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初中初中七年级月考数学质量分析

一初中初中七年级月考数学质量分析

一初中七年级数学九月月考试卷分析江夏一初中数学备课组 2017.10.9一、基本情况本次检测全校共有参考人:769名,最高分:119,最低分:17,优秀率:293人,38%,及格率,622人占80.9 %二、试题特点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三个大题,共12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

对于整套试题来说,容易题约占70%、中档题约占20%、难题约占10%,主要考查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节的数学知识。

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三、学生问题分析根据对试卷成绩的分析,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主面的问题1、基本概念的考查上灵活、严谨、深刻,主要试题有(1—9、11-15、17-19、22)题,通过这些试题测试,可反映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的准确程度及领悟能力。

2、基本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计算能力的强弱对数学答题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计算能力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解答题的第18、20题,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都出现不少错误.3、数学思维能力差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10题,第16题和解答题的23题,第24题.4、审题能力及解题的综合能力不强。

如22、23、24题。

审题在答题中比较关键,如果对题目审得清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题已做对一半,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必须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材料,会用口头和书面形式把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向别人表达,也就是要有清晰的解题过程。

四、从学生试题解答中,反映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为教学尺度,教学过程要有针对性。

从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的情况看学生优劣不等,这说明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已经两极分化,对普通生而言,必须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要使学生在基本知识的形成上出现较大差距,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重视初中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答题中可以看到计算题的失分率较高,许多重点生比普通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还低,而试题也没有要求较高的运算能力,这说明学生的运算能力很差。

而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中的重要能力,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时重视对学生运算方向的训练,传授一些基本的算法、算理,强调运算的准确性。

3、要引导学生注重考试经验的积累。

从学生试卷的解答过程中看到:学生在处理试卷时,答题经验不足。

主要表现是:审题不认真、计算过程不严谨、结果不准确,对各类型试题的解答方法掌握不得当、解题格式不规范、结果形成不规范、解题质量不高等问题。

建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答题过程的得失,让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效的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试卷中各类题型,尽可能减少损失。

五、今后的教学注意事项:通过这次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立足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渗透教材的重难点内容。

不能忽视自认为是简单的或是无关紧要的知识。

2、教学中要重在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让他们自己分析题目设计解题过程。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从试卷上很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识、新规律的能力。

6、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呵斥;多一份耐心,少一些将就!赠送一下资料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线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2分)A 、蹒pán 跚shān 震悚sǒng 珊shān 瑚hú ` 秕pǐ谷B 、调侃kǎn 盔kuī甲 炮páo 制 针灸jiǔC 、收敛liǎn 戏谑xuè 踌chóu 躇chú 譬pì如D 、襟jīn 怀 蝉蜕tuì 丰姿绰chuò约 确凿záo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分别找出来,填入表格中,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出来。

(2分)人声顶沸津津乐道万事如意水天相接落日残霞月残星疏大言不惭前扬后合百无聊赖肆意忘为如法炮制渚清沙白风姿绰约翩翩起舞惴惴不安衣衫蓝褛3、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慈母情深》一文多次出现“第一次”或“从来没有”,表明这印象不可磨灭,以及具有重要或特殊的意义。

B、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C、《雪地贺卡》一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冬天的早晨,“我”下班发现一张寄给雪人的贺卡,好奇心之下,“我”以雪人的名义给写贺卡的李小屹回了一张贺卡,这样李小屹就有了一个有秘密的童年,后来为了不破坏她的美梦,“我”没有再回复。

D、“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句诗之所以为人传诵,只要是因为其精巧明丽,便于记诵。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2分)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在学习上,他非常勤奋,总是不耻下问,经常连老师都被他问倒。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多美的景色啊,一座座高山亭亭玉立在我们面前。

5、文学常识及古诗词默写填空。

(10分)(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原名。

请写出该作者的另一篇作品或文集名称《》。

(2)停车坐爱枫林晚,。

(3),不是春光。

胜似春光,。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写出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是因为没有为国建功立业而不能回家的矛盾痛苦心情的句子是:,。

6、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后使人悲情顿生。

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列课内文段,完成文后题。

(17分)①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

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远。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在选文第一段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4分)2、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第二段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并谈谈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4分)备选词:A、顶B、支C、撒D、拴E、系F、拉G、牵H、拽I、罩J、盖K、看3、“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有何特点?仿照例句,造一个句子(不少于20字)。

(3分)4、第二段文字写冬天百草园很无味,而写雪地捕鸟却津津乐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5、文中遗漏一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成仙”应放在何处?插入这一句有什么作用?(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

(15分)真情①当时我叫他“小老弟”。

其实,我们的年龄还差着辈分,我只能这样称呼他。

②那天,家里电冰箱坏了,我到修理部请求上门修理。

修理部的同志说:“现在人手少,需稍候两天,你要急,可以拉来修理。

”这可难为了年过花甲的我,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旧书旧报纸的卖!”一声吆喝使我闪出了一个念头。

③看上去他二十多岁,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

我叫了一声“小老弟”,把来意向他讲一遍,并表明急切的心情,最后还特别加重了一句“我给您劳务费!”他憨厚地笑了笑:“走吧”。

④我们二人从三楼把冰箱抬到平板车上,拉到修理部。

冰箱修好了,他又帮我抬回家。

我当即从衣兜里掏出二十元钱,他的脸“腾”地红了:“您还真给钱呀?”我说:“那当然。

”他执意不要。

最后他说:“你有旧书旧报就卖给我吧。

”看来这是他惟一的要求。

我把所有的旧书旧报纸都找了出来。

我想说不要钱,可在他坦诚的表现面前愧于开口。

⑤说真格的,平时我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这些人,对他们存有戒心。

而这件事使我转变了看法,在我们生活中,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人人都有一片真情,人人都有可能向你献出一片真心,只要我们敞开心扉,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我们的周围就会是一个真诚明亮的世界!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2分)2、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分)起因:经过:结果:3、给文章分层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文中划线的部分是人物的描写。

(A、语言描写B、行动描写C、肖像描写D、心理描写)它真实地刻画出小伙子是一个的人。

(A、朴实善良B、慷慨大方C、主动热情D、无私无畏)(4分)5、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A、说明是“小老弟”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我,使我改变了对外地人的看法。

B、真切地表明,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