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拓展项目活动教案
张芳玉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掌握“走独木桥”的技巧和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
平衡能力。
2、通过挑战,克服学生的心理恐惧,增强他们的勇气和胆量。
※活动理念
完成任务战胜艰险学会坚强临危果断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意识,发展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包括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观察能力等
※活动注意事项
努力做到在活动中“散而不乱”,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积极解决学生游戏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力求保证学生安全。
※活动过程组织设计
☞活动前准备
1、班长整队。
2、整理着装。
3、清点人数。
4、师生问好。
5、宣布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及要求:①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③明确拓展训练目标。
填好学生点名册;做游戏前准备活动;分组。
6、安排见习生。
☞游戏“网鱼”(准备活动)
ஐ游戏规则:选定一定活动范围做“鱼池”,找一名同学做“网”,其他同学为“鱼”;“网”在跑动中捉“鱼”时,只要碰到“鱼”就被
视为“落网”,然后和做“网”的同学一起牵手再去捉“鱼”,最后要
求把所有的“鱼”捉尽。
“鱼”要在特定范围内跑动,否则就被视为
“落网”。
做“网”的所有同学必须手牵手,否则被视为“网破”,“网
破”时不能捉鱼。
ஐ注意事项:安全第一。
要求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跑动时注意安全,不准做危险地动作。
ஐ活动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团结的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协调能力。
【教师感悟】:此游戏能很好的引起学生兴趣,参加游戏的积极性较
高。
学生跑动的范围和时间都很大,能够很好的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活
动。
☞游戏“相互依存”
ஐ游戏规则:俩个同学在平衡的钢丝上行走,从头走到尾;俩个人掌心相对向中间用力保持平衡;用时少者获胜。
ஐ注意事项:安全第一。
要求始终有俩名同学作保护以免学生摔伤。
ஐ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团结的意识。
【教师感悟】:把学生分成二组,每组有两队组成。
其中一组作保护,另一组做游戏,做完互换。
这样安全系数高,学生也懂得了保护其他人的重要性。
☞游戏“走独木桥”
ஐ游戏规则: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从“独木桥”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让学生想象,桥下面是湍急的河流或是悬崖。
ஐ动作要领:正对“桥”面约4米,加速跑,一只脚踏板,另一只脚上“桥”。
然后双臂伸开保持平衡,行走要“求稳、求快”。
到桥
对面时要从一侧跳下来。
ஐ注意事项:安全第一。
要求学生上“桥”时,“桥”两端各有一名同学作保护并“护送”到“桥”对面。
用时少、安全到达者获胜。
ஐ教育意义:养成学生团结同学的习惯,发展学生平衡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师感悟】:这个游戏的危险系数较大,上“桥”时有个陡坡,而且“桥”是木头做的,很滑。
因此桥头必须始终有俩名学生作保护,这两名学生要陪同“桥”上的学生走到“桥”的另一端,确保他的安全。
※活动小结
让学生分享本活动的心得;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教师总结;给学生表现打分。
※活动反思
“相互依存”、“走独木桥”是经典的拓展训练之一,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合作探究,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增强了自身信心,客服了心理惰性,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调试了心态,从而能乐观地面对学习与生活。
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和韧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也正是“相互依存”、“走独木桥”这个项目的训练目的所在。
同时,要多方位、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辅以其他的拓展训练项目,形成一套“多层面”的拓展训练组合,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