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临床医学本科大课 急性心力衰竭-内科学第8版第二篇

2017临床医学本科大课 急性心力衰竭-内科学第8版第二篇

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PEF)。
心力衰竭的类型(2)
(四)分期和分级
分期
1.前心衰阶段:有心衰高危因素,无症,无病 2.前临床心衰阶段:无症,有病 3.临床心衰阶段:有病,或有症 4.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虽经严格优化内科治疗,但休息时仍
(临床心衰阶段) 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 症状、体征。
阶段D
患者有进行性结构性心脏病,虽经积
(难治性终末期)) 极的内科治疗,休息时仍有症状,且
需要特殊干预。
因心衰须反复住院, 且不能安全出院者
心力衰竭的分级与分期
分级
分级(NYHA分级)
I 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 C
过度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有症状,常伴有恶病质。
分级(NYHA)
I级: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 II级: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症状 IIII级:低于一般活动即可引起症状 IV级:休息状态下也有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
6分钟步行试验
<150m重度心衰,150-450、>450为中轻度心衰
17
心衰概述
心衰的阶段
II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无症状,一般体 C
力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III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无症状,轻微活 C
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IV 体力活动能力完全丧失。休息亦有症状, D
活动时加重
分期
19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 心肌炎或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扩心病) 心肌代谢障碍 (糖尿病性心肌病、甲亢等)
内科学第八版
第二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二章 心力衰竭
青大附院 心内科 褚现明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 博士后 门诊:海尔路东院 周一下午 周三全天
提纲
总论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2
总论
4
5
6
7
8
9
祖国医学对心衰的论述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 人阴肿。《金匮要略》水气病篇 东汉张仲景
过程
(三)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收缩性:CO下降并有循环淤血的表现 单纯的舒张性:见于冠心病和高心病心功能不全早期,LVDDP升高,
肺循环淤血。 严重的舒张性:限制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
15
心衰概述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
暴怒 5.治疗不当:不恰当停用利尿药物或降压药 6.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 7.原有心脏病加重:再次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心病 全身血容量增加,如贫血、甲亢
心肌收缩力
肺动脉高压、高血压、主、 肺动脉瓣狭窄
前负荷 (舒张期容量)
心功能
代偿、失代偿
后负荷 (射血阻抗)
20
心力衰竭诱因---增加心脏负担
1.感染: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IE 2.心律失常:房颤最多见,最重要的诱因 3.血容量增加:输液、盐过多过快 4.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妊娠(围生期心肌病)、
11
心力衰竭的定义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 室充盈及(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 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 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 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心功能不全cardiac dysfunction或心功能障碍理论上是 一个更广泛地改变,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称为心 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类型(1)
(一)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常见 单纯的右心衰竭见于肺心病或先心病如房缺、室缺,以体循环为主
要表现。 全心衰竭:(1)左心衰致右心衰如二尖瓣狭窄;(2)心肌炎、心肌病
(二)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短时间内发生心衰或慢性心衰恶化,多见于急性左心衰 慢性:急性发作后以后迁延不愈或长期得不到诊治,是一个缓慢的
定义
患病人群举例
阶段A
患者为心衰的高发危险人群,尚无心 高血压、冠心病、糖
(前心衰阶段) 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的症 尿病。
状和(或)体征。
阶段B
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 左室肥厚、无症状心
(前临床心衰) 但已发展成结构性心脏病。
脏瓣膜病、OMI等。
阶段C
患者已有基础Βιβλιοθήκη 结构性心脏病,以往 有结构性心脏病伴有
12
心衰概述
定义: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 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 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 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
心衰概述
流行病学调查:据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对10714例心衰 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发现,其病因以冠心病居首,其次为 高血压,而风湿性心瓣膜病比列则下降;各年龄段心衰病 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病,其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 心功能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
活动能力下降 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 急性心力衰竭 阴囊水肿
10
灵枢·天年第五十四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 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 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 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 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 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 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 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 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