:头肩底、双底等。

3、第3浪第3浪的涨势可以确认是最大、最有爆发力的,裂口性上升在第3浪中是常见的现象,它可协助第3浪的确认。

该段行情持续的时间与行情幅度,经常是最长的。

此时市场内投资者信心恢复,成交量大幅度上升,也可作为第3浪的另一可靠依据。

尤其在突破第1浪的高点时,是为道氏理论所谓的买进信号。

该段行情的走势非常激烈,一些图形上的关卡非常轻易的被突破,甚至产生跳空,出现狂飙的局面。

由于涨势过于激烈,第3浪经常出现“延长波浪(Extend Wave)”的情况。

数浪的的第一个规则就是,第3浪必须长于第1浪和第5浪。

第3浪通常是第1浪的1.618倍,也可能攀上2.618倍或其他奇异数字倍数。

当确认了目前的行情是第3浪后,任何买卖都应顺势而为,逢低买入,而不应逆市沽空。

4、第4浪第4浪通常以较复杂的型态出现,也经常出现倾斜三角形的走势。

此浪的最低点常高于第1浪的高点。

其终点有下列四种可能性:(1)调整第3浪的38.2%;(2)回吐至次一级的第4浪范围之内,也即第3浪中的微型4浪;(3)如果以平坦型或之字型出现,c浪与a浪的长度将会相同;(4)可能与第2浪的长度相同。

数浪的另一个规则就是,第4浪的底不能低于第1浪的顶。

第4浪接近尾声时,动力指标通常会出现极度抛售的情况。

当一组五个波浪上升市道完成之后,根据第4浪的特征,该组五个波浪的第4浪,通常构成下一次调整市道可能见底的目标。

5、第5浪在股票市场中,第5浪的涨势通常小于第3浪。

且经常有失败的情况,即涨幅不见得会很大。

但在商品期货市场,则出现相反的情况,第5浪经常是最长的波浪,且常常出现“延长波浪”。

在第5浪中,第2、3类股票常是市场内主导力量,其涨幅插关大于第一类股票。

第5浪的上升目标,通常可以透过下列两个途径作出准确的预测:(1)如果第3浪属于延长浪,则第5浪的长度将会与第1浪的长度相同;(2)第5浪与第1浪到第3浪的长度,可能以奇异数字比率61.8%互相维系。

第5浪应该可以再划分为低一级的五个波浪。

以上升粒度分析,第5浪通常远不如第3浪,成交量也一样。

因此,在动力指标的走势图上,第5浪的价位上升,而相对动力减弱,自然构成背驰现象。

由于第5浪的力度有减弱的倾向,有时会形成斜线三角形的型态,或称为上升楔形开始的地方。

至于市场心理,普遍会出现一面倒的乐观情绪,与上升力度减弱及成交量下降配合分析,构成另一种背驰现象。

另外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第5浪有时会出现失败型态,即顶点不能升越第3浪的浪顶。

不过,此类型态较为罕见,辨别的重点在于数出第5浪中完整的五个波浪。

6、第A浪A浪是三个调整浪的第一个波浪,A浪中市场内投资者大多数热为行情尚未逆转,此时仅为一个暂时回档调整的现象。

实际上,A浪的回档下跌,在第5浪通常已有警告信号,如量价背离或技术指标上的背离。

A浪多数可以再分割为低一级的五个波浪,反映整个调整市势会以之字形波浪运行。

在折衷情况下,根据顺流五个浪的基本原则,主流趋势将会依照A 浪的方向行走,而B浪的回吐将为A浪的38.2%、50%、61.8%。

不论之字形还是平坦形的调整市势,B浪永远以三个浪的组合出现。

B浪不可能再划分为低一级的五个波浪。

如果A 浪以三个波浪的组合运行,B浪可能以不规则的形态而稍微超越A浪的起点。

在此类形态中,B浪可能是A浪的1.236或1.382倍。

7、第B浪B浪通常成交量不大,一般而言是多头的逃命线。

然而,其上升的型态,很容易使投资者误认为是另一波段的涨势,形成“多头陷阱”。

8、第C浪C浪是调整波浪的终点,通常跌势强烈。

具有第3浪类似的特性,跌度大,时间持续较久。

C浪应该可以再划分为低一级的五个波浪,因此,C浪也是顺流五个浪,逆流三个浪的反叛。

C浪的五个波浪代表整个调整市势市势走完,市势将会回头上升。

在平坦形的调整浪之内,C浪多数会低于A浪。

常见的奇异数字比率是1,即A浪与C 浪的长度相同。

如果整个调整市势以不规则调整浪形态出现,C浪必会跌破A浪的底。

在这种情况下,C浪的长度通常是A浪的1.618倍。

另一方面,A、B、C浪以之字形运行时,A浪与C浪的长度将会倾向于一致。

换言之,C浪的低点自然会低于A浪浪底。

三、推动浪的型态在正常的情形下,“推动浪”的上升型态是以五波浪的序列存在。

在特殊的情形中,有所谓的“延伸波浪(Extensions)”发生,即在第1、3、5浪中的任一波段,发生的较次一级划分的5波段。

下图即为延伸波浪分别在第1、3、5浪中出现的情形。

偶尔也出现难于观察延伸波浪,而以5段波浪上升(或下降)的状况。

“延伸波浪”的存在,有助于对未来波段走势的预测分析。

由于在经验法则中,延伸波浪仅出现在第1、3、5推动浪中的某一波段。

因此,假如第1浪与第3浪的涨幅相等,则第5浪出现延伸波浪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尤其是在第5浪中的成交量高于第3浪中,延伸波浪更会出现。

同样的,若延伸波浪出现于第3浪,则第5浪的型态涨幅约与第1浪相等。

延伸波浪有可能再衍生次一级的延伸波浪。

在下图的例子当中,延伸波浪发生在第5推动浪中,而在延伸波浪的第5浪中又发生次一级的延伸波浪。

但这种延伸波浪中的延伸波浪,较常出现在第3推动浪中。

见图延伸波浪,衍生次一级延伸波浪延伸波浪中的延伸波浪,较常发生在第3推动浪如果在第5浪中发生延伸波浪的现象,那么,在接下来的调整浪中的下跌3浪,将会跌至延伸波浪的起涨点,并且随后跟着反弹,创下整个循环期的新高价。

即第5浪的延伸波浪,通常跟随“二次回档”的调整,一次回档回跌至延伸波浪的起涨点,另一次回档则反弹回升至创新高价的高点。

“二次回档”的型态又可分两种。

一是当这个“价格波动周期”属于较大周期中的第(1)浪或第(3)浪时,第一次回档回跌至延伸波浪的起涨点,即为大周期中的第(2)或第(4)浪低点;第二次回档则反弹回升形成第(3)浪或第(5)浪高点。

(见下图)第一种二次回档二是当其整个周期属于较大周期的第(5)浪时,第一次回档回跌至延伸波浪的起涨点,是为调整浪a浪的低点;第二次回档则反弹创新高价,是为b浪的高点,c浪则以5浪下跌形态出现,(见下图)第二种二次回档“倾斜三角形(Diagonal Triangles)”:“倾斜三角形”的型态发生在第5浪中,通常处于一段既长又快的飙涨之后,为第5浪的特殊型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