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各岗位安全职责
一、年级长安全工作职责
1.所在年级的安全第一负责人,负责建立年级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本年级每位教师的安全岗位职责。
2.建立健全由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构成的年级安全管理体系,定期排查年级存在的安全隐患,促进年级安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3.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精神,组织年级教师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有关要求,做好日常安全防范。
4.做好年级特异体质学生身体情况登记和安全管理工作。
制定年级大型活动安全预案并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5.指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6.负责本年级学生楼层、楼梯的安全管理。
二、班主任安全工作职责
1.班主任是班级学生与教室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财产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应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最重、安全为首班级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意识与行动指南,全面负责本班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人身安全;
2.根据学校安全工作年度计划和要求,结合班情,完善建立健全班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宣传教育管理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落实;
3. 班主任要加强班级学生安全法制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小学生守则与学校规章制度,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帮助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自护与自救互救能力;
4. 通过班课开展学生校园及户内外活动、交通、消防、食品饮食与环境卫生、传染疾病防控、防溺水、防踩踏及反“黄”防“邪”
拒“毒”等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做到教育活动有内容、有记录。
向学生传授安全防范和自护自救常识,教会他们应急处置和自救自护方法;
5.做好班级学生一日“两查”(查学生上、下学情况)与“两检”(晨、午检),严格学生考勤制度和病(事)假请假制度,发现班上学生未到校上课,要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未到校上课的原因,在班主任手册上做好记录,并向年级长,校安办及校领导逐级汇报;学生因病因事不能正常上课的需履行请假手续。
在家时需家长来校或来电请假,做好请假记录;
6.组织和指导班级学生做好班级教室和校园卫生公区的环境卫生清扫与保持工作,同时做好学生卫生扫除劳动安全监管监护;
7.定期开展班级教室环境、门窗、桌椅等教学设施设备财产与学生课(校)内(外)活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清理收缴学生携带玩耍刀具棍棒等易伤自身及他人的危险玩具、物品。
难以或无法整改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学校校安办和领导;
8.组织召开班级学生家长会,开展学生家访活动,强化家长对孩子遵章守纪与安全监管监护责任意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督促指导家长和配合学校,协同教育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社会公德;
9.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或外出参加校外教育实践活动,要充分考虑不安全因素,制订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同时报学校安全职能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批准,并做好学生活动安全教育监管监护;
10.及时处置班级发生突发事件。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发生学生生病、受到意外伤害及非正常缺课逃学离校等突发事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监护人)来校处置,须及时就医的立即护送救治,并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和领导。
及时处置报告其他突发事件。
三、科任教师安全职责
1.任何科任教师均要耐心细致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以任何方式侮辱学生人格;
2.科任教师上课前要认真清点班上学生人数,发现缺席者要问明原因,下落不明者要立即让班长给班主任老师汇报,学校上课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若确须请假的,须经当班教师、班主任、家长及门房签名确认以后,方可离校;
3.切实履行自己的安全工作职责,“谁的课、谁负责”,上课、跟班参与活动、辅导等不迟到、不早退和不旷工,不随意离开学生,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各种隐患,采取相应方式处置或者向有关责任人汇报;
4.科任教师上课时要严格管好课堂纪律,及时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
5.在校内外发现学生有不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发现学生有重大安全隐患及事故,要及时处理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以便共同处理;
6.上体育课时,要教育学生做好准备活动,严格按操作规程参加运动;计算机课,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听从老师指导;
