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标段23.075公里共有大、中、小桥梁26座,其中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箱梁的桥梁5座,共有预制箱梁272片。
预制箱梁分为22m、25m和30m共三种跨径,部署在两个预制场进行预制,箱梁类型、分布、主要工程量及所属梁场分配如下:1#梁场位于K4+100右侧50m,预制25m箱梁104片,其中-40°箱梁80片,40°箱梁24片,设置预制台座5个;2#梁场位于K22+734郎川河大桥小桩号桥头主线路基上(K22+070-390段),预制箱梁168片,其中22m箱梁8片,25m箱梁48片,30m箱梁112片,设置通用台座18个。
1.2编制依据1、溧广高速公路LG-01合同段招标文件、合同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溧广高速公路LG-01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分册桥梁工程》(2012年11月)7、《安徽省高速公路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南》(DB 34/T1663-2012);8、项目办、总监办质量管理办法相关条款要求。
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指导溧广高速公路LG-01合同段预制箱梁施工。
二、预制箱梁首件概况、目的、计划进度、人员、设备投入情况2.1首件概况结合现场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预制箱梁首件选择在K22+734郎川河大桥,该桥梁长682m共分4联,左幅为8x30m+22m+6x40m+6x30m,右幅为6x30m+22+2x30m+6x40m+6x30m,横坡为双向2%,设计交角0°,与老郎川河水流方向交角为15°,跨径分为22m、30m及40m,桥面宽2×12.5m,上部结构跨老郎川河主河道采用6跨4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引桥采用3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小桩号跨河堤处设22m调节跨,调节跨采用22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箱梁。
预制T梁单幅跨6片,预制箱梁单幅跨4片。
首件预制箱梁为左幅2-2#中梁,梁长29.4m(不含现浇中横梁部分),底宽1.0m,顶宽2.4m,梁高1.6m,底板、顶板厚18cm,腹板厚20cm,两端设1.9m渐变段,腹板厚度20-25cm,底板厚度18-25cm。
首件预制箱梁工程量如下:2.2首件目的通过首件预制箱梁的施工,验证预制箱梁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现场认真采集数据,对预制箱梁施工方法、机械及人员组合、班组及工序衔接等予以总结,全面客观地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获取最佳施工方法、组织、工艺,并将好的方法、工艺进行推广,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固化最佳施工工艺,为后续批量生产建立质量控制目标和措施,制定质量通病治理措施,杜绝批量生产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质量隐患。
2.3首件计划进度计划2014年6月23日前完成现场施工准备工作,2014年6月24日开始钢筋绑扎和预应力波纹管定位,6月24日安装外模,6月25日完成钢筋验收及整体吊装入模及模板验收,6月25日完成芯模安装、顶板钢筋绑扎、端头模板安装及验收,6月26日完成浇筑混凝土,2014年7月3日完成预应力张拉,7月4日完成压浆、封锚及堵头板安装。
2.4首件预制箱梁计划投入人员、设备及准备情况2.4.1人员首件预制箱梁计划投入人员(不含各类机驾人员)如下:管理人员2人现场技术人员2人测量人员1人试验人员1人安全人员1人1个施工班组24人,其中钢筋工6人模板工6人砼工6人预应力张拉工4人其他辅助人员2人。
主要人员职责及分工如下:2.4.2设备:首件预制箱梁计划投入设备见下表2.4.3材料准备情况1、砂、碎石、水泥、外加剂、钢筋、钢绞线、锚夹具、波纹管等进场材料均进行相关试验及外委检测,各项指标检测合格,并上报中心试验室,准用于箱梁施工。
2、C50砼、M50孔道压浆配合比,经中心试验室验证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批复的C50级混凝土配合比如下:水泥:广德新杭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南方牌P.O 52.5级水泥;粗集料:宣城九女采石场生产的碎石,规格有4.75-9.5mm和9.5-19mm 两种,掺配比例(质量比)为30%:70%;细集料:宁国市渡口砂石经营部(汪溪砂场)的Ⅱ区中砂;外加剂:襄樊金旭建材有限公司的FDN-4型高效缓凝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的1.8%;水:饮用水。
批复的M50孔道压浆配合比如下:灌浆料:南京博益新型化工材料厂生产的JD-49型灌浆料;水:饮用水。
2.4.4现场准备情况1、梁场已按照批复的方案建设完成,各区域临建设施全部建设完成,各类标识标牌已经安装。
预制场临时用电专项方案已制定,线路架设、配电箱布置完成。
施工用水采用自然沟塘水,用水管道、喷淋养护主管道已埋设。
2、预制台座建设完成,尺寸、平整度、预拱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30m 箱梁预拱度为-17mm。
钢筋加工胎模、吊装架已制作完成。
3、门吊已安装完成,并经宣城市特种设备检验部门检测验收。
