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
一 专业培养目标需要:掌握主要水气固污染防治技术设计及应 用,研发新技术。
培养目标:从事环境工程设计、调试及运营、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实 用型人才(90%)、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性人才(10%)
二 整个课程体系中定位:专业基础课程
为后续专业课中所涉及的主要环境技术掌握奠定基础 具备对基于这些原理所研发的各种新技术的学习及应用能力 具备利用这些原理知识研发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能力
三 主要讲授内容、学时:50-60学时,原理篇和分离篇及反应
篇部分
3
二 教与学之 -----师资力量
非常薄弱
1 创办之前:基本不具备相关学科基础及师资储备 来源于化工原理和流体力学:典型工科院校较核心知识体系,与农业 院校传统专业的整体知识体系基本无交叉 资环学院已有师资力量基本不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及实践经验 整个学校相关师资:部分专业(食品加工、农田水利)相关教学科研 人员
2 课程真的很难,特别是很多过程的数学推导 学生感觉在上数学课,有一点儿抗拒 课程中数学推导过程讲解程度很难把握
3 例题中涉及到未提及的后续课程内容,学生难以理解 许多设备结构与功能结合,学生没有概念 教师具有较高要求(多个教师合讲,单个教师见多识广)
6
教与学之四 -----学的效果
1不同阶段学生简单问卷(总体感觉、印象最深的部分)反馈 在读3、4年级:理论性太强,太多数学模型,感觉没什么用,学后很容易忘 毕业工作(环境技术类)2年:好多数学公式那门课,工作中还是有些用的 如:质量衡算部分会用到 到工科院校读研:还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不过没学好 本校读研:很多数学公式,比较虚的课程,实际用处不大
10
2 教学目的实现 从事传统的环境工程技术工作有些帮助 农业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好像没有帮助
7
三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环境工程原理知 识
1 看似不相关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对象以农田土壤为主:复杂系统,水气固生物多 相系统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体系表达方式以化工原理单元操作为基础,更多 针对废水、废气单一相中单一过程
2 全身心投入教学攻坚
课前认真备课,丝毫不敢马虎 课堂讲解讲究策略、方法
➢ 抽象概念、过程,尽量举生活中事例,活跃课堂气氛,避免枯燥 ➢ 多与学生沟通、诚实面对学生 ➢ 考试与作业、例题结合
5
教与学之三 -----学得很辛苦、懵懂
1 对具体过程进行定量数学表达是农业大学非主流思维方式
农业相关专业面对土壤、生物较复杂系统,很难对过程定量化 整个学校只有2-3个专业学习类似知识体系课程,缺乏整体学习氛围
培养目标:从事环境监测、管理、咨询评价等实用型人才(90%)、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人才(10%)
二 整个课程体系中定位:专业基础课程
为后续专业课中所涉及的多种技术认识奠定基础 具备对基于这些原理各种新技术的学习能力
三 主要讲授内容、学时:40-50学时,原理基础篇和分离篇
2
环境工程专业环工原理课程的定位及内容
2 创办之后:通过引进,基本具备相关师资力量 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具备相关教育背景,不具备实践经验 每个专业一个老师讲授整门课程 年轻老师:熟练自如的驾驭、讲解还做不到(照本宣科比较多)
4
教与学之二 -----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能力
1 提高自身对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与驾驭能力 参加培训,接受再教育 尽量参与专业实践活动(参观、参与一些工程实践),增加实践经验
土壤化学涉及很多很复杂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污染物扩散模型推导基于Fick扩散定律及对流扩散模型
土壤水分运动遵循Hagen-Poiseuille定律 土壤中吸附也有些遵循弗兰德里希、朗格谬尔等公式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的掌握应该更有助于学习土壤化学知识
9
如何将环境工程原理知识更好地与农业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结 合是农业大学该课程讲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 华南农业大学环境类专业及环境工程课 开设情况
1 环境类专业开设及发展特点:扩招产物、时间不长、培养规 模不小
❖ 2002.9,环境科学专业创办,至今招生660人,毕业300人 ❖ 2004.9,环境工程专业创办,至今招生690人,毕业240人
2 环境工程原理相关课程开设情况
❖ 环境科学专业:02级至今,经历4次调整
4技术机理:隔离、分离、转化和稀释,环境工程原理知识体系侧重 分离和转化
主要农田污染防治技术原理侧重:阻隔
❖ 稻田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为例 :低积累品种代替高积累的、原位钝 化、向下淋洗出耕作层 等
农业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原理知识是:土壤化学
8
三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环境工程原理知 识体系
2 实际有很多相关之处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基础、环境工程原理(2次)、环境工程原理基础 开课学期:第7学期(水气固之后)、第6学期(水气同时)、第5学期(水气固之前)
❖ 环境工程专业:从05级开始至今,经历4次培养计划调整
课程名称、开课学期(5)基本未变
1
环境科学专业环工原理课程的定位及内容
一 专业培养目标需要:了解熟悉已有多种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相 关知识,快速接受工作中遇到各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