7.课间操或者学校、年级集会,对上节当课教师要将学生带到场地,注意学生的上下楼梯情况,严防踩踏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体育老师安全职责
1.上体育课和从事其他体育活动前必须认真检查场地、设施、器械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器材使用后及时清点回收;
2.要主动与班主任取得联系,掌握学生身体状况,对特异体质学生要安排适合的体育项目;
3.严格考勤,课前对学生提出本堂体育课有关安全方面的具体要求;课中要认真组织学生有序练习、做好保护与帮助;课后要集合考勤。
准备活动充分,不提前上下课,课中不擅离岗位;
4.结合体育项目特点,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带领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强化学生相互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5.遵循体育运动规律,严格按照体育教学要求上好每节课,不违规操作。
特别是体操教学,要做好“保护与帮助”的示范动作,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保护与帮助”。
6.掌握体育教学及体育课外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及程序,严格按照学校“学生体育教学及体育课外活动伤害事故(急病)应急预案”程序进行处理。
7.在体育课上出现意外,立即组织施救并报告学校;
五、行政带班安全职责
1.行政带班应按《导护值勤安排表》的安排,按时签到签退,不得无故迟到,上午:7:35—8:00、课间时段、11:15至清校完毕;下午:14:00—14:30、课间时段、16:50至清校完毕;出勤情况按月统计公示,以考勤机为准;
2.行政带班全天候负责督查各区域值勤情况,发现教师迟到、旷岗、不履责的的现象要及时督促相关人员,并填写好当天值勤记录本;负责全天学校重大事件的汇报与处理;
3.行政带班遇到公差或私事,不能参加护导的,事前应自行安排好导护工作,并上报校安办备案;若因私自调换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该行政带班承担。
4.当月行政带班迟到的、旷岗的、不履责的,第一次由校安办诫勉谈话;第二次在全师会议上通报批评;第三次停发当月加班误餐及通讯费补助;
5.实行行政带班负责制,即当天导护师因迟到的、旷岗的、不履责的不及时督促的,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要负连带责任按相关规定执行;
6.行政带班因迟到的、旷岗的、不履责的或是其它违反制度行为
的,按相关规定执行;对于表现优异的,在评优评先上给予优先考虑。
六、导护老师安全职责
1.导护师应按《导护值勤安排表》的安排,按时签到签退,不得无故迟到,上午:7:35—8:00、课间时段、11:15至清校完毕;下午:14:00—14:30、课间时段、16:50至清校完毕;出勤情况按月统计公示,以考勤机为准;
2.根据“谁的区域,谁负责”的原则,对岗位区域内的学生活动安全负责,不做与导护无关的如聊天、玩手机等事情。
加强本区域巡视,维持课间秩序,密切关注本区域的安全隐患、公物损坏、厕所及教室节水节电和学生纪律等,遇偶发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予以处理,并立即向当日行政带班报告,若因不在岗而发生安全事故,由该导护师负主要责任,放学后在负责该区域的清校任务,确保所有门窗水电都关闭后方可离校;
3.导护师遇到公差或私事,事前应在请假手续上排好导护工作,并上报校安办备案;若因私自调换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该导护师承担;
4.当月导护师迟到的、旷岗的、不履责的,第一次由校安办诫勉谈话;第二次在全师会议上通报批评;第三次停发当月加班误餐及通讯费补助;
5.导护师因到岗不及时或在岗不履责而发生校园安全事故,须在全师大会上作检讨,并在“绩效考评”、“加班误餐及通讯费补助发放”及“评优评先”中给予兑现惩罚;
6.当班导护师因迟到的、旷岗的、不履责的或是其它违反制度行为的,按相关规定执行;对于表现优异的,在评优评先上给予优先推荐。
七、各部门主任、教研组长安全职责
1.负责所属各组(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部门安全责任和各
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部门安全工作计划,并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2.结合学校安全工作目标和任务,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维护校园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师生情绪。
3.组织落实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依据部门安全岗位职责,对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开展针对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导年级和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
4.定期召开年级长和班主任安全工作会议,组织年级长和班主任进行校园安全隐患自查互查活动,跟踪每节课学生异动情况,增强年级长和班主任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5.设班级安全员,协助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6.学校组织大型集体活动时,做好教育活动安全预案和活动前师生安全教育工作。
7.利用升旗、广播操等时间,开展学生安全教育。
8.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短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安全知识,提出安全要求,发挥家长对学生安全工作的主体作用。
9.监督指导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八、责任追究
学校对各岗位安全职责工作失职渎职者,严格责任追究。
对懈怠麻痹、玩忽职守,不履职尽责,渎职失职,导致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或造成学校声誉遭至严重损毁的,视其情节,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行政、刑事与经济责任。
并实行评优选先、调资晋级与职称评骋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