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苹果里的星星教案

苹果里的星星教案

7、苹果里的星星
教材分析
创新是人类进步发展的永恒话题。

这篇课文讲述了儿子打破常规,拦腰横切苹果后,发现苹果核像一颗五角的星星,从而给父亲以启示。

课文共有六个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儿子横切苹果后的新发现,第二部分讲从儿子的新发现中得到的启示。

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作者紧紧抓住父亲的感情变化进行描写。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进而激发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事情,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苹果。

教法学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课前诵读:【题西林壁】。

2、课前复习:
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冰箱茎部凹窝呈现
清晰未来或许疏忽
偶然规规矩矩墨守成规
3、温故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苹果里的星星》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设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
(1)为什么儿子从苹果里切出了星星,父亲却从来没有切出来他与儿子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2)这个故事让我们得到一个什么启示
5、教师归纳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自探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画出相关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单批注在旁边,有疑问的地方打上“”。

6、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特别关注学困生。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1、小组交流读书收获。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2、解决问题一
师:为什么儿子从苹果里切出了星星,父亲却从来没有切出来他与儿子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指名说)
生:“我们都知道,通常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凹窝处。

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


师:是啊,父亲切苹果总是按老样子从茎部切到底部凹窝处,从没有想过改变。

而儿子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所以儿子从苹果里切出了星星,父亲却从来没有切出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苹果和小刀,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两种切法的不同,所带来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同时课件出示两种不同切法的图片。


师:原来,把苹果横着切,苹果心果然呈现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

看到这一幕,父亲有什么感受(很惊讶)
出示句子: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心果然呈现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

师:谁能读出父亲的惊讶(指名读,评一评谁读得好)
师:父亲切苹果总是按老样子从茎部切到底部凹窝处,从没有想过改变。

课文中哪些词语最能概括出父亲的这种做法
(规规矩矩、常规、墨守成规)
师:(引导学生理解“墨守成规”的意思。

)生活中你有“墨守成规”的做法吗说给大家听听。

4、解决问题二:
师:儿子的偶然发现,令父亲深受触动。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认真体会父亲的触动。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集体汇报自己的体会。

(指名说)
师小结:儿子打破常规做法,从横切苹果中获得新的发现,使父亲从惊讶到触动,这与其说是五角星图案的果核所产生的诱人之处,不如说是儿子独特的发现、创新的思维方式给父亲带来的震撼!
师:文中这样写道:“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错”切苹果。

”(1)这真的是错切苹果吗
(2)为什么说“错”切苹果就是创造力
(学生自由发言)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预设:苹果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切法
四、运用拓展(5分钟)
1、总结收获:
学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提示:
(1)从内容上谈;
(2)从知识的积累上谈;
(3)从情感的陶冶上谈等。

2、说一说: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偶然的做法却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呢请分享给大家听听。

3、教师补充习题
在你心中苹果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你的画笔下来,同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7、苹果里的星星
“我”儿子
纵切苹果横切苹果
墨守成规敢于创新教后反思: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