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式棒垒球技术

软式棒垒球技术


位置名称 自由人 本垒 一垒 二垒 三垒 游击 左外场 中外场 右外场
球员名称 自由人
捕手或接手 一垒手 二垒手 三垒手 游击手
左外场手 中外场手 右外场手
11
软 式 垒 球 场 示 意 图
12
比赛
进攻与防守 进攻方——击球、跑垒、得分 防守方——接球、传球 安全与出局 (1) (2) (3) 攻守交换(三人出局、五人出局、9人各轮击一次) 比赛的输与赢(没有平局)
25
5.09 击球员被判出局 a. 规则5.04中情况累计出现三次,裁判员
判三击,击球员出局; b. 击球员被裁判员判为违规击球时; c. 裁判员判定击球员球棒对守方造成干
扰或对他人安全构成危险时。
26
5.10 击跑员被判出局
a. 击跑员在到达一垒之前,被守场员持球触及身体时; b. 击跑员在到达一垒之前,守场员已持球触及一垒垒
软式棒垒球
哈市阿城区料甸中学 陆友徳
1
软 式 垒 球 简 介
2
软式垒球的由来
1、 软式垒球运动又叫“Teeball” 是由竞技 性棒球运动衍生出来的棒球启蒙运 动,也可称为启蒙游戏。一经推出, 在全球得以迅速普及。
2、起源于棒球训练手段“T座击球训练法” 。 即将棒球放在一个倒置的T型球座上练习 击打固定球。
—— 严谨 、严格、严肃
16
庄 严 的 入 场 式
17
赛后双方握手道别
教练讲话全体球员 必须脱帽
18
谢谢大家观赏
料甸中学 陆友德
2010年12月14日
19
防守技术——握球、肩上传球
20
接平直球
接球
接地滚球
21
● 握棒 ● 引棒 ● 挥击 ● 随挥
进攻技术——击球
22
跑垒
● 击中球后快 速跑向一垒。
包时; c. 击出高飞球或平飞球被守场员直接接住时; d. 在界内区与击出的球触及时; e. 击跑员妨碍防守(有意妨碍守场员处理球或妨碍传
球)时;这种情况,依据裁判员的认定,可判决前位 跑垒员出局,或击跑员和前位跑垒员两者同时出局。
27
6.05 跑垒员被判出局
以下的情况,跑垒员被判出局:
(1)离垒过早;跑垒员在击球员尚未完成击球前已提早离垒时; (2)跑垒员离开垒包被守场员持球触及时; (3)跑垒员跑垒时冲出垒包并有向下一个垒进垒的意图时; (4)跑垒员为了躲避守场员持球触杀,而离开1米以上的范围时。 (5)被迫进垒时,跑垒员在尚未踏触次垒之前,守场员已持球触垒时; (6)跑垒员超越前位跑垒员时; (7)跑垒员因判断错误回到队员席时; (8)任何人(其他跑垒员除外)利用身体接触协助跑垒员时。
以下的情况,跑垒员因妨碍防守被判出局: (1)跑垒员妨碍守场员接球或是传球时,依据裁判员的认定,
判决产生妨碍的跑垒员出局; (2)跑垒员碰触击球员击出的界内球时; (3)跑垒员有干扰守场员的行为时;
28
死球
(1)当裁判员宣布击球无效时; (2)当裁判员宣布击球犯规时; (3)当裁判员宣布妨碍防守时; (4)当裁判员宣布影响击球时; (5)当裁判员宣布阻挡跑垒时; (6)当裁判员宣布跑垒员离垒过早而出局时; (7)当裁判员宣布界外球时; (8)当腾空球被直接接住时; (9)因球被击出球场外,不能处理时; (10)当裁判员宣布比赛暂停时; (11)除了比赛进行中之外的其他所有情况。
29
8.02 继续比赛(Ball-In-Play即活球)
A.继续比赛,是指比赛处于合法地 继续进行的状态;
B.以下的情况,属于继续比赛中: 主裁宣布比赛开始之后,比赛正
在进行时; 除了死球之外的其他所有局面
30
遇下列情况,裁判员判一 “击”:
a. 击球员挥击未中时; b. 击出的每一个界外球; c. 裁判员判定击球员有挥棒动作时; d. 试挥球棒触球时; e. 击球员在调整好击球座的高度后5秒之内必
3、美洲、亚洲、澳洲已有多个国家设立 了T-ball联盟赛事。
4、以我国台湾T-ball运动为例,经过五 年的发展,联盟注册球员已近百万。
5、2006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 正式命名为“软式垒球”
3
软式垒球运动的特点(一)
1、男女老少可以同场竞技的运动 2、简单易学的休闲游戏 3、身体冲撞几率最小的安全锻炼方式
● 不许甩棒, 要将球棒放置 在安全的位置
● 跑垒时要踩 外侧垒包,禁 止踩防守方的 垒包。避免跑 垒时发生冲撞
● 一垒和本垒踩 垒后可以冲过 垒位;
二垒、三垒不 须冲过垒位。
23

本垒打线

三垒







一垒

24
得分
跑垒员在任何一局比赛结束之 前,正确地依次踏触一,二, 三,本垒,则判攻队得一分。
击球 跑垒
8
游戏篇
多人对传 追击到底 花间蜂忙 趣味击球 本垒打大赛 群龙戏珠 接力传球
9
规则篇-智者的游戏
场地
1、 直角扇形 2、 界内地区、界外地区 3、 内场、外场
10
球队组成
球队由12~20名队 员组成。
每次比赛各队派 遣9人上场比赛。
位置序号 ①号位 ②号位 ③号位 ④号位 ⑤号位 ⑥号位 ⑦号位 ⑧号位 ⑨号位
4
软式垒球运动的特点(二)
1、器材——价格低廉,安全性无忧。 2、场地——室内、室外均可练习。并可依据实
际地形,设置“场地特别规则”。 3、规则——除去标准的九人制软式垒球比赛规
则外,教师可将多项学生喜闻乐见 的运动融为一体,赋予软式垒球多 样化的教学内涵。
5
软式垒球指导思想
一、“身”“心”培养并重,诠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传统与创新并举,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13
软式垒球专用名词
击球员、击跑员、跑垒员 安打、本垒打 界内球、界外球 高飞球、平直球 封杀、触杀、接杀 夹杀 、双杀、三杀 死球、活球 一击、击球无效、违规击球
14
裁判篇
司球裁判 司垒裁判 司线裁判
15
礼仪篇
彼此尊重
——裁判、教、队友、对手、观众、场地…
着装要求
三、“集体运动项目”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结 协作 忍耐 规律 勇气 进取)
四、竞技体育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增加终身体育内涵
6
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一、安全性无忧
五、建立赛事体系
二、场地不受限制 三、多样化教学
六、选择性赛制 七、人人都是高手
四、乐趣化教学
八、改良与发展
7
防守技术 进攻技术
握球、肩上传球 接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