购置智能张拉压浆设备,并由相应资质部门标定。
4、模板已进场并完成试拼。
5、支座预埋钢板、高强度预制混凝土块保护层已按照设计规格要求进场。
三、首件预制箱梁施工工艺及方案主要施工工艺:清理底模→底板、腹板钢筋制作与安装→安装正弯矩预应力波纹管道→侧模安装→底板、腹板钢筋吊装入模→芯模安装→顶板钢筋制作与安装→端头、齿槽模板安装及模板整体加固→安装负弯矩预应力波纹管道→波纹管道穿入衬管→浇筑梁体混凝土→模板拆除与养护→正弯矩穿束、张拉→孔道压浆→封锚、安装堵头板→移梁存放。
主要施工流程见下图:3.1清理底模台座尺寸和预拱度验收合格,使用前采用磨光机打磨底模钢板至金属亮色后,刷采用新购的柴油:机油=6:4(质量比)的比例进行掺配搅拌均匀的混合物做脱模剂,脱模剂刷完后不能及时施工的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待用,防止底模顶面沾染灰尘、蚊虫等杂物,严禁使用废柴油、机油等作为脱模剂。
安装模板前,台座两侧上角角钢刷胶水贴宽3cm,厚5mm的泡沫条,防止侧面漏浆。
活动式底板支撑处采用腻子进行刮缝,防止该处出现漏浆。
3.2钢筋加工钢筋采用在钢筋加工棚内加工成半成品,底、腹板钢筋在胎模上绑扎成型,顶板钢筋现场绑扎。
加工棚前设立钢筋加工区标识牌,钢筋加工设备对应位置悬挂安全操作规程。
1、钢筋进场后,按照规格、品种堆放在钢筋加工棚内的堆料埂上,做好钢筋标识牌,标明材料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进场时间、数量及检验日期、状态等信息。
使用前根据规范,按照牌号、规格每批不大于60t的要求进行取样检测,并联系中心试验室进行现场验收、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下料、加工、焊接严格按规范及设计图纸进行。
钢筋下料安排专人负责,下料前根据设计图纸仔细计算下料长度,先进行试弯,试弯合格后,进行批量加工,保证钢筋半成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半成品堆放在钢筋加工棚内指定的位置,竖立半成品标志牌。
3、钢筋接头采用双面焊焊接,焊接前接头进行预弯,保证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搭接长度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Ⅲ级钢筋采用结502或结506焊条进行焊接,钢筋绑扎时焊接接头应错开布置不小于70d(d为钢筋直径)。
钢筋焊接接头应按照规范要求每种规格每300个焊接接头为一个批次进行取样检测。
焊接前进行试焊,检验焊工水平和焊接的外观质量,焊接件外观质量及力学性能经检验满足要求的焊工,方可进行批量焊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钢筋焊接接头焊缝应饱满(与焊接钢筋表面基本平齐),无气孔,焊接时电流不得过大,避免烧伤钢筋,接头焊接完成,及时敲出焊渣。
3.3绑扎底、腹板钢筋1、箱梁钢筋绑扎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是绑扎底、腹板钢筋,底、腹板钢筋采用在专用胎模上绑扎成型,整体吊装入模。
第二次是侧模及芯模安装后绑扎顶板钢筋,对于边梁按照设计图纸预埋护栏预埋筋,确保钢筋线形齐平、间距均匀。
2、钢筋交叉点按照对角线采用2.0mm扎丝双丝绑扎结实,扎丝头一律內甩,避免出现扎丝外漏现象,必要时可用点焊焊牢。
钢筋绑扎、安装时应准确定位,底腹板钢筋在专用胎模上绑扎,渐变段严格按照设计尺寸绑扎,确保钢筋线性顺直,胎模侧面竖直骨架采用Ф25钢筋焊接,间距不大于2.0m。
胎模使用前仔细检查底板平整度、宽度,腹板倾斜度,水平筋间距,箍筋间距标识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胎模强度、支撑应稳固,不变形,箍筋、水平筋间距标识应清晰、正确。
3、钢筋的保护层垫块使用厂家定制的梅花形高强度砂浆垫块,确保垫块能承受足够压力而不破碎,绑扎牢固可靠,侧面按照纵横向间距均不得大于0.6m进行布置,确保每平方米垫块数量不少于4块。
首件预制箱梁侧面按照纵向60cm,高度方向2-3排交替进行绑扎。
高度方向设置两排时第一排距离底板高度50cm,第二排距离底板高度90cm;设置三排时第一排距离底板高度30cm,第二排距离底板高度70cm,第三排距离底板110cm;在梁宽渐变段适当进行加密,纵向间距按照40cm布置;底板、顶板按照间距0.5m成梅花形布置。
保护层绑扎必须采用扎丝穿入保护层中心孔内绑扎在对应钢筋上,保证保护层绑扎牢固,扎丝头一律內甩,避免出现扎丝外漏现象。
4、首件箱梁侧面设计净保护层厚度为25mm,底板为30mm,顶板30mm,定制的梅花形保护层分为两个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厚度,侧面采用25mm和3 0mm的保护层垫按照25mm方向绑扎(即凹口深的方向),底板和顶板采用2 5mm和30mm的保护层垫块,按照30mm方向绑扎(即凹口浅的方向)。
制作专用撬棍,对模板安装后造成的保护层垫块移位情况进行调整,确保保护层厚度。
腹板保护层垫块采用在胎模上绑扎,底板及顶板保护层采用钢筋入模后安装。
3.4安装正弯矩预应力波纹管道1、预应力波纹管采用在现场加工棚内加工的金属波纹管,按照10m一节分段制作,采用厚0.3mm的冷轧薄钢带卷制,波纹管制作完成,堆放在加工棚内,底部垫10×10cm方木,波纹管使用前进行取样外委检测,检测合格方可安装。
波纹管根据施工进度情况进行制作,避免制作后存放时间过长,造成表面锈蚀。
2、底、腹板钢筋绑扎完成,根据设计坐标精确固定波纹管位置,波纹管定位采用U型卡,定位筋直线段按100cm设置一道,曲线段按50cm设置一道。
先按照设计坐标定位波纹管底部支撑筋,底部支撑筋与箱梁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波纹管穿入后,焊接U型卡钢筋,将波纹管固定在设计位置。
波纹管定位按照设计要求,将横向定位坐标标注在台模侧面,便于检查和快速定位,波纹管竖向坐标量取采用钢板尺。